第一百一十一章 迎合与适应(1/2)

“咱不喜欢死读书,读死书的读书人,在咱眼里,读书人就该是文采飞扬,才华满腹,诗词写的好或许不能算什么大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文人的文采,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诗词该考,但不需要占太大的比重,一分足矣。

至于算术,可以考九章算术、天元术、缀术一类的算经,在咱看来,读书人参加科举最终出仕,目的是治理天下,连算术都不行如何理财,地方官靠师爷,京官靠幕僚吗?

至于律法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地方负责刑狱的官员,如果连律法都吃不透,还指望他们去平狱去为民诉冤?

咱要的官员是真正能治政的人才而不是只会风花雪月,夸夸其谈什么都倚仗别人的废物。

还有这分就更简单了,每一分可以精确划分为一百等份,比如四书的一篇文章有的考官觉得写的好,但是有某几句话又不太合自己的心意,那么略微扣点,给个一点八三分或者一点五五分什么。

算术的一道题最后解出来了,但是解题的思路或者说过程略有瑕疵,那么给个一点七分,这样的话,综合分加起来哪里会有那么多重合的分数……”

徐鹏算是彻底体会到冯老二话里面的精髓,也彻底服了,不服不行……

“这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样吧,你可以放出风去,然后找个机会登刊,让这成都府乃至周边的士子讨论讨论。”

徐鹏蹙眉道:“无风不起浪,这风声放出去,所有读书人都会觉得是二哥的意思,那些不看好咱们武锐军的读书人没准就会认定一旦二哥征战天下乃至建国,就会在统治区域内实行这一套新的科举政策,如此怕是会失了士子投效之心。”

冯恺哈哈大笑道:“咱要的就是这效果,有反对的就必然会有支持的,咱相信对考朱熹考八股文不满的士子比比皆是,他们之所以会在这条路上走到黑,是因为没有办法改变更无法反抗,否则就是和自己的仕途过不去。

咱现在给出了新的政策,那些对算术和律法精通的士子只会欢呼雀跃,然后对咱们武锐军感激涕零,总之一句话,咱要的不是去迎合天下士子,而是要士子们适应新的政策。

如果不想适应或者适应不了,就注定会被淘汰,咱也不需要这样的读书人为咱效力!”

“我明白了二哥。”徐鹏从冯恺的话音当中听出了不容置疑的决心,知道这事想要改变冯老二的决心几乎是不太可能了。

不过那句话说的确实不错,新朝没有必要去迎合读书人,读书人理所当然该适应新朝才对。

而且徐鹏略微想了想,觉得以川西试行也确实不错,这总比哪一天真的建立新朝然后颁布此令,打天下读书人一个措手不及,进而引起强烈反弹要强的多。

“咱创立半月刊,以后没准还会有旬刊甚至日报,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不想天底下的万民受官府的蒙蔽,即便被征收了不合理的苛捐杂税都一无所知,更不用谈反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