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建学堂(上)(2/2)

好书推荐:

秦玉认可的点点头,对蒙德地道:“村长所言极是,现在村里人的日子眼见渐渐好了起来,但是识文断字的人却没有几个,村长既然明白这个道理,不应该为村里多培养几个读书人吗?”

蒙德地有些感慨道:“这还多亏了秦姑娘你,村里人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其实,老头子不是没有考虑过此事,可村里人以前连饱暖都难,哪里有钱供孩子上学,如今虽然有些改观,但要送族里的孩子去镇上读书,还是力有未逮,所以才一直没有动作。”

秦玉对蒙德地的话很是认可。

在这个时代,读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士农工商,农民的地位虽然仅仅低于读书的士子,但是想要实现阶级的跨越,凭借的可不单单是会读书,还要有足够的金钱支持。

距离十里原最近的学堂就在大团子镇上。

如果要供孩子读书,单单笔墨纸砚的开销就不小,上学堂交的束修、购买书籍、每日的生活所需,对于普通农家而言,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大唐虽然繁盛,但是十里原这样的乡村,农民的日子依然难过,辛苦一年下来,能够让一家人吃饱穿暖已经很不容易了,哪里有余钱去供养读书人。

最关键是,读书这件事是一个无法预期的投资,有多少颇有资财的家庭将孩子送去读书,到头来却学无所成,连一个最基础的童生都考不上。

更不要说科考层层筛选,只有真正的天之骄子才能最终踏上仕途,光宗耀祖。

所以,蒙德地说得一点都没有错,不是他不想让宗族的子弟去读书,而是真的供不起。

不过,秦玉既然提到此事,当然有她的想法。

她对蒙德地道:“村长,如果送孩子去外面读书,当然耗费巨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村里建一个启蒙学堂,聘请一两个夫子给村里的孩子启蒙。”

“其中的好处,村长你应该想得到,聘请夫子虽然需要一些银钱,但是宗族里大家凑一凑,未尝拿不出来,但是,孩子们在村里就能读书,可是节约了大笔的开销,很多家庭都可以将孩子送去读书识字。”

“倘若在这些孩子中,发现了天赋出众的好苗子,宗族可以支持重点培养,将来未尝不能培养出踏上仕途的孩子光宗耀祖。就算最后不能走上仕途,以后回到村里的学堂教授孩子们也是可以的。”

“另外,村里读书识字的人多了,即便是去外面做工也有更多的出路,比如学着做掌柜或、者其他营生,哪一样不比现在只能去做苦力,卖力气要强得多?”

“以我之见,即使是村里的女孩子,也可以小的时候到学堂里学上几年,不是要她们考取功名,女孩子读书识字会算数,长大以后相看人家,是不是也能找一个更好的婆家?”

秦玉的一番话,说得句句在理,蒙德地也听得连连点头。

不过,当秦玉说完以后,他却苦着脸道:“秦姑娘,读书有万般好处,你说得这些道理老头子都懂,我也想让村里的孩子都能念书,可是,村里人靠着姑娘的照拂,才刚刚能吃饱穿暖,想要建学堂,他们没钱啊。”

十里原的村民们,以往和其他村子没什么区别,只能靠种地为生,靠老天爷赏饭吃。

每年收完粮食以后,有能力的就去镇上或者郡城,靠着卖力气挣一些辛苦钱。

到了冬季大雪封山,就窝在家里靠着存粮苦熬度日,称之为“猫冬”,

实际上,一家老小呆在一起,尽量减少身体消耗所需,保住家里本就不多的粮食。

尤其是遇到灾年,存粮不足的家庭因冻饿而死的,真的不在少数。

这几年,因为秦玉开医馆的关系,十里原的村民还多了一些进项。

尤其是在秦玉建了护肤霜工坊以后,村民更是在其中得了许多好处,日子也眼见得变好了许多。

但是,现在想要让村民拿出一笔钱来建学堂,真的是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