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范蠡归楚(1/2)
对于楚王熊章的话,范蠡的记忆仿佛一下子被拉到了七年之前。</p>
七年前,那时的楚王熊章年仅十岁,而范蠡则肩负着越王勾践赋予的使命,前往郢都拜见楚王熊章的母亲昭后,他们希望通过昭后的影响力,说服楚国同意越国借地借粮练兵的请求。</p>
尽管当时的楚王熊章还只是个孩子,但他已经开始逐渐掌握楚国的权力,并展现出一个未来明君的潜力和才华。</p>
当时,楚王熊章曾试图挽留范蠡留在楚国任职,但范蠡当时已经效忠于越国,而且认为楚王熊章只是因为好奇而邀请他在楚国为官,所以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p>
楚王熊章当时告诉范蠡,如果有一天他决定离开越国,可以首先考虑来楚国。然而,范蠡只把这当作是楚王熊章的玩笑话,并未当真。</p>
但范蠡怎么也想不到,仅仅七年之后,越国就会如此迅速地灭亡在楚国手中,更想不到自己最终会在大势所趋下无奈向楚国投降。</p>
时光荏苒,如今的他站在楚王熊章面前,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无奈。</p>
昔年,他被越王勾践对人格魅力所吸引,矢志不渝的愿意为越国复兴而东奔西走,所以范蠡可以义正言辞的拒绝楚王的招揽,如今却是以一个失国人的身份再一次站在楚王熊章的面前,范蠡却已经失去当年的从容。</p>
唯一不变的是,楚王熊章依旧年轻,依旧礼贤下士。</p>
而此时,楚王熊章却突然提到了他们之间曾经的约定。</p>
这让范蠡不禁想起了当年与楚王熊章的对话,但当时的约定只是随口一提,他并未真正放在心上。如果不是楚王今日主动提起,也许他早已将这段往事遗忘。</p>
面对楚王熊章,范蠡深深地鞠躬行礼,表示自己作为一个失败的将军、亡国之人,实在无颜再去投靠其他国家。</p>
楚王熊章急忙上前将范蠡扶起,并郑重地对他说:“越国的战败并非先生您的过错,而是因为楚国的国力远超越国,楚国吞并越国实乃大势所趋。”</p>
“先生您已经为越国奋战至最后一刻,问心无愧,既对得起越王勾践,也对得起越国的百姓。”</p>
“而今先生如今正值壮年,楚国又是先生的母国,如今该是先生向寡人兑现承诺的时候了”。</p>
范蠡看着楚王熊章灼灼的目光,心中不禁一紧。</p>
他知道,自己与越王勾践之间的约定已经无法实现,而现在面对目光灼灼,礼贤下士的楚王熊章,又想到当年他与楚王熊章如同玩笑一般的约定。</p>
范蠡犹豫了片刻之后,脸上又露出坚定的神色,沉声道:“小民愿意为大王效命”。</p>
“哈哈……寡人得先生,就犹如齐桓公得管仲”,楚王熊章脸上露出爽朗的笑意。他深知范蠡的才华和能力,对于得到这样一个能臣干吏感到非常高兴。</p>
“范卿之才在于经国济世,越王不会用人,让卿统军实在浪费,寡人任命卿为楚国右尹,专门负责经济财政之事”,楚王熊章对范蠡说道。</p>
听到这个任命,范蠡心中感动不已,他明白这是楚王熊章对他的信任和重视,也是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p>
虽然离开越国,但在楚国,他或许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他恭敬地接受了楚王熊章的任命,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负大王的期望。</p>
“臣拜谢大王”,范蠡听到楚王熊章任命自己为右尹,心中也是大吃一惊,也为楚王的大手笔而感动。</p>
熊章见范蠡应下,心中十分高兴,他苦苦寻找统管楚国经济方面的人员终于有了着落。</p>
“臣恭贺我王再得一贤才”,上将军孙念和宗正子闾齐声恭贺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