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再论迁都(2/2)

熊章听着樊须的话,不由皱起眉头,他明白樊须所说的话不无道理,但是他更看重的是新都城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潜力。</p>

如果只是简单地扩建寿春,虽然可以节省一些资源,但对于楚国未来的发展可能会有所限制。</p>

熊章抬起头,目光坚定看向樊须,说道:“迁都之事关乎我楚国之兴衰,不可草率行事,虽然兴建都城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却可奠定我楚国百年之根基。依寡人之见,当以长远计,择一地利人和之处,重新铸城,方为上策。”</p>

众人听到楚王熊章的话,一时无言。</p>

“王上,臣赞成在此地建都,此地距离旧都丹阳不是太远,不过百余里,我们能够在此地建都也算是足以告慰先祖了”,宗正子闾说道。</p>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带着对楚国历史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望。</p>

丹阳(河南省淅川县丹水和淅水交汇一带),这个名字承载着楚国的辉煌与沧桑。</p>

它曾是楚国的第一个都城,也是楚国的发源地,这里见证了楚国的兴起、繁荣与衰落,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楚人的鲜血与汗水。</p>

昔年,周昭王时,周朝的统治已渐趋衰败,而楚国却逐渐崛起,周昭王屡次出兵南征,企图遏制楚国的发展。</p>

然而,楚人并未屈服于周军的压力,他们毅然决定沿着丹江河谷下徙,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这一迁徙,不仅展现了楚人的坚韧不屈,更为楚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p>

在周夷王以前数十年间,楚人多次无奈顺着丹江迁徙,他们历经艰辛,穿越山川河流,最终在南方找到了一片肥沃的土地,这片土地成为了楚国的新家园,也为楚国的繁荣奠定了基础。</p>

从楚文王开始,楚国的都城也开始南迁到了郢,这标志着楚国的政治中心进一步向南转移。</p>

但楚国历经数百年虽然在南方开拓了一个巨大的疆域,但在楚人的内心里面,无一不想着再回到当初的那片楚人的起源之地。</p>

之后的楚国已经变得强大,同时周王室也变得衰弱,这时的楚国才终于有了足够的实力来应对中原诸侯的威胁。</p>

此时,楚人开始怀念起故乡丹阳,希望能够回到那个曾经孕育过楚国文明的地方。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始终未能实现。</p>

因此,作为楚国的宗室,宗正子闾对丹阳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深知丹阳对于楚国的意义,那里是楚人心中永远的圣地。</p>

尽管现在无法将都城迁回丹阳,但能够靠近丹阳,也让他感到欣慰,毕竟,这里离丹阳只有百余里,可以说已经非常接近了。</p>

宗正子闾的话得到了司马景琰的认同。</p>

楚王听了宗正子闾的话,也颇感意外,他还真没有想到,时隔数百年,丹阳在楚人心中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p>

当然,丹阳只在老楚人心中有影响,在弥生这些入楚派看来,楚国应该考虑的还是实际情况。</p>

“王上,若论地利,此地跟寿春相比也并无突出之处,王上为何不选择寿春而要在此地建都呢?”,令尹弥生疑惑的问道。</p>

喜欢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请大家收藏:()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