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五行阵以及···等(1/2)

吴亮脑中灵光一现,《碧血剑》具体每个情节他固然不可能记得一清二楚,但此次温家五老这么一说,他突然想起——

原著中京城有个王爷想谋逆!

南京兵部尚书——曹化淳。

别奇怪,这就是吴亮的脑回路。

他就是突然想起了《碧血剑》里坏的流脓的大太监曹化淳,继而才想到了这个诚王谋逆的剧情。

曹化淳真实历史上肯定没干出私通多尔衮、拥立诚王、开门迎闯王这等事情。

人家有不在场证据呀!咳咳

但这世上,他还在京城的时候,曹化淳公公的名头就十分响亮了,所以——

真不好说

“诚王谋逆的剧情快不远了吧?袁承志下山没多久?毕竟崇祯在崇祯十七年就死了,这事怎么着也快了。现在算是十六年了,不过估摸他谋逆的时候,我差不多该走了吧

啊呀呀,这件事,光明会能不能趁机积攒一波家底呢?

哎呀呀,当个老妈子太麻烦了,到时候交给沈云腾了。

······”

没错,他早有交班的念头以及举动。

“曹化淳啊,这个世界这个人真的是反派人物吗?阴险奸诈?两面三刀?······

又或者大忠似奸?谁让碧血剑我看的不多呢,毕竟历史大势又没改,袁承志最后还跑掉了,似乎啥都没发生变化······

啊呀呀,好烦!

想当初——

我也在京城待过,当时只觉得此人权势滔天,但以我当时的‘层次’,哪能接触到这等人物呢,连面都见不上,说一个人怎样怎样太人云亦云了吧。

所以,到底他是忠还是奸呢?

记得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人物吧?

影视剧误我呀!

······”

算了,跟他也没关系。

一个大太监。

当初又没照顾他。

想了想,吴亮就不怎么想太监了,将之抛在一旁。

咳咳,这话说的——

小心思放在一旁。

其实真要说起来的话,历史上的曹化淳于崇祯十二年就告老还乡了,即便是日后的崇祯自缢,大清入京,人家也没在京城,这就是不在场证明,那些纯粹是某些文人的“污蔑”。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怪不得龙叔老是“duang~duang~duang”。

不过这方世界的曹化淳公公,的确还在京城好好呆着呢!

吴亮喊来几个兄弟,神神秘秘地开始对他们说道:

“玛玛玛,咱们虽然在山东呆了几个月,可现在回来了,就一定要开始注意神州的形势。

现在形势不太妙,我曾经说过,到最后极有可能是起义军和大明两败俱伤被大清捡了便宜。

大体形势还是没发生变化。

这次咱们在山东占了这么大便宜······”

先是总结了一番,话语一转就提到了京城:

“这五人是兵部尚书的暗子也好,不是也罢,但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

他加重了语气,声音变得低沉,扫了众人一圈后,微微带有沙哑感觉的声音响起:

“人心各异,估摸北方有王爷要谋逆了。咱们的皇帝陛下又要摔砸砚台了。”

几人嘴角一抽,这是只有几个兄弟才懂的“梗”,当初他们还是锦衣卫的时候,皇帝只要一生气,就砸砚台,因为砚台不易被砸坏。

后来他们跑出来自己“单干”后,吴亮就拿这事来讽刺过崇祯,说他再节俭也只是徒劳,不抓住主要矛盾,光自己节省那一两个钱有毛用,就是抄家也比他那节俭强吧!

好的吧,都知道当今的崇祯陛下没有钱,日常可节省了呢!

“鹅肚素菜”、“补丁衣服”、“借丫鬟”······

太多太多了。

“不出意外的话,假设王爷要谋逆,必然从咱们的曹化淳公公身上入手,作为皇帝的贴身大太监,有此一人,抵得上千军万马,他作为内应,才有可能不动干戈谋逆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