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邓绥风范(1/1)
朱元璋发现二儿子才专心致志读几天书,就让他头疼不已,虎着脸闷声说道:“老朱家那么多读书种子,又不缺你一个。” 见朱元璋这样说,朱樉松了一口气,只要老朱不追究,他的基本盘算是彻底稳住了。 至于老朱在他身边安插眼线这事,倒是一视同仁,东宫那边同样也有。 朱樉说道:“我听说我娘醒了?” 朱元璋点点头,唉声叹气道:“你娘虽然清醒着,可情况不太好。” “幸好有高炽他们在,不然她不光不吃东西,连药都不喝。” 朱樉跟在朱元璋身后,来到偏殿之时,惠妃郭氏跟徐妙云埋首案间,正在核对后宫的账目。 太监陈忠一见朱元璋就喊道:“陛下驾到。” 郭惠妃和徐妙云连忙起身相迎,郭惠妃行礼道:“臣妾见过陛下。” 徐妙云说道:“儿媳见过陛下。” 朱元璋摆手示意说道:“免礼。” “朕的爱妃和儿媳连日来,操持后宫杂务辛苦了。” 郭惠妃回答道:“幸得有妙云在一旁协助,臣妾不曾辛苦。” 徐妙云恭敬道:“儿媳年轻懵懂,幸亏有姨母亲身教导,自然算不得辛苦。” 郭惠妃是郭子兴的女儿,马皇后的义妹,和马皇后情同姐妹。 朱樉躬身作揖道:“儿臣见过姨母。” 郭惠妃颔首示意,朱元璋转头对朱樉说道:“你母后卧病在床,这后宫一大堆破事,差点没把咱弄的上火。别无他法,这才把妙云接进宫,让她来协助你姨母处理后宫杂务。” 朱樉当然知道,平日里后宫上下都是马皇后一手操持,那可是近百皇族,上万宫人的生计系于一人之手。 朱元璋敬重马皇后原因之一,就是马皇后事必亲躬,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 按理说皇后不能理事,执掌后宫的应该是太子妃,吕氏这个大儿媳妇才对。 朱樉对朱元璋问道:“老头子,在坤宁宫中为何没见到大嫂?”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咱把后宫交给她打理,她一上任立马削减养心殿的用度、裁撤宫人,竟敢把一直教导万福的女先生赶出了宫。” 听完朱樉愕然,估计吕氏一步步动作,要是朱元璋默不作声,下一步就是他子女被赶出宫。 只是吕氏千算万算没算到,这第一步试探就正中朱元璋心窝。 朱万福是谁?只要朱元璋在场,连朱樉这个亲爹,都抱不了一下的存在。 吕氏是正经的大家闺秀,而徐妙云自幼跟朱樉定亲,就被经常召进宫中由马皇后言传身教。 谢夫人离世后,徐达常年在外征战,十岁出头的徐妙云就孤身一人操持徐府上下。 徐妙云不进宫还好,一进宫就立刻将太子妃吕氏比了下去。 朱樉给徐妙云眨眨眼,徐妙云立刻会意对朱元璋说道:“陛下,大嫂生长于深闺之中,并无经验打理俗务。” 朱元璋听完点点头,说道:“就善妒这一条,吕家的这闺女别说跟妙云比,哪怕是逝去的常家丫头,她也比不上一点。” 因为扶正吕氏之后,朱标一直不肯纳妃,这事朱元璋不用脑子想,也知道背后阻挠之人是谁? 朱元璋指着徐妙云对众人说道:“此女明理公正,大度无私,奖赏分明,不避亲疏。有邓绥之风范。” 朱元璋一说完,角落处坐着的起居郎在起居注上奋笔疾书, 东汉和熹皇后邓绥,可是历史上第一个女诸生,被誉为「皇后之冠」。 朱樉呆滞半天后,说道:“父亲给妙云的评价过高了。” 朱元璋摇头,郭惠妃笑着解释道:“这半个多月来,妙云始终秉持公正,做事有条不紊,尽显皇家威严,宫中之人无不敬服。” 郭惠妃对这个深得马皇后真传的甥媳妇很是钟爱。 朱樉万万没想到,他的宏图霸业还没展开,老婆孩子已经在攻略后宫了。 朱元璋对郭惠妃、徐妙云二人说道:“咱去看看老妻,你们二人继续忙吧。” 朱樉跟在朱元璋身后,老朱回头冲他感叹道:“咱年轻的时候当惯了甩手掌柜, 让咱摆弄国家政事还行,一遇到柴米油盐就彻底抓瞎了。” “咱得想点办法给国库里攒点银子,老是拿内帑赏赐大臣,都快把咱老朱家吃穷了。” 朱樉很想吐槽一句,您老还是收了神通吧。 老朱家除了我就没一个会搞经济的人才,你和老四都是大哥,二哥。 朱元璋像是有心有灵犀一般,转身说道:“咱准备派大军彻底平定云南和大理, 可惜国库和内帑总共现银不到八百万两,咱准备在五年内再加印一千万贯宝钞。” 朱樉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张大着嘴不敢置信道:“老头子你真的疯了,老百姓被元朝交钞坑过一次, 国库里拿来那么多银子和洪武通宝兑换这些宝钞?” 朱元璋轻蔑一笑道:“咱只要把宝钞全部换成官员俸禄,这些宝钞自然能在民间流通。” “至于兑换,大明上下全部改用宝钞岂不省时省力?” 朱樉被这个不懂经济学的糟老头给气笑了。直接举例说道:“元末至正年间,总共发行了八千多万贯交钞,一共造成了二百多场民变。” “大明立国不过十五载,你这一千万贯洪武宝钞发行出去,最少得掀起三十场动乱。” 朱元璋眯眼笑道:“大明国库里缺银缺铜,咱拿什么犒赏三军将士?” 朱樉感觉朱元璋说这话,是故意等着自己, 果不其然朱元璋话锋一转说道:“你媳妇钱庄里有一千二百万两现银,不如匀点出来救救急。” “等咱手头宽裕的时候,必有厚报。” 一千二百万两?这朱元璋对秦王府的家底比自己还清楚,看来没少打主意。 朱樉摇头说道:“这些可都是勋贵、大臣们,和南直隶老百姓存在钱庄的血汗钱, 要是动了这笔钱,别说老朱家,整个大明朝都得跟着完蛋。” 朱元璋一听,同样觉得牵一发而动全身,毕竟南直隶一地承担了大明超过六成的赋税。 这地方一旦发生动乱,天下都得跟着动荡。 “老头子你现在是皇帝了,做事要讲法度,不能到哪都打着强取豪夺的主意。” 朱樉好说歹说才劝住职业病犯了的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