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三个转变(1/1)
“其次,你们要面临从工作状态到学习状态的转变!你们每个人工作任务都很繁重,肩上的责任压力都很重大。因为你们都是重要的司局级领导干部,这是必然的事实。有的市委书记,可能辖区内有千万人口。地球上可能很多国家人口都没有一千万!但是,我还要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来这里集中学习,不是来耽误大家时间的,而是让大家提升本领,锤炼党性,增强斗志!从而有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后回到工作岗位上能做得更好,这是相向而行的事情!组织是有苦心的,希望大家明白。所以,从今天起,你们的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家里的事情都交代安排好,要相信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你不在家,你的副职们会表现得很好。你不放手,大家怎么成长?这对其他人也是一个成长历练的过程!所以,禁止以单位有事为理由请假!来这里学习是军令,是你要履行好的第一位任务!放心,天塌不了!你老是缺席,学习学不好,工作也工作不好,博两兔而一兔不得,岂不是天底下最笨的事?” “第三,要完成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各位学员都已经工作多年,可能集体生活对你们来说都是遥远的回忆了,要融入党校这个大家庭的集体生活。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严守各项纪律,吃住都要在党校,学校会组织人员‘查两堂、刹两风’,所谓查‘两堂’,就是严查课堂的到课率、食堂的就餐率,所谓‘刹两风’,刹住吃喝风、送礼风!同志们,这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情,而是作风大问题,不是生活上的小节,而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大义,背后反映的是宗旨意识!作为中青班学员,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后备力量,要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期待和责任,更加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校长侃侃而谈,声情并茂。 底下的学员们听得无比认真,甚至有的大受教育、醍醐灌顶。 按道理,他们都是镇地一方的豪强。 从来都是他们给别人讲话、说教,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耳提面命? 但是,台上的校长,绝对有这个资格! 这些正厅级学员在校长面前,真的只能是个学生,而且是乖乖的学生,如同初蒙学童一般,一个个都很“乖巧”。 从今天起,他们跟校长之间就有了一层特殊的关系,可以称之为老师了,这是其他同级别甚至更高级别的领导干部无法具备的优势。 有了这出去吹牛逼都有很大的用处。 有人说,都当了市委书记、厅长了,还吹牛逼吗? 你是不是瞎说? 这太小儿科了。 答案是当然需要。 这是人性使然。 他在下属面前是高高在上的市委书记,一言九鼎,说一不二,那是权力和地位带来的,自己带着面具,下属带着滤镜,自然就把他shen化了。 但在同级的人面前,那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了,贪嗔痴慢疑一应俱全,生气、嫉妒、吹牛这些人性弱点都会存在,甚至会更严重。 别人说,xx同志说,他们就可以说,xx老师说,逼格立刻提升。 校长继续道:“我们的课程安排是十分丰富的,除了政治学习、理论学习,还有案例教学、行政能力教学,涉及经济、政法、宣传、统战方方面面,一定让大家学有所得、学有所悟。我们会把理论学习和党日活动作为党性教育的主渠道,同时把党性分析与体验式教学作为重要内容。会专门安排到井冈山干部学院和延安干部学院进行体验式学习。通过回归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让心灵得到洗礼和升华,进一步锤炼党性。” “中z部和中y党校高度重视中青班学风建设,将会专门选派几名政治素养高的年轻同志担任联络员,既为更好地服务学员们的学习,也为加强学员管理和考核,对学习起到更好的监督督促作用!我们分了一二三四四个班,每个班级配备一名联络员,他们是学校跟学员之间的沟通桥梁,全称为大家服务,工作很辛苦,大家要尊重和依靠联络员,学习上和生活上也要服从联络员的安排,有事也要跟联络员请假!” 梁江涛恍然大悟,昨天那个老看自己的女生,说不定就是联络员,应该不是中z部的年轻干部,就是中y党校的年轻干部。 别看他们年轻,但联络员的工作很重要,权力也大。 说白了,就是班主任。 你学员想请假,都要跟联络员说。 这压根就是管理和被管理嘛。 这些年轻人,估计级别也不高,但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怪不得,都说党校的公务员待遇好,人脉强,被各部委羡慕,光凭联络员这一点,就是巨大的资源。 这些重要厅局级干部被你管理和服务那么久,多少都是有情分的。 而且这些人遍布中y和地方,几乎全覆盖,每个人都大权在握。 以后有什么一般的事儿找他们办,他们能说不吗? 当这一届联络员,恐怕全国的事儿对你来说都是小case了。 党校的干部体系分为两种,一种是老师学者,这些都是事业编,可以晋升职称,另一种是管理干部,都是参公身份。 所谓参公,就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 除了名字不叫公务员,其他招录、晋升、交流、待遇都跟公务员一模一样,被称为不叫公务员的公务员。 比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中y党校、共青团中y,都是参公单位。 所以党校可以两条腿走路,既可以当专家教授,又可以当官,人脉又广,所以是很好的单位。 很多党内的理论家、大笔杆子,都出身中y党校。 “祝大家学习愉快,学有所成!” 校长结束了讲话,迎来了雷鸣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