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这真的是人类能做到的吗?(2/2)

好书推荐:

“飞机的重量和推重比是相关的,我同意你的说法,确实不能够继续增加,在舰载机上最大设计推重是8,这个数据我们不需要去超越,陆空型号自然可以做的更大,你看到了这个夹角没有,差了06°,我想这个数据就是为了保证高推重比情况下的进气,这是一个内部气腔,相当于一个缓冲和保压装置,这样会让更多的气在这个腔体内压缩,会让发动机的进气更加顺畅,特别是高速飞行的时候,还不会形成阻力。“</p>

指着图纸的研究员,正在讲解自己的理解,“你看这个速度与气流的公式,就是为了证明设计,我们需要去理解这其中的十三个变量,这里也写明了速度与进气量的关系,更是标注了发动机推重比与进气量的关系,虽然是同一个基础型号,但调整之后有尺寸的变化,包括叶片数量和旋转速度,这些都有差别,这是叶片需求数量与动力的公式,他已经做了解答。“</p>

</p>

投影仪上正在翻看着各个公式,里面的内容太多了,他们需要输入电脑来进行演算,靠人是肯定算不出来的。</p>

和他们讨论同样激烈的还有材料小组,太多的新型材料,包含了几千个公式,还有大量的证明,如果不是简单为他做解答,让他们来研究,可能年才会有结果,有了简单的解答,他们能够理解公式的含义,然后进行验证。</p>

从公式到工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要突破材料的桎梏,需要庞大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员做辅助,近十年来,国家在基础学科的研究上投入的越来越多,也认识到了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但从创新到创造也很难,破解原来的难题,创造出新东西来很难,西方用几百年的积累,让科学进步的很快,而龙国的大多数少年还受困于几十年前的公式,还在应试教育的海洋里遨游,还没有窥见基础学科的高峰。</p>

资料从当初的上千页,变成现在的上万页,但依然还没有解决很多问题,可能变成十万页的时候,他们才能够完全理解里面的内容,一个人从各个领域出发,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甚至有极为精深的研究,他如果真的愿意在这条路上发展,他可能获得很多奖,包括世界级的学科奖,只不过这一切都只能想想,或许他根本不在意这些吧。</p>

“从海空型,陆空型,到轰炸机,运输机,你们可以看到龙骨结构的变化,尺寸的变化,采用的空气动力设计的变化,我们要明白这种变化的具体含义,设计思路已经发给大家,这已经不是一个系列,虽然两者之间的差异看似很微小,但思路方面已经发生了变化,是对作战需求的变化,这是为了让我们不要模仿西区,走出自己的路,他采用的思路是对西区的设计思路的突破,不要再局限于原来的限制,我们应该跳出老前辈们设立的舒适区。“作为小组的领导,他也是专家,对于这些资料有自己的理解,简单其实在帮助研究员们拓宽思路,包括采用反向掠翼的设计,同样是如此。</p>

“这个细微的差别,我们从表面上看是发动机的变化,材料的变化,进气道的变化,但实际是思路的变化,如何能够用最具性价比的方式来生产飞机,保证作战性能的同时,又能够保证以后生产的可能性。“副组长是参加过讨论会的专家,他在现场听过简单的讲解,没有敢一丝松懈,凭借强大的记忆力,记住了不少简单讲解的内容,他虽然做不到完全理解,但可以完美的复述简单讲解的内容。</p>

“我们现在在理顺思路,从设计开始,然后是发动机,模型,骨架,气道,飞行翼,材料。“组长对于如此详细的内容也感到害怕,简单的画图的速度太快了,他们甚至来不及理解,就要进入到生产线来指导生产,要吃透每一个技术要点,才能够指导生产,生产线的搭建速度太快了,包括机器人也已经快生产完了,很快就要放在生产线上。</p>

参与会议讨论的还有王东,他并不懂专业领域的知识,但他作为试飞员,对于飞机太有发言权,几乎所有的飞机他都飞过,每种飞机不同的感觉,优缺点他都知道,他觉得新型飞机是他飞过的最好型号,是很均衡的飞机,在同等级别的飞机种绝对是最强的存在,他现在已经不惧怕与任何人对抗。</p>

王东觉得这些人都是纸上谈兵,在空中是靠着实战来验证,事实证明,目前国内的所有型号的战斗机都不是这款新型飞机的对手,无论是雷达技术,红外技术,还是光学技术,这款飞机几乎没有短板,强大的性能,超越其他飞机的参数,还有飞机本身的安全性,都是远超同类飞机,是一款十分均衡的飞机,各方面都很强。</p>

如果真的和对手碰上,仅仅凭借远程攻击,他都可以先击落对方,如果再发生东部海域事件,他又绝对的把握直接干掉对手,仅仅凭借加速性能,就不是对手能够跟上的,甚至还能够在空中戏耍对手,可惜的是这款飞机出现的时间晚了十年。</p>

喜欢都市故事之我的随机系统请大家收藏:()都市故事之我的随机系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