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特殊路线(1/1)
翌日天蒙蒙亮,袁尚便来在城内约定地点与张合集合,这是二人之前就商议好的。对外袁绍封锁消息,袁尚此行几乎无人知晓。即便内部人士有部分核心谋士和将官知道袁尚要去出使淮南袁术,袁尚对他们说也是在袁绍寿辰后的十天再出发!就连昨晚去到郭图府上通知郭图也是十天后。但实际上,今早袁尚便会出发,知道这个消息的只有袁绍和张合,以及张合的五十名心腹骁卒! 袁尚与张合来在郭图府中,由骁卒翻墙而入开了大门,并制服了郭图府上的下人,袁尚和张合径直来到郭图寝室,喊郭图起床出发! 郭图人都是懵逼的状态,昨晚袁尚来还说是十日后出发,怎么今早直接到自己的房中催促自己出发了啊? 对此袁尚只有一句话解释,为了安全和保密!若是提前被别人知晓自己的动向,难免有奸细告知曹操或者其它诸侯半路截杀!所以此次出使的日期越早越好,越少人知道越好! 郭图没办法,即便心中非常不悦也没办法,毕竟是主公下令,而且袁尚地位尊贵,他也不敢冒犯,只得穿好衣服别了妻子,直接随袁尚张合出发了。原本他还以为十天后才出发呢! 因此出城时,还是清晨,几乎没有任何人看到袁尚出城,只有刚刚打开城门的守城士兵看到几个人骑马飞驰而去。 而在这些人出城后,袁尚还派人加急去中山郡找荀谌。命他议亲之后不要回邺城,而是直接夸州去汝南郡,在那里与自己汇合。袁尚既然想除掉郭图,那么在淮南辅佐自己劝说袁术称帝的谋士便只能选荀谌了,首先荀谌是信得过的,他已经立誓辅佐袁尚,而且为袁尚造名声也取得成果,其次荀谌是世家大族出身,在淮南袁术的地盘,他的出身和财力都是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 这一行,袁尚是冒着极大风险的,毕竟袁绍的儿子对于其他诸侯可是不可多得的人质,他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张合的护卫工作十分细心,有着周密的安排,整个就是按照行军打仗来分配这五十名的骁卒的。 五十名骁卒分为四队: 法,注重进军的梯度,尤其是外围消息的打探。这次的安保级别算是最高的,就算是袁绍微服出访,也不过如此了。看来张合对袁尚的事情十分上心,并没有丝毫的怠慢,相反十分严谨和重视! 袁尚顿感张合不愧是后来的魏国五子良将之一,曹操的三大外姓爱将,张合,张辽,徐晃。曹操甚至经常亲自传授张合兵法,曹丕时代更是委任他为大军的副统帅。 而这次的行进路线则是袁尚亲自规划的路线,虽然有些地方绕远了,张合不建议这么走,但是袁尚还是成功说服张合听从自己的命令。这次路线的大部分区域都是荀谌提前给袁尚铺垫好的! 荀谌在走后,曾经给袁尚来过书信,说他已经安排好颍川荀氏家族的关系网,袁尚经过曹操辖地关卡,若被盘问,只需要说自己的荀氏的族人即可,这次行程是回颍川省亲,并且还赠与袁尚一块荀氏族内重要人物才有的玉佩,以保障袁尚此行的安全。算是用荀氏家族为袁尚作身份掩护! 袁尚得到书信后十分欣慰,荀谌的智谋虽然并无特别之处,但是他背后的资源却是得天独厚!资源是其它能力无法换取的东西!就算诸葛亮此时是自己的谋士,最多也就是嘱咐自己低调行事罢了,基本上相当于说了和没说一样。做得肯定不如荀谌好,因为诸葛亮没有那么好的资源,不能给袁尚身份掩护。 资源这种东西一直是世家大族碾压寒门学子和平民的法宝,有钱有势有人有想要的一切资源,就连身份保护都有! 你再聪明没有资源也没用,因为没有资源就相当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诸葛亮在蜀地算是巧妇了,也还得指望益州世族送来米,他才能做饭。李严便是益州世家大族的代言人,他的下属贻误了粮草之期不说,他还在刘禅那边弹劾诸葛亮说其有代替刘禅做蜀国之主的图谋,刘禅连忙召回诸葛亮,使得诸葛亮又一次北伐失败!即便如此,李严也不过是免官罢了!就是因为其背后的世家大族是蜀汉的经济支柱。 若说袁尚运气不错的话,就是荀谌的鼎力帮助,他背后的资源对自己的助力很大,短短十几天的时间,自己便声名鹊起,这次出使又可以借着颍川荀氏的身份掩护,的确是让袁尚减少很多的风险。 再说回路线,袁尚竟然没有选最短的路线去寿春,而是绕了很长一段路。原本他应该从邺城出发,一路南行,之后进入曹操辖地陈留,再继续往南边的许昌走,之后进入淮南区域的汝南,再去寿春。这算是最短路程,也是最快的路程。 而袁尚的路线则是,从邺城往东走进入曹操管辖的濮阳地界,再经小沛往徐州走!徐州此时是吕布的天下。随后再从徐州往西南方向走进入汝南,再去寿春。绕路徐州足足多了将近十天的路程。 袁尚自然不会白走这么多天的路,因为他根据时间估算,这个时期有一些值得收服的人就在这条路线上出现,所以前去招募。尽管不知道能否顺利的收服,但总要尝试一下的。 之后袁尚对张合与郭图的说辞也很简单,谎称父帅袁绍有秘密的任务要去执行,二人知晓后也不再多说。不过他二人猜测去徐州恐怕会秘密会见吕布。然而袁尚可没有兴趣去找那个三姓家奴,他这种养不熟的狼崽子,不可能对任何人忠心。何况此时的吕布拥有半州的实力,桀骜不驯,算是小诸侯中最能打的一个,根本不可能去收服。 于是乎袁尚一行人往濮阳地界前进。 路上袁尚心情甚好,这次带了陈琳做稿、袁绍亲手誊写的书信去见袁术,这劝晋之事十有八九能够成功。而且一路上他有很多机会能够杀掉碍眼的郭图,未来郭图必定会在官渡之战进行诸多的干扰,并联合袁谭对付自己,因此必须早早的除掉。对郭图而言这次旅行就是黄泉路! 一路上袁尚与张合聊得很投机,张合的武力袁尚是知晓的,不再赘述,但是张合有关兵法的韬略袁尚是和他沟通后才慢慢发现的。怪不得后期张合能够成长为魏国的军事统帅级人物,这个人爱读兵书,而且喜欢研究分析和探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记载:“合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而袁尚结合历史上张合的战绩和当下与张合的沟通,发现张合作为统兵的将领很有特点,他最大的特点便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审时度势的进行战斗。 首先,是缺点也是优点,张合无法打赢兵力比他多的战斗,不过也几乎输不掉自己方兵力占优的战役!也就是说张合在战场上的创造力不足,但是也很少给敌人留下破绽。因此想一口吃掉张合的军队几乎是不可能的,张合一旦兵力占优则会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张合算是一个先评估自身实力的将领,如果他认为自己的实力不如你,他就会避战和拉锯,尽可能的减少冲突和伤亡。 其次,张合主张:打不过就跑,和,打得过就往死里打!张合无论是单挑还是统兵作战都很少会死战,搞破釜沉舟那一套,这也注定他不是那种擅长守城的将领,而是进行运动战的好手。他也不会是张辽和甘宁那种机会主义者,面对绝境,张合不会去赌,搞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会选择撤退和逃走。虽然气节方面弱一些,但是能够比较好的保全自己和军队的有生力量。不过这也让张合投降的概率比寻常的武将高一些,不过只要能逃跑他还是不会投降的。这也是性格中,张合后来在官渡之战投降曹操的原因。可一旦你让张合占了上风,他是打顺风局的大师!几乎不会给对手喘息的机会,最经典的街亭之战,张合的兵力比马谡多,他运用起战法来便得心应手,打得马谡这个诸葛亮的高徒,街亭只守了可怜的三天! 第三,张合性格不屈不挠,打了败仗不会气馁,会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带兵打仗。他一生中胜绩和败绩也就是刚刚持平,但是胜不骄败不馁,一旦军队打了败仗,张合能够在短期内重整队伍,卷土重来!当时夏侯渊在定军山让黄忠给劈成两半,相当于一个集团军的司令被杀,曹军大恫,张合作为副总指挥,集结残余部队,边打边逃,居然带了数万残部回归北方,为曹操尽可能的保留了兵力。这种品格也使得张合的成长性很好,经过几次战役,就会有巨大进步。三国中成长性的统帅一个是张合,一个是邓艾,另一个则是大名鼎鼎的吕蒙。 在与张合聊兵法的时候,郭图则显露出很多不屑,这个时期的张合兵法还比较稚嫩,的确不如郭图这种谋士,因此经常聊着聊着,张合的对策就被郭图破解,天也就聊死了。张合便再开一局,继续探讨兵法,可是郭图这个时候会挖苦讥讽张合。 这便是颍川世族谋士们的通病——目中无人和瞧不起人! 袁尚早就看出来了,颍川世族中不但郭图有这个毛病,许攸、辛评、辛毗甚至荀谌都有一点这种脾气。因此颍川世族素来瞧不起人,也容易招惹别人的怨恨。 袁尚总算想通了,为何在中军帐议事时,领兵的武将们没有一个人说话的,就是因为一旦说错了或者意见不和时,颍川世族的谋士们便讥讽和侮辱。因此本就在兵法计策上不那么精通的武将们为了避免被讥讽侮辱,所以索性不发言不谏言了。 这种风气不好,颍川世族有他们的优势和好处,也有其弊端。其实核心的还是主公的把控能力。曹操麾下也有许多颍川世族的谋士,但没见到武将们不说话的,这是因为作为主公曹操营造了一个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健康优秀的探讨氛围。即便一些武将说错话,曹操会保护会鼓励,谋士们也不敢在曹操面前沾沾自喜,卖弄聪明。 因此没走几天,张合基本就和郭图不说话了,他再儒雅再好学,也不愿意别人总是讥笑于他啊。换做张飞或者许褚这种性格,郭图一定会和许攸一样的人头落地! 不过这也让袁尚看到一种可能性,就是不必自己动手除掉郭图还能收服张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