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战场厮杀(上)(1/1)
夏侯渊可不是唯唯诺诺的指挥官,而是一位身先士卒的统帅,他的绰号就是“白地将军”,意思大体就是“肉搏战将军”! 一个人的名字会起错,但外号一定不会起错。原史中夏侯渊就是一位亲力亲为,悍不畏死的统帅。不然定军山一战也不会被黄忠斩于马下!夏侯渊但凡没有那么勇猛,也不至于位于前线,而是会居于后方。 高顺率领伪装成运输队的陷阵营,冷不丁的让夏侯渊吃了大亏,不过也不能怪夏侯渊轻敌。曹操劫营一百次也没遇见这么强的护送军队!夏侯渊就学曹操一次,就踢到了钢板上。 陷阵营可是传奇部队,陈寿《三国志》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少言辞,将众整齐,每战必克。”这里的将众就是陷阵营,而陈寿的评价只有四个字“每战必克”!要知道,原史中陷阵营曾经多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基本都是在濮阳郡吕布对战曹操时,陷阵营对曹军是全胜战绩。 今番夏侯渊再次吃了陷阵营的大亏,更没想到在袁尚手下的陷阵营还能披上“运输队”的外衣实施伏击战术!所谓“扮猪吃老虎”!连打的将旗都是尹楷的。偏偏韩浩和史涣是从许昌调动到陈留郡的将领,之前没见过高顺,所以刚刚二人和高顺厮杀时也依旧是不认得对方!不然第一次冲锋的时候就会回禀夏侯渊! 高顺率领陷阵营追击夏侯渊,双方的部队距离最近,立刻发生了交战。 陷阵营依旧是大盾长矛在前,强弓硬弩在后,原先补给车上只有极少的粮草,绝大多数都是数不尽的武器器械!箭矢用之不尽!长矛也是应有尽有,长矛的尖部一旦受损,立刻更换新的长枪!这些物资才是保障陷阵营刚刚成功阻击韩浩史涣两轮冲击的关键。 鱼鳞阵更加适合进攻,在“鱼尾”弓弩手的疯狂射击下,“鱼身”快速行动进行迅猛攻击,“鱼头”的部队则更是能够进行突破,打乱敌人阵型。 鱼鳞阵呈一条鲤鱼的形状,由密集排列的士兵组成,前端依然形成了坚实的防御线。每个士兵都能互相保护,形成了密不透风的铜墙铁壁,有效抵挡敌军的攻击。而且灵活机动,鱼鳞阵中的士兵可以迅速调整阵型,根据战场情况灵活变化。他们可以快速转移、集结或展开进攻,适应不同的战术需求。最大的特点就是“鱼头”集中火力,可以集中火力对敌阵一个点进行攻击。在高顺的指挥下,陷阵营士气高涨。他们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凝聚力,更有信心面对敌军的进攻。 高顺骑马位于陷阵营之中,前方有大盾防护,他居于阵中,横枪立马,居高临下指挥作战,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目前陷阵营死死的咬住夏侯渊的撤退部队,让曹洪的部队无法立刻与之汇合组成阵型反击! 夏侯渊虽然在疯狂下令指挥,但是陷阵营当真是如骨附蛆,死死纠缠。而且高顺位于阵中,无法单挑击杀,当真是让人恼火。 夏侯渊眼睛一转,心中暗忖:高顺位于阵中,刀枪不及,我何不用箭射他?!他决定动用自己的黑骨弓,这把弓原本为汉室宝弓,后被曹操赠予夏侯渊以示嘉奖和信赖。这是一把二石弓,相当于一百二十斤的重量,是一把十足的硬弓! 夏侯渊从站马上取出黑骨弓,挽弓搭箭,动作流畅而熟练。他凝神屏息,目光锁定高顺的身影,瞄准目标。随着一声轻响,他释放了箭矢。夏侯渊的射箭动作刚劲有力,箭矢飞行轨迹笔直准确。他的眼神坚定而冷静,在紧要关头展现出了出色的射术和冷静应对能力。 箭矢呼啸而出,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捕捉。高顺察觉到危险,想要躲避,但来不及了。箭矢如闪电般射向他,他只来得及避开咽喉的要害部位,箭矢却击中了他的肩头。高顺惨叫一声,身体失去平衡摔下了战马,长枪撒手。箭矢射中高顺的肩头,带来剧痛和震撼。高顺身形摇晃着从马背上跌落下来,鲜血顷刻间染红了他的战袍。 夏侯渊看着高顺倒地的身影,心中涌起一丝得意之情。他知道这一箭对敌方士气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为自己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左右胜负。夏侯渊冷静地收起黑骨弓,准备迎接接下来更加激烈的战斗。 高顺倒地后,剧痛袭来,肩膀传来撕心裂肺的疼痛,但他知道这并没有危及性命。身边的战士们立即扶起他,关切地询问他的伤势。然而,高顺却坚定地挺起身子,不愿示弱。他忍住剧痛,站起身来,拒绝了士兵们的搀扶。 高顺的身影显得威严坚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果断。他深吸一口气,面容凝重地对身边的士兵说道:“进攻不能停!军阵中不论谁倒下,战斗都不能停止。今天必须要把夏侯渊部全部截杀在此地!”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决心和信念。 高顺展现出了一名真正将领的风范,即使受伤也毫不示弱,坚持要继续战斗。他的坚毅和果断激励着身边的士兵,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战斗之中。在这场殊死搏斗中,高顺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决心,他决心要带领部队取得胜利。 高顺和陷阵营的奋力搏杀自然给整个战局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那位骑白马后来杀到的将领自然就是常山赵子龙。他按照贾诩的战前部署,远远的潜伏在距离高顺数里远的地方,所以夏侯渊的斥候无法察觉到。因为要想察觉到就得跨过高顺假扮的运输队再往前探查好几里地才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在制定作战计划时,高顺主动承担指挥陷阵营的生死任务,要求以自己扩建的两千人的陷阵营拖住夏侯渊大军,给赵云的主力奔袭制造时间! 陷阵营遭受包围的时候,便有远处的袁军斥候飞速禀告后方的赵云和贾诩,赵云随即率领大军前去攻打夏侯渊部! 赵云身披银甲,头戴银盔,手持银枪,骑在一匹白马之上,正是照夜玉狮子。他身高八尺,体格高大强壮,展现出非凡的威严和力量。在他的率领下,袁军如狼似虎般攻击着夏侯渊部队。 赵云手持银枪,挥舞间闪烁着寒光,每一次刺击都准确无误。他身法矫健灵活,如同疾风骤雨般穿梭于战场之上。他的动作刚猛有力,每一次攻击都带着无与伦比的威压和杀气。 袁军在赵云的带领下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们组成紧密的阵势,如同钢铁般坚固。士兵们奋勇向前,步步紧逼,形成了铺天盖地的攻势。他们配合默契,相互支援,展现出了出色的战斗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赵云率领的袁军如同猛虎下山,勇猛无畏。他们冲锋在前线,挥舞兵器,冲散夏侯渊部队的防线。赵云身先士卒,英姿飒爽,指挥若定。他以身作则,激励着士兵们勇往直前。 整个战场上弥漫着硝烟与杀气,双方士兵搏命厮杀。赵云所率领的袁军展现出了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在夏侯渊部队面前展开了激烈的攻势。这是一场生死较量,关系到胜负的命运。 论智谋赵云在三国不上数,论骑马冲杀,赵云在三国能进前三。长板桥七进七出的赵云可不是绣花枕头,何况徐州一战后,赵云与吕布交过手,也看过张飞的战斗,让他武艺上去掉了过去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更加注重实际效果的刺杀,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难度的招式! 这让此时的赵云武艺上了一个台阶。 如果说徐州大战吕布之前的赵云和颜良文丑属于同一水平,那么在这之后,赵云的武艺水准更上一层楼。已经完全超越冀州二将!跻身追赶关羽张飞的行列之中。 赵云在战场上一点没有平日里的谦和与文雅,而是一个活死神!而且头脑十分清醒,他不把体力消耗在杀死那些普通士兵身上,而是专门击杀敌军的将领!交战不多久,赵云就风骚的只身杀入曹军军阵内部,仗着一流的武艺,超强的身体素质,还有当代排列前十的宝马照夜玉狮子,赵云竟然在曹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几番冲杀过后,枪挑了曹军偏将,牙将,七八人!直接导致夏侯渊部一半的指挥人员被杀,曹军的队伍也是开始混乱起来! 这就是超级猛将的作战价值!像吕布,关羽,张飞这三人,都有万人敌的能力,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就“杀死比赛”!吕布不用说了一人杀掉十八路诸侯一半武将;关羽一人冲进袁绍数万人之中,斩首颜良,直接导致袁绍前锋部队被击败;张飞一人喝退曹家百万兵!原史中的赵云也有类似的这个能力,七进七出救出刘备儿子阿斗,从而强行为刘备延续香火! 这个时候,赵云已经控制了局部的战况,但他发现远处陷阵营的战斗,高顺被夏侯渊射中!生死不明! 赵云这边立马就急了,赵云之可以说是三国世界中袁尚的梦中情将,就是因为赵云是最重视同袍,重视协作,最不放弃不抛弃的将领!赵云在原着中三救公孙瓒,救刘备,两救阿斗,救黄忠,只要赵云在,他就会尽可能的保护和救援自己的主公和同袍! 赵云作为战友,同事,属下,都是人品超级好的人,为他们都能够两肋插刀! 赵云立刻意识到自己应该去支援高顺,同时,高顺作战的地方还有敌方主将夏侯渊!杀了他,就可以“杀死战局”!于是赵云杀回本阵,呼喊骑兵队伍,随他杀向夏侯渊大纛处! 夏侯渊这边暂时和陷阵营是胶着状态,他也是眼光六路耳听八方,怎能不注意袁军之中有一个如此生龙活虎的战将。此人武艺令人惊叹和恐惧,招式变化多端,指东打西,快如闪电!而且中间几乎没有多余的动作,虽然这员战将长得浓眉大眼,一脸正义,但是杀起人来如同魔鬼一般! 夏侯渊远远看到白甲敌将冲向自己,二人对视眼光,彼此间透露出坚定和决绝。夏侯渊见敌方勇猛,心中再次升起射杀的念头。他挽弓搭箭,准备再次射箭。这一次,夏侯渊决定施展自己射术最高水准的“飞星赶月”技巧,连续射出五箭,对准白甲敌将。 白甲敌将早已锁定了夏侯渊的动作,察觉到对方想要射击自己。他立即拿起弓箭,与夏侯渊对射。竟然也是闪电般的五连射! 于是乎,两位当世弓箭射术高手展开了激烈的对射。夏侯渊和白甲敌将各自分别连续射出五支箭。 “当!当!当!当!当!” 十支箭在空中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撞击声。箭矢如流星般划过天际,交错飞舞,形成了一场空中的弓箭对决。每一支箭都蕴含着双方的力量和技巧,相互碰撞间释放出耀眼的火花。 士兵们看到这个技巧,无不惊叹!当真是神乎其技! 夏侯渊和白甲敌将的对射展现出了超凡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整个战场上弥漫着紧张而激烈的气氛,士兵们目睹着这场精彩绝伦的弓箭对决,为两位高手的技艺所折服。 夏侯渊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世间还有人能与自己的五连射“飞星赶月”斗个旗鼓相当!要知道夏侯渊算是曹氏集团将领中数一数二的射击高手! 这时白甲敌将已经快杀到近前,夏侯渊放好弓箭,从战马上掏出一口锯齿刀刃的大刀,名叫锯齿飞廉大砍刀,乃是夏侯渊骑马搏杀的硬兵器! 夏侯渊感叹对方射术与自己棋逢对手,于是在战马上大喝问道:“来将请通姓名!” 夏侯渊只听一道流云般的回答震彻战场:“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