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悍妇闹事(1/1)
李仕山看着崭新的干部楼,又问道:“这栋楼一共多少户。” “一共27户。”李清波说道。 听到这个数字,李仕山带着略带挖苦的语气说道:“我记得镇领导加上我有31人吧,这也不够分啊。” 李清波也看出来李仕山有些情绪,连忙说道:“我还有几个副科级干部家就在镇上,所以就没要。” 听到李清波没要房子,李仕山倒是高看了他一眼。 免费给的房子都不要。 这个人很聪明啊。 很有些远见。 不过至于那几个副科级干部。 李仕山猜测,应该是没有实权的副镇长,或是镇人大的副主席。 估摸着分房子的时候,严斌都没考虑他们。 跟着李清波来到中间单元二楼靠右边的房子,这就是给他安排的宿舍。 屋子里的装修风格还属于九十年代,以黄色为主的那种。 李仕山在屋子里转了一圈,这里的家具、家电、厨具都齐了,卧室的床上四件套都准备好了。 看来李清波为自己到任下了不少功夫。 “书记,您看还缺什么,我再去准备。”李清波又询问道。 李仕山摇摇头说道:“已经很齐了,谢谢了。” 李清波很谦虚地说道:“应该的。” 离开干部楼,李清波以为李仕山会回镇政府,刚跑到车边拉开车门,却看见他向着职工宿舍方向走去。 李清波连忙一路小跑追了上来,问道:“书记,你这是要去职工宿舍那边?” 李仕山答道:“对,看看他们住的情况。” 李清波连忙劝道:“书记,还是别去了,有几个普通干部的家属闹有些厉害,万一知道您去了,怕会缠着你。” 这话并没有让李仕山停下脚步,随口问道:“为什么闹事?” 李清波叹口气说道:“还不是为了房子的事。很多干部都是携家带口地过来的,一家三口挤在一间活动板房里,夏天热、冬天冷的,谁没个怨言啊。” “为什么不留在乡里呢?”李仕山问道。 “为了孩子上学。” 李清波继续解释道:“镇政府干部的子女有个优待,就是可以直接上原来红卫乡初中,这所初中的教学质量要比其他两个乡的初中好很多。” 这让李仕山想起了当初闹事的老师来,疑惑地问道:“三个乡的中学不是合并了嘛。” 李清波说道:“是高中合并了,初中没有,还都在的。” 李仕山这下就明白了。 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资源,父母那真的是什么苦都能吃的。 君不见后世,市中心的一套老破小的房价能高出均价二、三倍。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距离职工宿舍也越来越近。 李仕山看到,宿舍楼北头的空地上搭着许多的晾衣杆,上面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衣服、裤子。 在晾衣杆的旁边是用水泥砌成的一个个水池,几个男女在吭哧吭哧洗着衣服。 李仕山还看到,在活动板房的南面搭建了一排用砖头和石棉瓦搭建的小屋,时不时可以看到里面有炊烟冒出,那里应该就是厨房了。 炊烟袅袅,孩童嬉戏,这充满烟火气的场面好生动。 “书记,咱们还是改天再来吧。”李清波还在试图劝说。 李仕山一摆手,说道:“有问题就要直面,就要解决。这么拖着怎么能没办法呢。” 当李仕山出现在员工宿舍的时候,可是把这些干部吓了一跳。 很多人显得局促无措,有些畏惧地看着李仕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李仕山也就是看看,并没有过多地打扰。 正如李清波所说,很多一家三口都挤在十几平米的房间里,屋子里摆满了各种东西,显得拥挤不堪。 在李清波的介绍中知道,三排员工宿舍一共住了80多人。 携家带口的干部分一间房,单身干部就四个人一间,要不然的话房子还不够分。 李仕山大概看了看就走了出来。 他站在楼下,望着三排活动板房有些担忧。 这种房子本来就是临时建筑,万一遇到什么恶劣天气,要是垮塌了怎么办。 这可是很大的安全隐患,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万一出事了,再死伤几个人,那自己可就倒大霉了。 像这种政治污点,可是一辈子都洗不干净的。 就在李仕山站在空地上思考如何解决员工宿舍问题的时候,就听到粗里粗气的妇女声音响起。 “你就是新上任的书记。” 李仕山一扭头,就看见一个穿着粉色棉袄,身材很胖,圆脸女人走了过来。 如此粗鲁地问话,吓了李清波一大跳。 他连忙喝止道:“马桂兰,不得对书记无礼。” 结果马桂兰很是轻蔑的瞥了李清波一眼,阴阳怪气的说道:“我说的有错吗?他不是新书记。” 李清波一下被这妇女怼得哑口无言,凑在李仕山的耳边小声说道:“这是农林站许茂才的媳妇马桂兰,性格很是泼辣,书记您小心点。” 李仕山点了点头,笑着对马桂兰说道:“马大姐,我就是新任书记李仕山,是有什么事情找我嘛。” 马桂兰气势汹汹地质问道:“我问你,员工宿舍啥时候建好。” 李仕山心想:“还真的被李清波说中了。这个马桂兰就是李清波口中不好对付的几个女人之一吧。” 她问的这个问题很是敏感,可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加上声音又非常大,立刻就引来了周围人的目光。 此时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往他们这边凑了过来。 李仕山自然不怕这个马桂兰,笑着说道:“马大姐,我也是第一天刚来,我先了解情况,在研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回答显然不能让马桂兰满意,只见她鼻子发出一声冷哼。 “哼~你们这些当领导的就会敷衍我们。研究,研究,你们都研究一年了也没有个结果,你今天必须说出个时间来,到底什么时候能有新宿舍住。” 马桂兰这话立刻引来了周围人的共鸣,开始纷纷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