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 崇祯的日常生活辛苦批奏折那是不存在的(1/1)

有些老百姓的心里还在盘算,这里之前是一块没人要的沙化地,种啥都不活,除了那不能吃的胡杨和风滚草。 现在好了,有了这么多死人埋在沟壑里沤肥,还埋的那么深。 那地里的肥力是持续不断的,多少年都不需要施肥。 庄稼长在上面,只要不是太断水,肯定收成好。 一亩地别人能收一百五十斤小米,这里肯定能收二百多斤小米。 这是良田啊,上好的良田啊! 老百姓中许多人想到这里,他们的眼睛都亮了。 纷纷做下了决定,一会儿一定要想法占下这片荒地。 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至于可怜悲哀那些人的死,抱歉,他们已经没有这份情感。 ······· 崇祯元年,眼看燎原之火的陕北流寇群雄起事,即将席卷陕北,蔓延到关中和陕南,整个陕西都要糜烂之时。 可转眼就被延绥巡抚洪承畴一人,带着一万人马给生生熄灭了。 洪承畴第一次领军,依靠着榆林镇官兵和自己的抚标营人马,转战十几天,扫荡了所有有名气有诨号的流寇。 经常是一日之间连破好几处流寇的城寨,这时候的流寇根本就不敢跟官兵野战,除非是避之不及的遭遇战。 虽然逃脱了几位渠首,却也是不打紧的。 这件事情,别的不说,西安府城的秦王朱宜漶听了,直接呕血三升,昏迷不省人事。 他老人家被太医救醒之后,第一时间就跑到王府的太庙里。 对着那一排排的先王牌位就痛哭不已,直呼儿孙不孝,让祖宗蒙羞了。 ······ 陕西的事情告一段落,视线还是要落回到我们的崇祯大帝身上,毕竟他才是主角不是? 草长莺飞二月天,崇祯这些天,尽忙活一些礼仪上不得不做的大事情。 祭拜完天坛地坛,还到了四号厂皇庄,旁边礼部官员奏乐,他下地做样子,牵牛耕地一番的崇祯,确实是有点疲累了。 他的身体不累,就是心里有点疲累了。 都说国人都有种地的基因,其实也不然,崇祯就不一样。 他喜欢劝人农桑,却是自己不喜欢亲自农桑,做个表率。 再说他性喜极简,直来直去,实在厌烦那些繁琐至极的礼仪程序。 现在的崇祯,正在养心殿军机处这里处置公务。 登基这么长时间下来,崇祯也养成了自己的规律。 一般白天上午就是在军机处待着,批批重要的奏折,和李邦华、倪元璐两个军机大臣聊天,磋商国事。 另外要说的是,崇祯觉得李邦华和倪元璐能力是有的,就是有点呆板了。 他想调剂一下,军机处死气沉沉的君臣教学味道。 已经下诏让湖广武陵人,没有错,就是桃花源故乡的杨鹤,立刻官复原职。 杨鹤还是都察院的右佥都御史,不过不再去巡抚南安和赣州了,而是来京城当京官。 当然崇祯的目标不是杨鹤,而是他的儿子杨嗣昌同学。 为了能让杨嗣昌出来为朝廷做事,崇祯也是费功夫了。 先提拔他的父亲杨鹤,才能慢慢提拔他。 总之,孝道重于天的明代,哪有父亲戴罪在家,儿子出外做官的道理。 崇祯就是一个皇帝,也不能任性,总是要遵循一下旧例陈规的。 当然旧时空的历史中,崇祯也不是没有干过这种事。 一边玩命用着儿子杨嗣昌,另一边把他老爹杨鹤贬到了贵州吸瘴气,最后还死在了贬谪之地。 不过杨鹤是罪有应得,当个三边总督,却不是那块材料,白白贻误了军机。 杨嗣昌同学也不再干他蓟镇兵备副使的职务。 而是一步登天,成了通政司的中书舍人。 最重要的是成了,位卑权重的军机处候补军机大臣。 听说也就是这两天,杨嗣昌就会到京城了。 崇祯求贤若渴,让杨嗣昌进京就去军机处当值。 不必再在贤良寺等候觐见面圣,这些繁琐的程序了。 也就是说去年袁崇焕,经受的那些面圣程序,杨嗣昌统统都不用领教了。 话题再扯回来,还是接着聊崇祯的日常生活。 崇祯用一上午的时间,处理完重要的奏折。 处理不完的,只要不是军国大事的奏折,暂时搁置。 实在十万火急的,由内阁票拟,军机处和司礼监批红就是。 反正崇祯一天的时间,不打算全部留在批奏折上。 他算是想明白了。 除了京畿地区,和他的四大巡抚以及两个总督管辖的区域。 别的地方,那些官员,不一定就把自己的奏折当回事。 一个个阳奉阴违的,他崇祯是白费蜡批红,那还不如不批。 也许有的官员是出于无奈,更多的官员是随波逐流。 可崇祯可没有功夫,一个个详查他们的缘由。 先让那些硕鼠再猖狂一阵子,只要不碍崇祯的眼,将来一块再让他们拉清单。 崇祯下午就四处溜达,专注地去做一个闲人。 内阁、科学院、六部和九卿的衙门院子里,他都是愿意去溜溜的。 为的不是处理什么正经工作。 只是为了联络一下感情。 和这些大臣们,聊聊家常,说说闲话。 问一问他们家乡的风土人情,表示一下向往之意。 总之就是不谈正经事。 若是有大臣想要出头,做个直臣,动不动就要做大义凛然状,劝谏他做个圣君。 崇祯就会一直点头,表示高度认可。 可还是我行我素,你说你的,不耽误朕干朕的。 突出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能奈我何? 崇祯不屑于靠高高端起,和臣民保持距离和隔膜,来体现自己的神秘和威严。 他更愿意做一个和善的话痨。 只要不是那种大奸大贪,这些历史上大多没有好名声的朝中官员,崇祯还是愿意给他们机会的。 对于崇祯来说,和大臣们联络感情很重要。 人心都是肉长的,明末的吏治是很腐败,也很黑暗的。 可崇祯目前只能用这些人不是,他需要厂卫,需要帝党。 可厂卫和帝党只是朝中的少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些文官武将,能争取的还是尽量争取。 慢慢凭借他崇祯的个人魅力感化吧。 感化不了的,再扔进锦衣卫的诏狱里,慢慢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