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崇祯皇帝的四个义子(1/1)

崇祯皇帝的这句话,让四位首次面圣的小将感到十分惊讶。 他们心想,还没跟圣上聊几句呢,这李定国怎么突然就变成皇帝的干儿子了。 这鲤鱼跃龙门的速度也太快了,马上就要和引见他们的延平伯郑成功一个地位了,这可是勋贵啊。 不用怀疑,皇帝的义子不比大兵头张献忠的义子,那是肯定以后能封侯封伯的。 崇祯皇帝可不管其他人怎么想,他笑眯眯地对李定国说道:“你知道朕为何要收你为义子吗?因为朕做了一个梦。” 听到这话,一旁的杨嗣昌和王承恩等大太监都在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位陛下真是毫无新意啊!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在毫无征兆之下,相中了一个之前全天下都没有听说过的人才,当他面对亲信大臣们的疑问时,总是会说:“朕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个老神仙……”之类的话。 如今,崇祯皇帝又开始重复这套说辞了。 “朕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个老神仙,告诉朕。这陕西延安府有大明朝需要的绝世猛将,此子名叫李定国。朕费了很多心思,才将你召到面前,没想到却是一个十岁的毛孩子。 不过是个毛孩子,朕反而感到更喜悦,朕想让你多在朕身边陪朕一些日子才好。 李定国,朕再问你一遍,可愿做朕的儿子吗? 帮着朕守护好这万里河山和亿兆子民吗?” 崇祯皇帝盯着十岁的李定国,说话说得很煽情。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用这么煽情的。 只要他一声令下,就是八九十岁马上就要驾鹤西去的顾秉谦,也是要过来拜崇祯为干爹的。 毕竟这个时代,认义父是非常流行的事情,而且义子也会得到义父的荫庇,可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何况是崇祯这样的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就是其中的翘楚,也是很喜欢认干儿子的。 但是崇祯皇帝却没有这样做,因为他觉得自己既然已经认定了李定国,就应该用真心实意来对待他。而不是像那些奸臣一样,只是把义子当成工具或者棋子来利用。 所以他决定亲自出马,用自己的诚意打动李定国的心。 只是小小年纪的李定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并没有因为崇祯这种超出规格的亲厚举动,而感动地涕泪交流。 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若要小子认陛下为义父,小子的三个兄弟孙可望、艾能奇和刘文秀,陛下也要认为义子的。 因为俺们四兄弟同甘共苦,胜如亲生兄弟。 陛下若只认俺为义子,让俺如何在三个兄弟中自处?” 这李定国小小年纪,倒是不怯场,竟敢狮子大张口,让崇祯皇帝一口气认下四个干儿子,真的以为皇帝的干儿子是批发的吗。 不过李定国越是这样,崇祯皇帝越发是喜欢。 历史上青史留名的大忠臣,南明擎天一柱,就该十岁的时候就有着成年人都不曾有的魄力。 崇祯皇帝上手了,他摸着李定国的头,开玩笑地说。 “若是朕不答应你的要求呢?” “陛下是君父,陛下不答应小子的要求,小子也是无话可说。” 李定国回答得挺干脆。 倒是让崇祯皇帝打愣了神,摇摇头才明白李定国的意思。 “好孩子,你说朕是君父,那朕这个君父就如你的愿。” “小子谢过陛下恩典。小子向陛下保证,小子的三个兄弟,论起才能比小子高得多。”李定国此时的小脸上才露出了一丝笑意。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不由得抬起头来,目光落在了孙可望、艾能奇和刘文秀的身上。 说实话,对于这种认干儿子认一送三的情况,崇祯皇帝心里并不太乐意。 毕竟,这三个人的才能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与李定国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而且那个孙可望,出于精神洁癖的缘由,崇祯皇帝打心底里不太喜欢。 但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李定国说得有道理。如果只认李定国为义子,而忽视其他三人,那么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白费。 不仅会失去这三位得力的将领,还可能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和反感。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禁感叹,自己只顾着自己的感受,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李定国一个人身上,却忽略了其他三人的感受。 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无疑是一种捧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而且,李定国虽然年纪小,但他的见识和智慧已经超出了常人。他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更懂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道理。这样的品质在如今这个时代是非常难得的。 而作为崇祯皇帝,更要明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的道理。 旧时空历史上,张献忠的四个义子各有特色,完全可以做到紧密团结,互补互助,以西南一隅之地扛起南明的大旗,把满清重新打回关外。 可惜四个义子谁都不服谁,白瞎了大好局势。 现在他崇祯要明确四人中,谁是真正的老大,谁是主帅的道理,让以后四人在未来找到谁才是真正的主心骨。 想到这里,崇祯微笑招手,对着还在墙角站着的三个小将说道。“定国说的有道理。你们仨也都过来吧。” 做戏要做全套,既然心中认可了李定国的说法,那就注定了崇祯皇帝今天会有四个儿子。 崇祯皇帝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缓缓地将怀中的橘座大人放下来,然后轻轻地拍了拍它的脑袋。 接着,他伸出手,将年龄最小的刘文秀拉到身边,眼中满是慈爱之情。 崇祯皇帝指着茶几上摆放着的精美点心和新鲜水果,笑着问:“朕老早就注意到你一直偷瞄这些吃的,是不是饿了呢?” 刘文秀有些紧张地看着崇祯皇帝,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的孙可望已经拱手行礼,恭敬地回答道:“小弟无状,望君父见谅。” 郑成功也赶忙拱手向崇祯皇帝道歉:“父皇,是儿臣督导无方,让刘文秀在君前失仪了,请父皇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