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有惊无险王云龙军事天才何大明(1/1)
面对院长的这番询问,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开口回应。 而院长直接点起了何大明的名字, “何大明,你知道王云龙去哪了吗?” 何大明闻言,点了点头, “院长,王云龙同志他可能去厕所了,您稍等一下。” 听到何大明这番话,院长并没有说什么,反而双手负在背后,耐心的站在原地进行等候。 不一会儿,只见王云龙提着裤子从厕所里走了出来,朝着教室里赶去。 他老远就看到了院长和史波站在教室门口。 他丝毫没有任何胆怯,第一时间打起了招呼, “院长,您怎么来了?” 院长没有说话,只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王云龙,你跟我来办公室。 至于史教员,你继续上课。” 王云龙听到院长的这番话,张了张嘴,想说的话还是没说出来,直接跟在院长后面。 史波则是回到了教室,继续给何大明等人上课。 刚到院长办公室,王云龙立马换了个脸色, “院长,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院长听到王云龙的这番话,冷笑了一声,直接呵斥起来, “王云龙,这几年没见,你小子本事见长啊。 我问你,你是不是不想在咱们建康军事学院待了?” 王云龙闻言,摇了摇头, “院长,我没有,我肯定还想继续留在学院学习的。” 院长听到王云龙的这番话,气不打一处来, “好,好一个还想继续学,那我问你,谁给你的特权让你在课堂上公然挑衅教员,你眼里还有没有规矩?还有没有王法? 我看你小子是一点都不懂尊师重道这四个字,毫无纪律性可言!” 王云龙听到院长的这番话,一脸委屈的看着他, “院长,不是我王云龙要当这个刺头。 而是谁来教不好,偏偏是那个史波。” 院长一听王云龙这话,直接乐了, “怎么了,他史波有问题么?人家可是我亲自点名找来的,你这是在质疑我的选择?” 王云龙闻言,摆了摆手, “院长,我哪敢质疑您的决定。 不过想必您也知道这史波以前就是我的手下败将,内战的时候被我撵狗一样追着打,我实在不明白这家伙有什么资格教我们。 我不服!” 院长听到王云龙的这番话,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当场呵斥王云龙, “王云龙,不要以为这几年你打了几个几个胜仗,你就膨胀了。 现代化战争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一定要学以致用,把实践和课本结合在一起,要学会与时俱进。 你待会回去的是时候,记得看看人家是怎么上课的,你再下结论。 另外,按照你的说法,那2战的时候,笼梅儿输给了蒙哥马利,那他也是败军之将,也是无能之辈了? 所以说有些东西不要有失偏颇,以偏概全,打仗不仅仅是靠战术,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定要学会多学多看。” 王云龙听到院长的这番话,似乎还想辩驳, “可是可是” 院长直接一口打断了他接下来要说的话, “好了,王云龙,没什么可是的了。 你看看人家史波,他好歹是扶桑陆军军官学院毕业,你什么玩意儿?私塾都没念半年,大字都不识几个,一天到晚就是他老子,他马的满口污言秽语,一点军人的素养都没有。 好了,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看在你以前是我老部下的份上,这个事情我先给你保下来,你要是再犯的话,可就别怪我不讲情面,直接给你遣返回原籍。 你应该清楚遣返意味着什么。” 王云龙虽然是个粗人,但不代表他是一个蠢人,他自然听出了院长的这番良苦用心。 他立马行了个军礼, “好的,院长,我知道了,您放心,我绝对不会再犯了。” 院长见王云龙听进去了,欣慰的点了点头, “行吧,你回教室吧。” 随后王云龙就直接回去了,不过他刚到教室门口就停下了脚步, 因为他看到作为败军之将的我史波正在黑板上画了个地图,并在讲解沪上保卫战。 “同志们,关于沪上保卫战为什么会输的原因,我想大家应该也知道一点。 这一场战役,国军投入了80万,扶桑军投入了20余万,明明优势在我,但为何最后战役的结果却是我方输了,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史波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开始纷纷窃窃私语,议论起来。 38军副军长徐世界率先举起了手, 史波见状,点了他的名字, “徐世界,你有什么见解?” 徐世界清了清嗓子,边开口了, “史教员,我觉得国军为啥会输,就是因为娘西撇瞎指挥,刚愎自用,要是这些部队让我来指挥,我绝对打得扶桑军抱头鼠窜,嗷嗷直叫。” 徐世界的这番话,让史波皱起了眉头,不过他并没有就徐世界的此番言论进行批判和解释,反而饶有兴致看向了其他人, “还有没有不同看法的?” 此时作为穿越者的何大明,听到徐世界的这番言论,皱起了眉头, 毕竟他前世是是一个历史发烧友,他都是站在比较中立的角度来看待每场战役的。 而此时,何大明也举起了手。 史波对于这个在南北韩战场大放异彩的副军长还是有所耳闻的,当他看到何大明举手的时候,那是一脸的期待, “何大明,你来说说看,沪上保卫战为什么会失败的原因。” 此时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何大明,想看看他会说些什么。 而何大明此时直接站了起来, “各位,还有史教员,我个人觉得沪上保卫战为什么会输,有很多原因。 第一个原因,国军高层错误的预估了扶桑军的实力,当时他们前期投入的精锐德械师并没有第一时间拿下位于红乔的扶桑军大本营,这让扶桑军有了喘息的机会,从海上源源不断派遣部队前来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