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历史兴亡(二)(1/1)
说完,冷若霜又接着道:“咱们华夏自古以来的进士们几乎就没有出身贫寒的。由此可见想要靠科举制度,提高公平,削减贫富差距,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回到正题,权贵膨胀导致没地可分,也就没法增加府兵,府兵制搞不下去了,那就搞募兵。也就是国家财政出钱,养职业军人,从此以后你也别种地了,安安心心打仗吧。这样做有个明显好处,大唐的军队战力有了明显提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府兵制立刻结束,改成了募兵制。而是边疆搞募兵,腹地继续搞“兵农合一”的府兵制,所以大唐边军战力惊人,职业军人嘛。腹地的农民兵就非常弱了,变成了预备役。 随之而来一个新问题,以前养军队是不用花钱的,现在为了征兵花钱如流水,皇上很快有点绷不住了。 而且不大想给边疆送粮食。因为给边疆运粮,经常要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粮食消耗在路上。所以朝廷实在是不想给送了,想让他们自己就地解决。 于是做了两个很正常的操作,一是削减内地的农民兵,把省下来的钱给边疆,毕竟国家安全压倒一切嘛。 当时中国最大的威胁主要有两个方向,你有空的话,可以翻开当时的地图就能看到,中国北方有两条通道通往北方游牧部落,一条是河西走廊,主要对手是突厥人、吐蕃人。 另一条是辽西走廊,主要对手是契丹人,后来唐朝完蛋后契丹崛起,也就是辽国。 这两条走廊军事压力最大,于是就形成了两个军事集团防守这两个节点,东北的是安禄山所在的范阳,也就是现在的京城附近。这两个军事集团占据了大唐几乎所有的精锐战力。 然后唐玄宗又做了一个直接给王朝刨坟的操作,既然边疆那么缺钱,朝廷觉得节度使们也别闲着,自己想想办法,最好就地解决,别整天等着朝廷从河南给你们运。 但是你让人家想办法,总得给权吧,于是把财权也给了节度使。此外也有一个关键考虑,边疆战事实在是太危急,不可能事事向朝廷请示,必须给他们足够的自主裁量权。 这下节度使的权力爆炸了。因为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刻意把地方上的财权和军权分开,一旦地方长官控制了这俩,其实就是土皇帝,比如汉朝后来的“州牧”,就是兵权财权一把抓,个个都是土皇帝。现在唐朝朝廷因为缺钱,把这个成例给破坏了。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朝廷依旧有后招。为了防止节度使瞎折腾,朝廷非常注意考察干部忠诚,一般只让朝中的宰相或者亲王去担任重要地方的节度使。 多说一句,唐朝的宰相非常多,经常同时有三四个,类似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和清朝军机处军机,有一个首席,还有一堆辅助。而且唐朝尽管有科举,但是规模不大。唐朝官员基本都是豪门出身,他们家眷也都在京城或者洛阳等超级城市待着,也就成了人质。 这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节度使制度发生变质,但是这套系统本身不稳定,迟早坍塌。 节度使制度被玩坏这事倒是不意外,只是后来变坏的方向我是没想到的。 这事跟李林甫有关,这人能力极强,毛病也很明显,太过小肚鸡肠,权力欲望极重,他怎么能让自己的宰相同僚去边疆领兵嘛,唐朝宰相本来基本都出身豪门,那些大豪门出几个节度使还了得? 所以他刻意扶持一些没啥根基的胡人担任节度使,比如咱们熟知的一堆人,安禄山(爹是粟特人,妈是突厥人),史思明(突厥人),高仙芝(高丽人),哥舒翰(突厥的突骑施部)就这么上位了。 这些人无一例外能力非常强,通过在边疆艰苦作战,再加上苦心经营朝中关系,最终成了一方大员。而且他们根基很浅,非常好控制。 李林甫死后,新上任的是杨国忠,这人在历史上名声非常臭,他并不反对李林甫这么干,只是看不惯边疆将领都是李林甫的人。于是天天怂恿皇帝去修理那些位高权重的节度使,第一个下手的就是安禄山。 这个操作客观上又把矛盾给激化了,造成了叛乱的加速。不过我认为叛乱只是时间问题,差别只是被什么事给触发。就好像一栋楼已经歪得不成样了,坍塌是随时的事,可能是因为小地震,也可能是因为被车撞了一下。 安禄山也纠结,皇帝宠信他,但是朝廷的官僚阶层已经极度不信任他了,他自己也面临进退失据的问题,而且已经有人替他走了一次他想过的路,就是王忠嗣。 王忠嗣对大唐那是忠心耿耿,通过战功升到了陇右和河西节度使,一个人身兼两个节度使(后来干到四个),和安禄山一模一样,安禄山自己就是范阳和河东节度使。 这么个人,后来竟然被污蔑下狱,差点死在狱中,边疆名将们集体作保,才放了出来,但是依旧被贬,没几年就死了。 某种意义上讲,王忠嗣就是安禄山的镜像,如果安禄山跟王一样放下兵权,去朝廷服软,大概率结果和王忠嗣差不多。而且王忠嗣是李隆基的养子,这都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别说其他人了。你打开唐朝历史,那叫一个杀人如麻。 其实你想想,对于安禄山来说,他面对的也是个死局。他经营大唐东北军区这么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朝廷早就已经对他不信任,尤其还有杨国忠这么一个不讲理的,皇帝也不是啥善茬,连自己儿子都杀,他的信用又值几个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