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自知之明(2/2)
而且,从古至今,中央朝廷政府管理机制是有一定的特点的,每一代帝王都会探索朝廷的管理机制。</p>
从古至今,朝廷中央政府都是实行抓放式政策调节机制,中央政府常常采用的在一个领域、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内靠抓紧一部分政策而放松另一部分政策;或对某一政策实施力度上的一抓一放、抓抓放放的办法,对国家政策实行的一张一弛、一收一放的有序管理调节机制。</p>
李世民自己也说,打天下他不怕,但是治理天下,比打天下更难,一收一举,牵动天下。</p>
如何抓,如何放,如何调节,那是需要朝廷中央宏观调控的,岂是李复简单的一个“末位淘汰制”能说明白的?未免想的太简单了。</p>
朝中人才济济,哪一个脑子不比李复聪明?</p>
整个大唐几千万人,脱颖而出的位列朝堂的那么几十个人。</p>
李复去在这方面跟人家比谁聪明?</p>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p>
事情商议到关键的时候,有想法,说出来,提供个建议,那没问题。</p>
但是让李复站在他们中间,高高在上的展示自己的“聪明”,这种行为叫做愚蠢,不知天高地厚。</p>
所以,李承乾想要找到一个答案,那就是读史书,读透了,跟在他爹跟前,仔细看,仔细听,仔细学。</p>
在实践中渐渐的先适应当前的朝堂,而后才是慢慢的做出改变,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李承乾如今只是太子,而且,还是个孩子。</p>
陆德明看向李承乾。</p>
“太子殿下,您提问出的这个问题,并非是一两个人一朝一夕就能够给出答案的。”陆德明说道:“便是陛下,如今治理大唐,也是在小心翼翼的不断摸索。”</p>
李承乾认真点头。</p>
“老陆啊,我现在,就希望你多在庄子上住,住得是越久越好啊。”李复说道:“你知道的,现在的学堂,还很弱小啊。”</p>
陆德明点点头。</p>
李复的这点小心思,陆德明是明白的,而且,他自己也挺喜欢这庄子上的,所以住在这里,也觉得挺好。</p>
尤其是这次来了之后,看着李复带着孩子们研究蝗虫的事儿,看着李复安排布置庄子上要应对蝗灾的事情,都让陆德明感觉,比单纯的待在长安城的家里,闷头做学问要强的多。</p>
这庄子上,才是有大学问的地方。</p>
“老夫也很期待,能够看到你所设想中的书院。”陆德明说道:“不仅仅只是读圣贤书,学生们还能学到各式各样的本事,就像你曾经说过的,哪怕是种地,你种的是最好的,一亩地产量能够提高多少,那也是大唐顶尖的人才!”</p>
如今的大唐,人们还没有到吃饱饭的地步呢。</p>
“是,农业亦是国之根本,重中之重,培养相应的人才,对大唐是有好处的,哪怕是种地种的好,也能入朝为官,如今虽有司农寺,但是司农寺的职责,还远远不够百姓们的需求。”李复应声。</p>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