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朝廷的计谋(1/1)
听完杨志的叙说,林浩也是陷入了沉思,确实本身他就知道这北宋末年确实是内忧外患不断的侵蚀这这个早已经腐败的朝堂。 他来自现代,作为一个龙国人,他深知靖康之耻是整个龙国民族的一段屈辱历史。如果没有他的乱入,这世界的历史进程还是如历史齿轮那般该怎么转就怎么转,但是既然他来了,他就不能让这悲惨的历史重演。 随后林浩继续的问了一下梁山目前的情况! 杨志见状也是很快的就回道,毕竟要说杨志最恨的就要属这个梁山贼军了,如果不是他们劫了自己的生辰纲,自己这不会落草为寇,辱没了先辈们的光荣,所以杨志每每收集情报的时候总是会更加的去关注梁山贼军的情况! 所以要说最了解梁山贼军的情况的就要属他杨志了。 “回禀大人,梁山贼军近期办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攻打了高唐州,并且还斩杀了知府高廉,并且还救走了柴大官人,这事已经引起了朝廷的围剿了。” “什么?这梁山打下高唐州了?” 林浩很郁闷,自己就这么没注意给梁山把柴大官人给救走了,这自己本来还想着怎么把柴进招来做自己的财务部长,这一没注意给人梁山贼军给拐走了,这真是气人啊! 他越想越生气,觉得自己太不小心了。如果当时能够更加谨慎,或许就不会让柴进被梁山救走。现在,梁山得到了柴进这个钱粮滚动机,他们的势力一定会发展得更加迅猛。 林浩知道,梁山打下高唐州后绝对是一路高歌了。高唐州是一个重要的城池,拥有丰富的钱粮资源。梁山打下高唐州后,不仅可以得到大量的钱粮,还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再加上柴进这个钱粮滚动机的存在,梁山的发展绝对是不可阻挡的。 林浩感到非常焦虑,他知道自己必须想办法应对这个局面。他决定加强自己的军队,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同时,他也决定让杨志继续的更加的关注梁山贼军的情况,毕竟他这边与梁山贼军那是有大仇来着,这如果梁山贼军一旦发展起来,那么给到他们东平府的肯定是要报复的。 况且从梁山的战略版图来说,自己这个东平府始终是成为梁山贼军这心脏的一根刺来着,按照路线来说,只要这梁山贼军攻下了前面的曾头市以后,接下来就是他所在的东平府了。 所以林浩此刻也是期待等到这梁山贼军一路猛进来到自己东平府地界以后,会不会被自己吓傻了? 到时候他们会不会后悔攻打自己的东平府,反正林浩很期待! 随后林浩见杨志离开后,也是收拾一下赶紧回去看着几位大美女那不是比在这里受罪的强? ------------------------------------ 而林浩不知道的是现在的朝堂之上的徽宗正在看着下面的大臣禀报,气的他差点就要爆粗! 虽然他算不上是一位称职的帝王,但毕竟是堂堂一国之君,如今自己的家被人给破坏,他还是会恼火的。外患还没有解决,这内忧反而又来了,而且这一次还没那么简单。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这四大贼寇简直就是在找死,这都敢攻打府城了现在。 特别是是那梁山贼军宋江,竟然敢连知府都杀,高廉可是高俅的亲戚,这肯定是高俅在背后搞鬼。徽宗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会这么上心。他想不通,高俅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到底有什么目的? 不过现在宋朝还没有因为这个四大贼寇而伤脑筋,直接吩咐人马上去围剿就行了。他相信,以宋朝的实力,一定能够消灭这四大贼寇。他不想再听到任何关于这四大贼寇的事情,他只想看到他们被消灭。 可是,他心里也有一丝不安。他知道,这四大贼寇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消灭的。他们都是一些亡命之徒,他们不畏死,他们有很强的战斗力。如果宋朝的军队不能够全力以赴,很可能会被他们反咬一口。 他不想再看到自己的子民被这四大贼寇杀害,他不想再看到自己的国家被这四大贼寇破坏。他决定派出去自己的近臣童贯与高俅下去亲自去督战,一定要消灭这四大贼寇,让自己的国家恢复安宁。 可惜的是,就这么直接劳民伤财的派出几十万大军,这四大贼寇的问题还没有结束,反而让这些贼寇做大做强了起来,就连高俅这个太尉都给人梁山给抓了,不过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又给放回来了,这已经开始危及到了他的统治了。 如果一旦处理不好他只能开路了。 随后第二次因为四大贼寇的处理问题就又开了起来! “诸位爱卿赶紧聊聊这个四大贼寇的事情怎么处理,这外面辽国虎视眈眈,西夏那边又蠢蠢欲动,这已经是最危机的时候了,赶紧的给朕拿出一个合理方案来着。” 说真的,这一次徽宗这个老六真的已经着急了,本来呢?以为那四大贼寇就是小打小闹来着,可是这在他们眼里小打小闹的贼寇现在已经成为了为害一方的反贼,而且有些还敢称王?这简直就是挑战他作为一个帝王的最低底线,所以他不得不弄死这些人了。 而正在这个时候,被梁山放回来的高俅直接站出来说道:“回禀官人,老臣有一计,这些天老臣忍辱负重的委身只身闯入梁山贼军大本营,终于好说歹说的终于把梁山贼军那些人给说感动了,并且最后还说通了他们接受朝廷的招安,老臣这样想着如果招安梁山贼军然后我们出点钱粮还有一些不关紧要的官位给到他们,那他们时不时对我们朝堂对官人感恩戴德,到时候我们再派遣他们直接去帮着我们平叛其他的三大贼寇,这么一来,我们那不是作享渔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