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被忽悠美了的李世民(1/1)
“为庆祝此等喜事,”李承乾继续说道,“本宫决定让朝廷下旨,天下大酺三日,普天同庆。” “同时,刑部也需赦免一部分罪责轻的犯人,以示皇恩浩荡。” 刑部尚书陈立身闻言,立刻出列领命:“臣遵旨,定当妥善办理此事,不负殿下厚望。” 李承乾满意地点头:“陈尚书办事,本宫自然放心。” “此外,为减轻百姓负担,本宫还决定免税一年,让百姓们也能共享这份喜悦。”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响起一片赞叹之声! 太子不仅选定了贤淑的太子妃,还如此体恤百姓,真是大唐之福啊! 独孤怀恩带着满脸的喜色,从朝臣队列中缓缓走出,准备向李承乾汇报一个重要的消息。 “殿下,”独孤怀恩的声音充满了激动,“臣有重要事宜禀报。” “关于科学院的进展,臣已亲赴江南,不负众望,成功招募了一批杰出的匠师。” 李承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哦?独孤大人,快详细说说。” “此次江南之行,臣共招募到匠师百余人。”独孤怀恩的声音中透露着自豪,“其中,有几位是名震天下的大匠,他们的手艺和技艺都是顶尖的。” “更为可贵的是,臣还发现了一些才华横溢的年轻匠人,他们思维敏锐,极富创意,正是殿下之前所强调的那种‘创意人才’。” 李承乾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独孤大人,你这次可是为我大唐立下了大功啊。” “科学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些匠师,就是我们打造科学院高地的关键。” “有了他们,何愁我大唐不能造出神兵利器?” “何愁不能实施伟大的利民工程?” 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点头,对李承乾的话表示赞同。 “匠师们,就是帝国的宝贵财富。”李承乾继续说道,“想我大唐,如今能横扫八荒六合,靠的不正是这些匠人们精心打造的神兵利器吗?” “火炮火铳,强弓劲弩,哪一样不是出自他们之手?” “正是这些武器,让我们大唐的军队所向披靡!” 说到这里,李承乾的目光扫过朝堂上的每一位大臣。 “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些匠人,要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匠师来投!” 朝堂上的气氛越发热烈。 “独孤大人,”李承乾开口道,“这次的江南之行,不仅招募到了众多优秀的匠师,更为我大唐的工匠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你在工部的表现一直令人瞩目,无论是铁甲船的研发,还是火器的改良,都展现了你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 独孤怀恩听到太子的称赞,心中既激动又感慨。 他躬身道:“殿下过誉了,臣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不仅如此,”李承乾摆摆手,“独孤大人在都护府的建造、珍宝阁的落成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成就,可不是仅仅尽本分就能做到的。” “你的才智和努力,朝廷上下都有目共睹。” 朝堂中的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都知道,独孤怀恩这次的功绩确实非凡。 太子如此称赞。 看来他入选二十八贤臣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果然只见李承乾顿了顿,接着说道:“因此,本宫决定,将独孤怀恩列为二十八贤臣中的一人。” “不过,名次嘛,咱们暂时不定,等待日后看你的更多表现再定。” 此言一出! 朝堂上顿时掀起了一阵波澜! 二十八贤臣是大唐的荣誉榜! 每一个入选的官员都是朝廷的栋梁之材。 如今独孤怀恩能够跻身其中。 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和贡献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认可。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重臣相视一眼。 心中各自打起了算盘。 他们知道,独孤怀恩的入选无疑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压力。 但同时,这也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恭喜独孤大人了。”长孙无忌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真诚,“能够入选二十八贤臣,实在是令人羡慕。” “是啊,独孤大人的能力确实出众。”房玄龄也附和道,“我们也得加把劲,争取早日入选。” 杜如晦则笑了笑,说道:“独孤大人这次可是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看来,我们也得努力做出些成绩来,才能不辜负朝廷的期望。” 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向独孤怀恩表示祝贺。 也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地为朝廷效力。 李承乾看着朝堂上的这一幕,心中满意。 他知道,这样的竞争和激励,正是大唐朝廷所需要的。 …… 退朝之后。 李承乾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东宫。 而是转道去了父皇李世民所在的吏部。 走进吏部班房。 李承乾看到李世民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笔,正在一张书帛上勾画着。 看到父皇略显憔悴的面容,李承乾心中忍不住就想笑。 看样子这又是几天没睡的节奏? 诶呀呀! 父皇可真是勤政呐! “父皇,您又在忙碌啊。”李承乾轻声说道,走到李世民的身边。 李世民放下笔,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假装生气地说道: “你这臭小子,给朕安排的好活!” “也不让朕休息休息。” 李承乾哑然失笑,拉过一把椅子,坐在李世民的身边,笑着说道: “父皇,你这可不是在干活,你是在建设大唐啊。” “你看看这书帛上的每一位贤臣,他们都是大唐的脊梁,是你一手提拔起来的。” “这份功劳,可是无人能及的。” 李世民听了儿子的话,心中不禁有些得意。 但他嘴上却说道:“哼,你这小子,就会说好话哄朕开心。” “哪里哪里,”李承乾连忙摆手,“儿臣这可是肺腑之言!” “父皇你想想,以后这些贤臣的名声传出去,人们都会说这是贞观之治的功劳,是父皇你的名声啊。” “贞观之治,不但出了二十四功臣,更有二十八贤臣,这可是前所未有的盛世啊。” 李世民被李承乾的话捧得有些飘飘然,他笑着说道: “哈哈,你这小子,倒是会说话。” “不过,这二十八贤臣的名声,可不是朕一个人的功劳,也有你的一份力啊。” “父皇过奖了,”李承乾谦虚地说道,“儿臣只是尽了一份微薄之力而已。” “真正的大功劳,还是父皇你的啊。” 父子俩就这样聊了起来,气氛十分融洽。 李承乾趁机又劝慰了李世民几句,让他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 李世民也感受到了儿子的关心,心情也是豁然开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