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阅卷(1/1)

“一般我们每年走私出海的目的地是日本、南洋、西洋以及一些佛郎机商人” “每年走私时间并不固定,但较多的是在丝绸、瓷器产量大的时间为多” “书是去年的时候一次出海碰到的弗朗机商人要的,他们说他们那边的许多技术远远落后于大明,所以希望高价购买大明的各种书籍” “到目前为止刘家一共进行了73次出海” “巴拉巴拉” “慢点慢点,你说慢点!” 一旁负责记录的刘瑾快要骂娘了。 这家伙什么嘴巴什么效率啊,殿下让你将走私的事儿和那些书的事儿你直接简洁意赅一点行不行,咱手都快要写断了! “闭嘴!写你的!” 正听的认真的朱厚照突然被刘瑾打断,一巴掌就扇到了刘瑾脑门上随即示意盛年继续说。 对大明外面的世界,哪怕只是一个管家对走私的转述,朱厚照也充满了兴趣。 “是。” “这些书是刘府一个懂佛郎机语的书生翻译的,到上个月才将这些书翻译完全。” “巴拉巴拉。” 冤种的刘瑾被朱厚照把脑袋拍下,只能继续奋笔疾书,尽可能的追赶着盛年那开连珠炮般把刘家底裤往外拔的说话效率。 再看看一旁跟影子般杵在朱厚炜身后的钱安。 明明大家都是太监,咱怎么这么可怜啊 一群人就这样,认真的听起了盛年讲评书呸,是将刘家走私道路上的种种细节。 全然忘了,这段时间大明最重要的事件,乡试。 由于是少见的两大尚书联合出题,题目难度远超以往,自然而然是引来许多对今年考题的吐槽。 就像是姑苏的数学高考,平时就已经让常人绝望的程度了,但当那位人物出山时,众人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崩溃,什么才是真正的怀疑人生。 你说是吧,葛大爷。 不过,对于主考官来说,这些吐槽那是什么都算不上,甚至还挺让人神清气爽。 那两大尚书出题要是不难倒一偏你让我俩的脸往哪放? 有大量的人吐槽难度,这才能说明本次出题质量够硬嘛。 此时的贡院内,主考官王恕、王继正带着诸多考官在阅卷。 一般情况下,乡试出成绩的时间是在中秋后,八月的下旬或者八月底。 作为抡才大典,时间是十分紧凑。 王恕、王继二人翻阅着试卷,嘴角不由有些上扬。 倒不是说都批到了许多优秀的卷子。 相反,许多卷子连及格都达不到。 那为什么开心?当然是因为两人互相争吵许久最终都认同的题目确实牛逼咯。 大家做不出来这才显得他们二人水平高,出题有深度有难度嘛。 当然,能做合格的学子肯定也有,但数量、质量绝对比往届低。 不过无所谓,比的是排名,难一些心态够好比一般人答的更完整更接近合格,也是能过的。 继续阅卷。 “嗯?这篇写的可以啊,虽然算不得上成之作,但也绝对比之前批的那些高几个档次了。”王恕眉头一挑,眼露笑意。 对嘛,这才是抡才大典,哪怕是面对难题也能杀出重围,这才是人才。 不然那种普通难度的,连心性都考验不到,差距都拉不开,岂不是埋没人才? 王恕捋捋胡须,抬头瞅了瞅王继。 不知道那老家伙手里批到几张高质量卷子了,应该没老夫多吧? 共同命题,还都是比较轴的老头,某些幼稚的争强好胜是在所难免的。 “嘿,又一张高质量卷子。”不一会,王恕又笑了。 那老东西肯定没老夫这般运气,这么一会就连续批改到了两份高质量卷。 “哈哈哈,又一份!” 王恕眉开眼笑。 “又一份!” 王恕喜笑颜开。 “还有一份?” 王恕感觉到不对劲。 “又来?!” 王恕眯起眼。 抬头看向王继,正巧二人视线来了个事实碰撞。 “石渠公,你那边是不是也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听到王继的问话,王恕眉头一挑。 他那边果然也是如此?! 怎么会! “批完再说。”二人对视一眼,纷纷低下头开始批阅起来。 同时,二人心中也是不由有些慌了神。 照刚开始批改时的质量来看,许多人都是写的勉强的很,能勉强将整篇八股文做完都已经很了不起了。 那破题、承题、起讲更是抽象的不行,大部分都是及格线以下的水平。 结果批着批着出现一堆高质量试卷? 别人写完都困难,你们一大群却洋洋洒洒质量颇高? 一大群人,不是一两个啊! 这里不是文风鼎盛的江南,这里是顺天!是北直隶! 这成绩就算是放南方都很算不错了! 要是放在北直隶炸裂,相当炸裂! 根本就不符合北直隶一贯的水平好不好! 你以为大明当初为何要分南北榜,就是因为分裂数百年的山河背景下,北人根本考不过南人啊。 现在这情况却如此反常 不,不会的。 二人一边批着,一边在心中不断安慰着自己。 一定是自己想多了,肯定是某些优秀人才突然聚在一起了,就像是当初前宋嘉佑二年那次科举一般,九丞相、八文豪、两哲学家一名将。 前宋能,咱大明为何不能? 何况这些水平比起那“千古科举第一榜”还是完全不够看的嘛,冷静冷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少见多怪、少见多怪。 他们不断安慰着自己,不让自己朝着科举舞弊那方面去想。 这次本就是陛下为了重振科举的公信力才破格找了两实权尚书作为主考官,要是这次又被曝出科举舞弊案 两人心中不由一哆嗦。 不敢想。 真的不敢想那后果会有多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