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朝堂筹功赏封候 畅聊其志半块田(1/1)

何彧跟随宦官行至宫门,两列皇宫禁卫分列两旁,何彧上前,被一番检查后,宦官领着何彧就进了宫门,至于檀石槐,自有专人前去搜查、押解。 何彧跟着宦官一路穿廊过殿,行至举行朝会的南宫崇德殿外。宦官示意何彧等在殿外等候传唤,自己则沿着殿门边,轻手轻脚的进了大殿。 少停,一道公鸭嗓子在殿内响起:“宣何彧进殿~” 何彧闻言,整理了下仪容,低头迈步进了大殿。行至殿中站定,何彧依照礼节对着上方行了一礼:“臣何彧参见陛下!” 此时的汉灵帝刘宏,正笑吟吟的看着踏入大殿的少年郎,仔细的端详着,过了一会儿,才开口:“爱卿平身,没想到这次解决鲜卑之患的‘麒麟子’,竟是如此一位舞勺之年的翩翩美少年,真乃是我大汉之幸,各位爱卿,然否?” 殿中大臣没想到刘宏一上来就是一通夸,只好迎合道:“陛下英明。” 何彧也连忙道:“谢陛下夸奖,臣不过是因缘际会,巧借天地之力而成其功,最主要还是因为鲜卑蛮夷毁坏边民家园,边民奋勇才得此大胜。” “哈哈哈,此子倒还挺谦虚。众爱卿,何彧立下如此大功,要作何封赏?” 太尉许有彧首先出列:“陛下,何彧年不及及冠,尚是求学之时,不若封赏爵位以筹其功。” 刘宏闻言,沉默片刻,看向袁逢:“袁司空,你的意见呢?” 袁逢出列道:“我亦赞同太尉所言,何彧年幼,现下更应该潜心向学,将来必为我大汉栋梁,可如此大功如若不赏,难以服众,所以,逢亦以为赏爵筹功为佳。” 刘宏听完默默叹了口气,又看向何彧问道:“何彧,你可有异议?” 何彧闻言回道:“臣无异议,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彧谢过陛下,不过臣在军略方面还算学有所成,愿为大汉再立新功!”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哈哈哈,有点意思,难怪你能写出‘为天地立心’这等句子。”刘宏闻言大笑起来。“既然你在军略上有些造诣,如此,那就封你为关内侯,担任将军府从事中郎。” “臣谢陛下隆恩。”何彧上前谢恩。 刘宏点点头,笑着起身,在张让公鸭嗓子的“退朝”声中往后殿而去。 大殿中众臣则是纷纷围在何休、何彧跟前,“恭喜”之声不绝。何彧等众大臣散去差不多了,才来到何休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孩儿见过父亲,劳父亲为孩儿操心了。” 何休则是满脸笑容:“好,好啊,我儿英武,立得如此功劳,为父与有荣焉啊,哈哈哈。”就这般,父子俩一路笑谈,出宫向着何府而去。 到的府门,早有护卫早一步回来通报,府门大开,仆役一个个笑容满面的站在府门两边。见何休、何彧回府,齐声道:“恭贺公子立得大功,封侯回府!” 何彧闻言也是一脸笑意,虽然东汉末年,这个关内侯不值钱,但是自己也算是借此踏入了仕途。现在的将军府空置,自己这个从事中郎无事可做,也相当于是个闲职。再加上是秩六百石的官,也不用去上早朝。真是正合己意,可以多出去周边转转。 进的府门,何彧先是引着刘备前来拜见父亲,而后又独自去后宅拜见了母亲和姐姐。不知不觉天色就暗了下来。何彧便到后厨,亲自指导府中厨娘,整治了一道东坡肉。结果刘备初次品尝,满脸的古怪神色。何彧一看就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并不觉得后世的美食美味,就像6岁那年,自己在任城第一次做东坡肉,一府的人没一个吃得惯。不过时间久了,府中众人也还是慢慢习惯了自己时不时鼓捣出来的美食。看了一眼父亲和母亲的古怪神色,再看了一眼大快朵颐的姐姐,嗯,至少自己的姐姐习惯了。 一夜好睡,天色大亮,何彧才慢腾腾的起床。先是练了一趟枪法,才到前厅用了早食。然后直奔客房,叫上早食恐怕都消化了一半的刘备,再带上典韦,出府门直奔洛阳城西的金市而去。 出的何府,刘备对何彧吐槽道:“我现在开始相信南阳许氏兄弟对你的前半句评价是真的了,这都日上三竿了你才起床,而且府中众人还都习以为常,这就说明你之前一直是这样。” “哈哈哈,玄德兄,我有个问题想问你。”何彧哈哈一笑道。 “哦?是何问题?连你也不知道?”刘备好奇的看着何彧。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答案,如果玄德兄你生于一个老百姓靠自己双手能够吃饱饭,能够有衣穿,有房住,甚至略有结余;吏治相对开明,贪腐虽有,但不及多;法治法条清晰明朗,冤假错案只是极少数;也就是说社会总体安定,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时代,你想或者说你会干什么?” 刘备一听这问题,顿时在脑海中开始畅想,好半晌才开口:“如果真有这样的时代,那真是好啊,老百姓可就有活路了,如果我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我想我会更努力的去消除那些不好的东西,让百姓真正享受盛世吧。那你呢?” 何彧笑了笑对着刘备说道:“玄德兄,看不出来,你还是个理想主义者。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不会再去奢求什么完美,要知道你要的完美可是需要消灭人性才能达成的。我最想的就是: 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 念完这首诗,何彧在马背上伸了个懒腰,心里却在想着后世的那个和谐世界,也许只有元代诗人张养浩的这首《山坡羊·一头犁牛半块田》才能表达这种向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