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感觉不错(1/2)

国子学比楼观学好太多了。</p>

原先颜白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也就一般般。</p>

房子老旧,占地方还多。</p>

等颜白把国子学里里外外都琢磨清楚之后发现真的就是如此。</p>

真的好太多了。</p>

三百学子的国子学,学子都是勋贵子弟。</p>

设丞一人,主簿一人,专门负责学子的学习成绩和学籍事宜。</p>

这两个官职还是清贵官职。</p>

听裴炎说,只要在这里干满三年,只要不犯要命的错误。</p>

十拿九稳升迁,十拿九稳的去弘文馆,一辈子都是安安稳稳。</p>

而且事也不多。</p>

一年到头就忙那么几日,其余的时间就是呆在自己的案籍室里看书就可以了。</p>

俸禄不用多说。</p>

李二本身就是一个有魄力的君主,对待文人很是优待。</p>

俸禄很高。</p>

在居之不易的长安,他们可以活的很滋润。</p>

时不时的还可以邀请友人去平康坊听曲,顺便小酌几杯。</p>

所以,这两个芝麻大小的官职,一旦要离任,就会有无数文人争抢,接替。</p>

可怜的楼观学没有这样的官职,都是高年级学子来整理的。</p>

在春闱张榜之后交接个给即将升高年级的学弟。</p>

而且国子学只教六学。</p>

也就是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p>

虽然有君子六艺中的一部分,但没了骑射课程。</p>

楼观学有,骑射课的花费还是最大的支出。</p>

马匹的养护,草料,马蹄铁的更换,懂得养马匠人的薪酬等……</p>

如果不要骑射两科目。</p>

颜白有信心把仙游寺囊括到楼观学里面,成为楼观学里的一处景观。</p>

颜白始终有种不祥的预感。</p>

深怕有朝一日草原的铁骑会再次踏破长安城。</p>

百姓为牛羊,在中原腹地策马奔腾。</p>

而且……</p>

颜白也明白,不管王朝如何变幻。</p>

能在国子学里上学的人,不光是他,还是其后世子孙,在很长时间里都能在这片土地上绽放着光彩。</p>

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p>

所以,颜白现在准备把国子学的骑射课补上。</p>

现在唐人尚武。</p>

若是这个国家再安稳个四五十年那可就不一定了。</p>

真要是到了手无缚鸡之力的时候,再想骑射武艺,那时候可就难了。</p>

所以,颜白当祭酒的第一件事就是弄马!</p>

国子学人少。</p>

也就一百匹而已,不要什么宝马,辽东就能满足。</p>

这马可不是给学子准备的,他们可是勋贵子。</p>

最不缺的就是马。</p>

颜白这是给先生准备的。</p>

颜白彼时就给苏定方去了信。</p>

就在上月,辽东的马来了,苏定方弄了两百多匹。</p>

契丹部族的使者也来了。</p>

在朝堂上哭的贼大声。</p>

因为一百匹马,他们契丹部族的牧场在地图上少了拇指指甲盖那么大一块地方。</p>

朝堂上因为这件事又吵了半个时辰。</p>

最后商量的结果就是那本来就是大唐的土地,不存在侵占契丹。</p>

陆拾玖狠狠的出了一把风头,引经据典,以饶乐水这条河为论点。</p>

从汉朝讲到如今的黄水,以及契丹部族的发展历程。</p>

契丹使者有点反应不过来了。</p>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中原人写史会把他们也写进去。</p>

而且他们写的,他们知道的,比自己这个契丹人还更清楚。</p>

陆拾玖说的好,帝心大悦,当场被赐绢五十匹。</p>

如今,二百多匹马全部养在东市里面。</p>

国子学其实有地方,建个马厩又不难,问题是有点臭。</p>

颜白是在晌午过后到的国子学。</p>

这时候,长孙冲他们都已经回到自己的岗位开始忙碌起来。</p>

颜白不想去兵部。</p>

不是兵部不舒服,也不是有兵部尚书李绩。</p>

而是李绩养的那只鸟太烦人,张嘴大唐雅音,闭嘴大唐雅音。</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