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只要哥哥们名声够响亮我就不用干活(1/1)

好书推荐:

小太子只在二皇子和三皇子回京之时,出了东宫迎接,之后就一直窝在东宫,闭门不出。 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不仅如此,之前坊间有很多关于太子贪墨赈灾银两的传言,现如今,赈灾归来,北方四州郡已经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 京中这边的百姓更早的恢复了正常生活中,当然,那些关于太子贪墨赈灾银子的事情,早就烟消云散了。 不过,在二皇子和三皇子回京的时候,在文武百官都对两人称赞有加的时候,小太子在民间加了一把火。 二皇子和三皇子吃了这么多的苦,受了这么大的罪,这好名声得宣扬出去啊! 什么体察民情,爱民如子,那可是治国安邦的贤能。 本来京中的赈灾也是两人出面比较多,这样的流言根本都不用花什么大力气,只要稍微在茶楼酒肆煽风点火,就有感恩的百姓一传十,十传百。 三皇子自从决定放弃争夺那个危险十足的太子之位之后,那八百个心眼子就全都用来防范太子了。 他一察觉市井之中对他的各种称赞,立刻让人浑水摸鱼,弱化自己的存在,反手就是把功劳全都推到二皇子的身上。 没办法,事情到了这一步,只能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二哥啊二哥,这出名的苦,还是你一个人受着吧! 奈何两人是分别负责不同的州郡,这样一味地推功劳效果不太好,三皇子直接让人到茶馆说起书来。 至于说的内容嘛,自然是二皇子在赈灾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当然也有其中的风餐露宿,着重突出二皇子的英明神武,心系百姓。 又是如何机智聪慧的和当地的大粮商周旋,如何的为当地百姓做主。 反正就是一句话,二皇子那是当之无愧的贤能之辈! 一时间,二皇子在民间的声望大涨,朝中更是有很多大臣对他极其满意。 这样一个上马安邦,下马治国,文武双全的皇子,那才是他们想要的储君模样! 原本赈灾一结束,二皇子就得了一个廉王,终于被封了王,二皇子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现如今这名声也在民间起来了,二皇子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不管是朝中政事,还是关于化学的授课,他都是干劲十足。 小太子一看,又开始在学子之中推波助澜,这好名声吗,多多益善啊! 这一年,二皇子那叫一个 声名鹊起,一时间风光无量。 当然,二皇子名气这么大,这朝中一旦有什么棘手的事情,朝臣们,想为太学那些擅长各种杂学的学子,争一个统一考九品小吏的机会。 要知道,这可是动摇大梁自古以来的科考制度。 大梁任命官员,那是要参与科举的,想要做官,再怎么也要是个举子才行。 就算是微末的小吏,那也是要通过吏部任命的。 这样的小吏,有很多一部分都是使银子能买来的。 而二皇子搞了这么一出,直接考试录取,那动的可不止一个人的蛋糕。 这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即便是二皇子身后也有了一些支持者,这件事情他办的也是相当的艰难。 看着日渐消瘦的二皇子,三皇子忍不住劝道,“二哥,你要做的这件事情,开天辟地,前无古人,势必艰难,你又何苦执着于此?” 二皇子却笑着摇头,“就是因为前无古人,我才要做!我入朝多年,太了解朝中各个官员,还有三省六部的风气。” “都说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朝中大臣出自寒门的太少了。” “大臣们出自世家,很多事情,很多时候,他们自然要维护世家的利益,但是,既为官员,就应当为百姓,为天下,为民生为先!” “以前我只是有些模糊的想法,但是这次赈灾之后,我彻底了解到,一位有能力的好官对百姓而言,有多重要!” 三皇子叹气,“弟弟也不是劝你不要做,只是,你要量力而行!你看看这段时间你瘦的?” 二皇子双眼亮晶晶的,精神头十足,“三弟你不用担心,为兄想改变这一状况许久,苦于没有良策。” “日前有幸得太子殿下指点,让为兄豁然开朗,既得良策,为兄自然会推行下去!不枉费太子殿下思虑多日,帮我想的法子!” 说到此处,二皇子的语中全都是钦佩之情。 三皇子嘴角一抽,他就知道! 二哥怎么会突然之间就变得如此勤政了? 这里面果然有太子殿下的手笔! 他满眼同情的看着这个傻哥哥,太子这不明摆着让你干活吗? 三皇子暗示道,“你难道就没发现这里面有何不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