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骨头汤的多种吃法(1/1)

李明夏心里一直觉得很是亏欠李明鱼,就像是李三郎说的,自己家的作坊从开始到现在,出力最大的可能就是李明鱼,从一开始的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李明夏说了以后李明鱼才知道怎么做,到现在李明夏一整天不去作坊也可以保证一点岔子都不出,这中间李明鱼不知道自己偷偷努力了多久。 尤其是前几天张氏出了事情,李明夏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这边,全部都是李明鱼在跟着操心,而且一点问题都没有出,收入也和从前李明夏在家里的时候是一样的。 不说别的,就说这一点李明夏心里就对李明鱼有了十二分的感激。 但是因为李明鱼一直都在李家老宅生活,不说郑老太太什么德行吧,就说金氏,一点银钱李明鱼都要藏的提心吊胆的,更别提别的了,所以大冬天的,李明鱼还是穿的薄薄的,看的李明夏心里有一些难受,但是又毫无办法。 如果李明夏给李明鱼买了新棉衣,她几乎可以确定,金氏一定会把棉衣拆了,把里面的棉花拿出来然后给自己的几个儿子用,布料估计也会想办法做成别的,反正李明鱼是一点都别指望着能得到什么。 已经想到了这一点,李明夏就不会主动给李家老宅的人送东西了,所以就算是心里再怎么不忍心,也只能看着李明鱼冻着。 平时为了不让李家老宅的人生疑心, 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不敢留着李明鱼吃,总的来说,李明夏是真的觉得自己亏了李明鱼不少,加上李二郎曾经的雪中送炭,李明夏心里也一直都记着。 这一次他们终于分出来了,眼下又是这么艰难的时候,李明夏肯定要想办法把能为他们做到的都给他们做到。 至于会不会把李明鱼或者李二郎的心养大,时时刻刻都来他们家里占便宜,其实李明夏一点都不担心,她不会看错人,这一点自信她还是有的。 腊肉是冬天保存的最容易的东西,李明夏准备了二十斤,反正空间里的腊肉足够多,别说是二十斤了就算是一百斤李明夏也不心疼。 只是一次送太多的话不好看,就只能这样了。 腊鱼做了不少,这个更是过了明面的,所以李明夏拿了五条,都是挑的最大的,两口人吃的话吃两顿都吃不完的。 然后又准备了一些棒骨,这个李明夏是想着给他们熬汤,虽然说李二郎不会做饭,但是李明鱼在李家老宅什么活儿都是做的,这个棒骨李明夏只要教一教她保管美味,这样的天气,热乎乎的喝上一碗骨头汤,想想都觉得美。 而且不只是骨头汤,这个也可以下一些面疙瘩进去,一份白面加上九份的黑面,做出来的骨头疙瘩汤也好吃,口感也不错。 想到了这里,李明夏又拿出了五斤的白面放在了地上,帮人帮到底嘛。 新鲜的猪肉给了五斤,选的都是五花肉,这样的天气也不怕放不住了。 青菜有一些打眼,太过贵重,村子里没有人能舍得吃,所以李明夏也不准备送了。 大白菜和土豆,这是村子里的人冬天的储存菜,所以李明夏放心大胆的给,一样给了一个大麻袋,这些东西有的是,等到吃没了也可以再来拿。 这些就差不多了吧?李明夏看着满地的东西,心里默默的想着还有什么遗漏的。 思来想去,这些应该差不多了。 但是这些东西是生活必需品,他们搬家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李明夏决定送几样东西给李明鱼和李二郎。 两个尺头,不是绫罗绸缎,是上好的棉布,可以用来做棉衣,李明夏又准备了二十斤的棉花,还有两盒糕点,想了想,她送了李明鱼一对金丁香。 金丁香小小的,并不显眼,但是是实打实的金子,如果李明鱼和李二郎有急需要用钱的地方,这对金丁香就可以卖了顶用。 如果没有这样的时候,等到日子好过了一些,李明鱼也可以拿出来自己戴,这样的金丁香小巧可爱,没有女孩子会不喜欢的。 这一次都差不多了,李明夏又检查了一遍以后叫了李三郎和李正品李正德就来搬东西。 别人还没有说话,李三郎一看见满屋子的东西惊呼了一声。 “这么多?明夏,咱们……” 李三郎本来想着能送一二百斤粮食就已经很可以了,如果可以的话再把大白菜和土豆送一些,他没想到李明夏居然准备了这么多! 李三郎并不心疼东西,只是有一些不好意思。 张氏看着屋子里的东西有一些感慨,“这要是以前的话咱们自己都吃不上饭更别提能送出来这么好的东西了,多亏明夏了。” 李正德他们几个听了张氏的话一点都没有不高兴,反而都赞同的点点头。 家里现在过得这么好,大家都吃得好穿的暖,李正德还能读书,可不就是全靠的李明夏,这件事是大家的共识,张氏说的没有错。 “明鱼那丫头可怜,以后家里家外的……唉……咱们家现在也拿的出来这些,送就送了吧,以后他们分出来了,咱们也能常来常往的,孩子他爹,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张氏看出来了李三郎心里的不安,主动说道。 送多少东西她不会做主,但是李明夏既然把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就说明她是真的想要送,并不是做一做样子,所以张氏现在说的话很有底气。 李三郎听了张氏这么说,又看李明夏脸上都是笑,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走吧,咱们都过去看看,估计二哥和明鱼都已经过去了,咱们现在过去刚好来得及。”李三郎大手一挥,一家子全体出动。 路上的时候李明秋和李明冬叽叽喳喳的和李明夏说话。 “大姐,那以后明鱼姐是不是就不在爷爷奶奶那边住了。” 李明夏看着两个小丫头小脸胖呼呼的,心里格外的有成就感。 “对啊,以后你们明鱼姐就在外面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