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作协可是好地方啊(1/1)

好书推荐:

“作协?听说过,但并不了解。 您这是?” 徐谨言一愣,作协? 前世倒是经常听到过,不就是作家协会什么的吗? 听说经常会组织开会学习,然后吃吃喝喝什么的。 然后就是混的好的话,还能进人大,做个代表什么的。 印象里,某个写历史小说的作家子与,就在家乡甘省混了个省网络作协的副主席。 还进了人大,平日里交友广泛。 孩子上学,家人就医什么的,简直不要太方便。 难不成,这好处自己也能享受到? “是这样的,年初1月的时候呢,部里提议恢复作协和文联。 如今已经批复同意了,这不,正在组建嘛。 您现在也是知名度很高的作家了,作协如今又是刚开始组建,正是缺人的时候。 这不,社里正好有推荐的名额,我想把您给报上去。” 赵编辑笑眯眯的解释了今天此次过来的意思。 “我也可以吗?” 徐谨言对这个提议,那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在他自己看来,不过是写了几篇小说而已。 怎么就到了可以进作协的程度了? “怎么不行呢? 别的不说,就拿燕京文学举例吧。 我了解的情况是,去年燕京文学,月均能卖将近千万册。 而今年自您的当幸福来敲门刊登以后。 今年燕京文学每个月,几乎都能卖到将近两千万册。 而咱们中国文学,去年刚复刊的时候,一个月也仅仅百万册。 也是到了今年年初,才恢复到千万册的水平。 可自打您的潜伏刊登以来,每月都能多卖几百万册。 四月的数量虽然没出来,但据社里的统计,怕不是能卖到三千万册。 这可都是您一人之力所带来的提升。 您不去作协,谁还有这个实力和资格呢?” 赵编辑掰着手指头,把燕京文学和中国文学的销量拿出来举例。 直接惊呆了徐谨言和坐在一旁的张老师。 “这么多的吗? 我原本以为燕京文学一个月才卖几百万册来着。 这么算的话,有六百万?!” 徐谨言眼睛都瞪大了,之前梁右和刘振云还讨论过,燕京文学能卖多少。 一开始还说有几十万册,后来觉得怎么也应该有个百万册才对。 没想到,赵编辑直接说人家现在居然能卖两千万的数据。 即便一份是三角钱,那两千万册,一个月怕不得有六百万元? 这可是70年代啊,一个月六百万元是什么概念? 可他的稿费,才几百上千块。 瞬间让他有些不平衡了。 “您以为呢? 别的不提,但是是机关单位和企业,谁家不定上几十上百本啊? 即便是再小的单位,也是要定个几本的。 要是大单位,那都是几百上千的定。 至于钱,那也不可能赚那么多。 先不提单位一个月固定的开销是多少。 这印刷、运输、分发什么的,哪个环节不需要人啊? 这些钱,其实根本赚不了那么多。 看似上千万的卖,但一个月,能落下十几、几十万的盈余,就已经极为不错了。 而且,这钱也不是各家单位就能留下的,都的已上交国库呢。” 赵编辑看着吃惊的徐谨言,耐心的讲解了一番。 “这样啊,是我想多了。 那作协这块,需要做什么吗? 您知道的,我还是个学生来着。” 听完赵编辑的话,徐谨言这才反应过来。 自己是被那数量吓人的数据给蒙蔽了,忘记成本这块了。 各个环节都是需要庞大的成本的,而且,还得交税。 这也是人家该赚的。 而且,这钱也是上交国库的,又不是到了私人口袋里。 自己有什么可眼红的? 不过提到了作协,徐谨言又有些好奇。 “目前来说,我知道的也不多。 一个呢,是会组织作家们进行交流。 另一个呢,是部里对大家的看重,会对大家进行组织培养。 还有呢,就是一些福利的东西了。 具体的,还得您加入进去后,才知道。 我也不过是个编辑罢了,这作协,也是刚恢复。 更多的,也不太清楚。” 赵编辑也算实在,有什么说什么。 “部里?您刚才提到两次部里。 是文化部吗?” 徐谨言这才想起,刚才赵编辑提到了两次部里。 当即就想到了李婉瑜的父亲,都离婚了,难道还对自己有什么想法? “这您就有所不知了。 咱们啊,不属于文化上管辖。 咱们,是归宣传口的。 就像咱们中国文学,是宣传直属的单位。 不过听说,以后要归到作协管理。 您要是进了作协,再加上您以后燕大毕业。 说不定以后啊,您大概率是我们的领导呢。” 赵编辑的一番话,再度让徐谨言吃了一惊。 不都是文刊杂志吗?怎么还分这么多? “可燕京文学不是归文化吗?” 徐谨言有些不理解。 当初李婉瑜就是他父亲安排过去的啊。 “您也说了,燕京文学燕京文学,人家打头的是燕京。 咱们是中国文学,打头的是国字头。 文化是政府那边的部门。宣传,可是dang的部门。 不一样的。” 赵编辑这番话,才让徐谨言彻底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这样啊,那我肯定参加。 您帮我报个名吧。” 徐谨言一听,原来不是文化上的,心就放回了肚子里。 不过话刚说完的下一秒,就想起了昨天。 王爸爸说等自己毕业了之后,让自己去哪个部门来着? 可不就是宣传吗?! 昨天不是就那么一说吗? 怎么今天,人就找上门来了。。。 不过作协嘛。。。还是个好去处的。 自己也没什么可排斥的,反而加入进来,好处多多 。 “行,那我今天过来的任务就完成了。 今天啊,主要是过来问问您的意思。 既然您答应了,那我回去可就把您的名字给报上去了。 回头啊,作协那边会联系您。 需要您填写一下资料什么的,你按实填写就行了。 或者有空的话,直接去作协单位也可以,那样效率更高一些,不用邮寄。” 赵编辑看到徐谨言点头答应,脸上笑的更开心了。 连忙嘱咐交代了一番。 “对了,刚才不说到文联也刚恢复吗? 他们那边,估计也缺人。 您的身份,如果想去的话,估计应该不难。 要是您有这个意思的话,我也可以帮您问问看。” 就在徐谨言想到王爸爸的时候,赵编辑再度开口了。 不过这次,说的却是文联。 “文联? 这是什么单位?” 徐谨言有些懵了,听起来,似乎是跟文学有关的。 可这不是跟作协冲突了吗? 前世他基压根就没有听说过这个单位。 而且,赵编辑话里的意思,还挺想让自己去的。 难不成,也是王爸爸的意思? 想到这里,徐谨言不由的开口问了一句。 ps:实际上,人民文学就是78年1月,作协及文联恢复后,才再度复刊的。 不过为了小说情节服务提前了,望周知。 原本以为人民文学几个字会和谐,现在发现是我想多了。 那以后还用人民文学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