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五灵根确实无法修行(1/1)

刘家所在的山谷,从外面看上去面积不大,实则里面占地颇广。 从山谷外面进去,穿透层层雾障后,映入眼帘的先是一片坊市。坊市之后是大片的农田,少说也有数千亩。农田之后,依山建有无数楼阁,正是刘家族人的居住之地。 此刻,在坊市之后的一片农田里,陈阳送走引路的小厮,抬眼打量四周环境。 天上太阳已是西斜,而他眼下所站之地,乃是一条田间小道。小道两边的农田被划分成四四方方的块状,据方才的小厮讲,这么一块田,便是一亩地。而他陈大少名下之地,正位于他左侧不远处。 此外,在这条小路上每隔约莫五六丈远,便立有一间丈余方圆的土屋,这些土屋的制式完全相同。陈阳方才已经问过那小厮,知道这些土屋,便是他今后的休憩场所了。 “呵呵,真是打得好精明的算盘啊。连散修耕田的通勤时间也给省下来了。” 嘴角噙着一丝冷笑,陈阳默默向自己的土屋走去。 他推开屋门,发现里面布置的极为简洁,也就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在凡俗界,散修们哪个不是跺跺脚震动四方的大人物,可一旦委身修仙家族,干起了种田的营生不说,所居环境竟也是如此简陋。 “算了,打工人打工魂,打工的都特么不是人……” 嘴里哼着似是而非的曲调,陈阳决定今天什么也不做,先在这里好好休息一夜再说。 他上床盘膝,摆出了修行《青木诀》的姿势,立时就感到有浓郁的灵气潮水般向他涌来。 《青木诀》第一层功法在庞然灵气的催动下很快就运转完毕,陈阳心头一动,立刻毫不犹豫地运行起《青木诀》第二层…… 半个时辰之后,陈阳缓缓收功,从打坐状态中清醒过来。 他此刻已完全体悟到了灵地修行的妙处,哪怕他的《青木诀》第二层其实并未取得多大进展。 “按照这里的灵气浓度估计,支撑修士修行到练气后期应该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但对于我就有些……” 伸手扶着额头,陈阳此时的脸色颇有些无奈。 他方才已是尝试过了,《青木诀》第一层功法他可以顺利运行,可就在他尝试突破至《青木诀》第二层时,却始终有些不得要领,每每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 功法突破不了的原因,陈阳也找到了,主要是出在了他自己的身体上! “哥之所以能运行《青木诀》第一层,主要还是源于先前审尸封悟先后获得的奖励,可那封悟先厮混凡俗数十年,却始终没有突破《青木诀》第二层,故而才导致了哥今日的窘境。” “所以没有灵根之人,是真的无法修仙啊……” 陈阳此时已经可以确定,他这具“五灵根”身体,依靠正常途径是真的无法修行的! “所以要想在修仙界走下去,就只能依靠审尸了……” 脑中念头飞转,陈阳迅速地为未来做起了规划。 “只有通过审尸修仙者,得到他们的修行功法,再依靠掌握到的功法积攒法力,哥的实力和境界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话说这个过程陈阳其实并不陌生,因为穿越大梁一年多,他的武道境界之所以能突飞猛进,靠得正是这种方法。 没想到如今踏入了修仙界,他还是得依葫芦画瓢的照常施为。 “如此修仙快则快矣,可就是体会不到其他修士的那种破境快感了……” 圆月高悬,月光穿过木窗进入小屋,为床上那道矫情感慨着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银辉。 整片天地,渐渐陷入了寂静。 …… 第二日,陈阳是被从外面传来的淅沥雨声给惊醒的。 他一个骨碌从床上坐起,脑中快速闪过的,却是昨夜天上那轮无比饱满的圆月。 “按理说今日不该有雨啊?” 嘴里嘟囔着心头疑问,他跳下床,推开木门。 门外,朝阳还未完全升起,可已有道道晨曦洒遍田野。 但就在距他不远处的一块农田里,此时正有一片乌云在翻腾凝聚,洒下阵阵雨幕。 那片乌云很是奇怪,离地不高,约莫只有二三丈距离。并且其覆盖的面积也十分有限,大概只有方圆三四丈。 另外,这片乌云还在一边落雨一边移动,看其笼罩之处,始终不超过三亩农田之界。 “这便是昨日那刘易提过的‘降雨术’了?” 此时陈阳已经看清,在那片乌云的下方,正有一人手掐法诀随着乌云一道移动。 记得昨日刘易交予他玉简时曾提点过,灵田里的灵苗娇贵,非无根之水不可浇灌。所以那道降雨术的真正作用,便是用在此处了。 因左右无事,陈阳索性站在田头看那修士施法灌苗。却没想到这一看,便足足看了大半个时辰。 等到旭日升起老高,那人的灌溉工作才终算告一段落。他小心翼翼地从田里走出,看到陈阳的目光还在他身上停顿,便干脆扭身朝陈阳走来。 此时陈阳已然看清,走来的修士身躯干瘦、略带佝偻,其发丝花白,一张黝黑的脸上皱纹密布——若不是刚刚看过此人施法,陈阳肯定会将其认作一个田间老农! “老农”走近陈阳,陈大审尸官赶紧面露笑意,抱拳施礼。 “在下王典,见过道友。” “新来的?” “老农”对陈阳的见礼不置可否,却是直接探询其了陈阳的来历。 “正是,在下昨日刚与刘家签下契约,在这里耕种灵田。只是以往从未干过这个营生,所以想来今后,怕是要常常叨扰道友了……” “哈哈哈哈哈……”老者突然一声长笑,打断了陈阳套近乎的述说。 “你这个小子啊,年纪轻轻的来此种什么灵田?你好好看看周围,看在这田里忙碌的,可有像你这般的年轻人?” 陈阳应声环视四周,果然看到不论远近,在灵田里干活儿的大多都是如“老农”这般的年长者,再不济也是些动作迟缓的中年人。 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