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箭矢回收(1/1)
而三千万支箭矢,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上,秦国的箭矢储备从来没有超过两千万支。 这还是秦国之前长期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原因,不然的话,秦国的箭矢储备数量只会更少。 很多人或许会说,可以在打完仗以后,把战场上面的箭矢回收回来呀! 这种方法确实可以,而且,秦国军队也确实在做,但是,实际上,回收箭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你要回收箭矢,就得保证,你打赢了,你连仗都没打赢,如何控制战场,回收箭矢? 其次,战场上面,不是所有箭矢都有回收价值的。 很多箭矢在射出去命中敌人的时候,会出现箭簇损坏,箭杆断裂这些情况。 像这些情况,回收回来的价值不大。 而且,战场上情况复杂,很多军队在开战前往往会在箭矢上涂毒 比如说,将箭簇浸泡在粪便里面,以加强箭矢的杀伤力。 所以,回收箭矢的行动,往往是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进行的。 再有,战场上回收回来的箭矢,就算是没有损坏的箭矢,也不是可以直接使用的。 回收回来的别国箭矢,往往无法被本国使用。 这是因为,不同国家的箭矢存在着一些差异。 比如说,秦国步弓使用的双钩轻羽箭,箭支长度为九十厘米,而魏国步弓的双钩轻羽箭的长度比秦国的要短一些,大约是在八十五厘米左右。 楚国的则是比秦国的要长一些,大大概是九十三厘米这个范围。 而且,除了长度,诸国之间的箭支,粗细也有差异。 魏国的箭杆比秦国箭支的箭杆要粗,楚国的则细一些。 而且,各国的简支材料也有很大的差别。 秦国的箭杆以柳木为主,楚国则是竹子,魏国则是桦木。 而秦国箭羽以鹅毛为主,楚国则是鸭毛。 虽然说,各个国家的箭支长度,粗细差距不是特别大,但是,对于箭支这种精密武器来说,任何一点差距,放在同一副弓当中,造成的结果都是巨大的。 因为,长度,粗细,材料的变化,所带来的是,重心,飞行轨迹的全面改变。 就好像,同样口径的子弹,一把枪不可能全部发射,因为子弹口径一样,可子弹长度,弹缘底部正经都不一样。 同样是发射792毫米子弹的步枪,一种可以正常发射,另外一种可能连枪膛都塞不进去。 而箭矢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哪怕你可以把敌方的箭矢也一起回收回来,也无法随意使用,更大的可能是,把敌方的箭矢经过一番处理以后,再进行使用。 这期间消耗的时间和成本,可能一点不比自己重新制造一支箭支省。 因此,回收箭矢确实可以减少箭矢的消耗,但是,无法彻底弥补箭矢的消耗。 对于箭矢的制造,李言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除了增加制造的人员以外,李言根本没其他办法。 …… 魏国安邑。 “老板,不好了,外面出事了。” “叫什么叫啊,能出什么事,是秦国军队打过来了,还是随国军队打过来了?” “老板,都不是,是……是……” 看着结结巴巴的伙计,周循喝了一口茶。 “别急,既然秦国军队和随国军队都没打过来,那么问题就不大。” “不是老板,是澄心堂在低价卖纸啊!” “澄心堂低价卖纸,那我们也低价卖就是了,有什么好着急的,在魏国,那家的纸张有我们便宜。” 周循是魏国最大的纸张商人,控制着魏国半数以上的纸张买卖。 对于纸张这块,魏国的做法和秦国不一样。 秦国是规定了纸张的售卖价格,没有国家的允许,纸张的价格是不能随便更改的。 而魏国对于纸张的价格并没有硬性规定,纸张卖多少钱,都是商人们自己决定的。 国家并没有硬性规定。 反正,只要卖纸的商人按时按量缴纳赋税,魏国官方也不会多管什么。 而澄心堂是魏国另外一家卖纸的存在,不过和周循比起来,澄心堂仅仅只是安邑城内的一座小商号,业务范围不过是安邑城内而已,哪里像周循,已经把纸张的生意做到了整个魏国。 所以,在听到澄心堂低价卖纸的时候,周循一点都没有慌张。 低价卖纸这种事情,他周循又不是没有遇到过。 以前,很多人为了在纸张生意上和周循对抗,经常会通过低价卖纸,来抢占市场。 对于这些低价卖纸的行为,周循同样会低价售卖纸张。 反正他周循作为魏国最大的纸张商人,其拥有纸张数量不是魏国其他商人可以比拟的。 和周循打价格战,周循有足够的底气打赢。 “老板,澄心堂疯了,他们把纸张的价格定到了二十文一张啊!” “你说什么?” 本来还无所谓的周循,听到这里 立马蹦了起来。 实在是伙计说的消息过于惊人了。 一张纸二十文钱,在周循看来,这已经不是低价卖纸了,而是在亏本卖纸啊。 魏国纸张的价格是五十五文钱一张,之所以和秦国有差距,是因为魏国的铜钱和秦国的有差距,实际的售卖价格和秦国是一样的。 “这澄心堂是不是只拿出了少量纸低价售卖啊?” 在周循看来,一张纸的成本大约是二十七文钱,这澄心堂卖二十文钱,一张纸就得亏掉七文钱。 想来这澄心堂的低价卖纸应该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八成就拿出少量纸这么干。 为的不过是吸引一波客人而已。 毕竟,澄心堂一天能造多少纸,他周循一清二楚。 “老板不是的,澄心堂打出的口号是,所有纸张都卖二十文钱一张,而且,不限量啊!” “怎么可能?” 周循根本不相信澄心堂敢这么干。 整个安邑一天的纸张用量可不少,起码有一千多张。 备马,我要亲自去看看。 等周循来到澄心堂店铺所在的街道时,便看到了黑压压的一片人头。 “给我来二十张。” “我要五十张。” “一百张,我要一百张!” …… 大量人员聚集在澄心堂门口,拿着钱或者布帛来大肆购买纸张。 周循看着眼前的景象,也是有一些目瞪口呆。 那么多人买纸,周循也是第一次见。 而且,还有人在不断的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