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至关重要的劫粮(1/2)
“公达,那此次劫粮,应该派谁去?”</p>
“徐晃便可。”</p>
“好,下令,让徐晃和史涣领兵前去劫粮。”</p>
这些劫粮是非常重要的,而曹操的人事安排也非常有意思。</p>
徐晃是原黄巾军降将,有意思的是另外一人,史涣。</p>
史涣是在曹操开始发迹的时候,以门客的身份跟从曹操,后行中军校尉,此后史涣就一直随着曹操东征西讨,多立战功。</p>
史涣的地位约与韩浩相当,二人均为曹操的亲信随从,以忠勇闻名。</p>
另外,史涣是豫州沛国人,是曹操的老乡。</p>
换句话说,史涣和曹操的关系比较特殊。</p>
而让史涣和徐晃一起出击,完全可以看做是,史涣就是曹操安排的监军。</p>
这是曹操的一贯做法,让部下出击时,往往会安排一名心腹一起出击。</p>
这其实也是曹操控制军队的一种方法,在曹操这里,是曹操指挥军队。</p>
……</p>
“报,将军,袁绍的运粮队就在十里开外。”</p>
“所有人披甲备战!”</p>
李言默默的将盔甲穿上。</p>
此次劫粮,李言主动要求前来。</p>
李言很清楚,这次劫粮对于曹操十分重要。</p>
在官渡之战当中,最着名的一次劫粮自然是火烧乌巢,但是,比火烧乌巢还要早一个月的这次劫粮行动,其重要性是不亚于火烧乌巢的。</p>
这次劫粮尽管没有让袁绍方面直接断粮,但是,却严重消耗了袁绍大军的粮食储备。</p>
此次劫粮,曹操一方烧掉了袁绍数千车的粮食,可以说,让袁绍大军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粮食尽数被烧。</p>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粮食补给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p>
一部分是后方运输到军队当中的粮食补给。</p>
后方每隔一段时间,会向前方运输一批粮食,一般来说,是有时间间隔的。</p>
比如说,五天运输一次,每次运输的粮食,可以支撑大军使用五六天时间。</p>
另外一部分,则是大军随身携带储备的粮食补给。</p>
一般来说,一支军队会储备有一定的粮食,以便在发生断粮事件以后,依然可以保证军队一定时间的粮食供应。</p>
比如说,袁绍大军可能储备了可以供所有人吃半个月的粮食。</p>
而如果没有此次劫粮行动,那么,袁绍方是不会组织大量粮食运输到乌巢的。</p>
因为,运粮食到乌巢的目的是因为,袁绍军粮食供应不足了。</p>
而造成袁绍大军粮食供应不足的原因,便是此次劫粮。</p>
此次劫粮尽管没有让袁绍大军立刻陷入无粮可用的局面。</p>
但是,却破坏了袁绍大军原先的粮食补给体系。</p>
本来,这次运输的粮食,是维持袁绍大军之后一段时间使用的。</p>
可由于粮草被徐晃,史涣烧毁,导致袁绍大军本来应该补给的粮食无法到达。</p>
为了保证大军的粮草供应,袁绍方只能动用大军的储备粮食。</p>
说简单一点就是,徐晃的此次劫粮行动,相当于摧毁了袁绍的西墙,而为了补上西墙,袁绍只能把相当于东墙的储备粮食拿了出来。</p>
尽管补上了西墙,但是,东墙也确确实实是缺了。</p>
按照袁绍的行动方案,乌巢的粮食其实是一部分满足于大军消耗,一部分用来补充东墙,好让自己不会出现粮食供应的问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