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鲁成公(二)(1/1)
鲁成公三年,即公元前五八八年,春季,鲁成公与晋景公、宋共公、卫定公、曹宣公一起攻打郑国,这是因为邲之役的时候郑国亲近楚国。 结果诸侯联军在鄤地遇伏,在丘舆被击败。 夏季,鲁成公到晋国去朝见晋景公,这是为了感谢晋国将汶阳的田地归还给了鲁国。 秋季,叔孙侨如率兵包围了棘地,这是因为鲁国拿回了汶阳田地,棘地人不顺服,所以鲁国军队包围了棘地。 十一月,晋国的荀庚(中行宣子,荀林父之子)到鲁国来聘问,重温过去的盟约。 同时,卫定公派遣孙良夫(孙桓子)到鲁国来聘问,重温过去的盟约。 鲁成公便询问臧宣叔,中行伯在晋国拍在第三位(郤克、荀首之后),孙桓子在卫国是上卿,该把谁排在前面呢? 臧宣叔表示,次国的上卿,相当于大国的中卿,中卿相当于它的下卿,下卿相当于它的上大夫。小国的上卿,相当于大国的下卿,中卿相当于它的上大夫,下卿相当于它的下大夫。位次的上次就是如此,这是古代传下来的制度。卫国相对于晋国来说,应该不能算是次国。晋国又是盟主,应该让晋国在前面。 所以,先与晋国结盟,次日再与卫国结盟。 鲁成公四年,即公元前五八七年,春季,宋国的华元到鲁国来聘问,这是因为宋共公刚继位,派遣使者来鲁国重温过去的友好。 三月,杞桓公到鲁国来朝见,这是为了送叔姬回鲁国。 四月,臧宣叔去世,他的儿子臧孙纥继承了他的位置,世袭司寇。 夏季,鲁成公到晋国去朝见晋景公,晋景公会见鲁成公时,理解不够恭敬。 季文子便表示,晋景公一定不能免于祸难。 《诗经》说,‘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意思就是要谨慎又谨慎,上天是在观察的,天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原文出自《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敬之》。 晋景公的命运取决于诸侯,难道可以不恭敬吗? 秋季,鲁成公从晋国返回鲁国,想要与楚国修好,背叛晋国。 季文子又劝谏鲁成公,表示,不能这样做,晋国虽然无道,但是土地广大,群臣和睦,又邻近我国,诸侯听从他的命令,不可有背叛的心思。史佚的《志》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国虽然强大,但跟我们不是同族,难道会爱护我国吗? 鲁成公听从了季文子的意见,便没有背晋向楚。 这一年,郑国国君郑襄公去世,他的儿子郑悼公继位。 鲁成公五年,即公元前五八六年,春季,孟献子到宋国聘问,这是对华元聘鲁的回礼。 夏季,晋国荀首到齐国去迎接齐女,叔孙侨如在阳谷向他赠送食物。 秋季,鲁国发生大水。 十一月,鲁成公与晋景公、齐顷公、宋共公、卫定公、郑悼公、曹宣公、邾定公、杞桓公在虫牢结盟,这是郑国背弃楚国,臣服了晋国。 诸侯商议再次会见,可宋共公因为子灵(宋共公之弟)之事推辞了,不参加会见。 这一年,周定王去世,其子姬夷继位,是为周简王。 鲁成公六年,即公元前五八五年,二月,季文子因为鞍地之战的功劳建立武宫,这是不符合礼法的。听了别人的话而来解救鲁国的危难,不能标榜功劳,建立功劳应该是由自己的,而不是由别人的。 夺取了鄟地(鲁国的附属国),《左传》记载这次军事行动很轻松。 三月,在晋国的主导下,诸侯攻打宋国。 四月,晋国迁都,由绛城(今山西曲沃南)迁到新田(今山西侯马)。 六月,邾定公到鲁国来朝见鲁成公。 公孙婴齐出使晋国,得到晋国的命令,要鲁国攻打宋国。 秋季,孟献子与叔孙宣伯(叔孙侨如)一起率军攻打宋国。 楚国攻打郑国,这是因为郑国亲近晋国。 冬季,季文子出使晋国,恭贺晋国迁都。 晋国的栾书率军救援郑国。 这一年,郑国国君郑悼公去世,他的弟弟郑成公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