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鲁昭公(七)(1/1)

鲁昭公十三年,即公元前五二九年,春季,叔弓率军包围费地,没有攻克,败退。 季平子十分生气,命令接见住在城外的费地人,准备把他们抓起来。 鲁国大夫冶区夫对季平子表示,不应该这样做。如果接见费地人,受冻的就给他们衣服,受饿的就给他们饭吃,作为他们的主君,供应他们缺乏的东西,费地人来了就像是回家一样,南氏也就要灭亡了。百姓也会背叛他,谁又会跟他住在城内呢? 如果用威严使他们害怕,用愤怒使他们畏惧,百姓就会讨厌而背叛您,这是为别人招聚百姓。 如果诸侯都这样做了,费地就没有地方去,他们不亲近南氏,还会到哪里去呢? 季平子听从了冶区夫的意见,费地人于是背叛南氏,南蒯逃亡到了齐国。 季氏之势如烈火烹油,尚不可当,季平子虽非善,亦能也,可窥其颓,然未见其衰也。 秋季,鲁昭公与晋昭公、宋元公、卫灵公、郑定公、曹武公、莒着丘公(莒去疾)、邾庄公、滕悼公、薛献公、杞平公、小邾国国君在平丘(卫邑,今河南封丘东南)会见。 当初,晋国的虒祁之宫建成,诸侯参加落成之礼,回去之后都对晋国有了二心。 因为季平子攻打莒国,占取郠地,晋昭公便打算率领诸侯之师讨伐鲁国。 晋国的叔向表示,不能不向诸侯展示一下晋国的威严和实力。 于是便有了平丘之会。 七月,在邾国的南部检阅军队,带甲战车足有四千乘。 八月,因为齐国的不顺服,担忧诸侯对晋国有二心,晋国再次检阅军队。 会上,莒国和邾国指责鲁国时常侵占两国土地,于是晋昭公不接见鲁昭公,派叔向辞谢鲁国。 叔向表示,诸侯将要结盟,我国国君知道不能再事奉鲁侯,便不用鲁侯劳驾了。 子服惠伯(子服椒,孟献子之孙)表示,晋侯听信蛮夷的控诉,断绝兄弟之国的关系,丢弃周公的后代,也只能由着晋侯了,我国国君听从晋国的命令。 叔向答子服惠伯,表示,我国国君有甲车四千乘,就算是丢弃道义行事,也是可怕的。何况如今是秉承道义,还有谁能抵挡呢? 牛虽然瘦小了,压在小猪的身上,难道怕小猪会不死吗?鲁国对南蒯、子仲的忧虑,难道可以忘记吗? 如果凭借晋国的实力,率领诸侯的军队,依靠邾国、莒国、杞国、鄫国对鲁国的愤怒,来讨伐鲁国的罪过,利用你们对两人的忧虑,什么要求得不到呢? 鲁国人感到害怕,于是听从了晋国的命令。 诸侯在平丘结盟,鲁昭公没有参加,晋国人逮捕了季平子,关起来让狄人看守。 鲁国司铎射将锦送给狄人,才得以见到季平子。 等到晋国人回去,也将季平子带回了晋国,子服惠伯跟随前往。 晋国侵袭鲜虞人(白狄人,戎狄的一支),大获全胜。 十月,鲁昭公准备到晋国朝见,可晋国大夫认为,朝见是为了诸侯通好,可是如今抓了鲁国的大夫却让鲁侯朝见,这是不友好的。 于是,派士景伯(士弥牟,范宣子士匄之子)在黄河边上辞谢鲁昭公。 季平子仍然被扣留在晋国,子服惠伯便私下里对中行穆子(荀吴,中行献子荀偃之子)表示,鲁国事奉晋国,凭什么不如夷族的小国?鲁国,是兄弟之国,国土也大,晋国规定的进攻之物也都具备。如果为了夷人抛弃鲁国,让鲁国去事奉齐国、楚国,对晋国有什么好处呢?亲近兄弟之国,帮助国土大的国家,奖赏能供给的国家,惩罚不供给的国家,这才是作为盟主的态度。您还是考虑一下吧。 俗话说,‘臣一主二’,一个臣子可以有两个主人,难道我们没有别的大国可以事奉吗? 晋国大夫听了之后,认为惠伯说得有理,便准备将季平子放回去。 惠伯又表示,我国国君不知道自己的罪过,会合诸侯而抓捕了他的元老。如果有罪的话,可以奉命而死。如果没有罪而赦免他,可诸侯没有听闻,这便是逃避命令,这怎么算得上是赦免呢?我恳请在诸侯盟会上赦免鲁国。 晋国人因此派叔鱼(羊舌鲋,叔向的弟弟)来劝说季平子,因为叔向曾经因为栾盈之乱,逃亡鲁国,受到季武子的帮助才回到晋国。 他向季平子表示,我是为您考虑的,晋国让您回去,您却不回去,我听说他们将要在西河建造一所房子,把您安置在那里。 季平子感到害怕,便先回去了,而子服惠伯则是待在晋国,等晋国人以礼相送。 由季平子可知,费地之叛与平丘之会。 古之为政者,权势当重,民心当附,虽有乱,不至于为祸。 诸侯之交,一曰国,国强则威,国弱必辱,威辱之间,系礼仪之施张、道义之存亡。二曰势,明而顺,则护国保命,不至于灾也;晦而逆,则丧权辱身,亡之不远也。 这一年,楚国公子比弑楚灵王,公子弃疾杀公子比,公子弃疾继位楚国国君,改名熊居,是为楚平王。 楚平王继位之后,恢复了蔡、陈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