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三桓之乱(四)(1/1)

鲁昭公二十五年,即公元前五一七年,被三桓合力击败的鲁昭公逃亡到齐国,居住在阳州(位于齐、鲁边境,今山东东平西北)。 齐景公得知鲁国之乱,准备在平阴慰问鲁摘公。鲁昭公先到了野井(齐邑,今山东齐河东,黄河东岸),齐景公见了鲁昭公便表示,这是我的过错,让有司到平阴,是因为位置近的缘故。 齐景公对鲁昭公表示,从莒国边境以西,二万五千户食邑奉送给国君,以等待您的命令。我将会率领我国的军队跟随您,只听从您的命令,您的忧虑,就是我的忧虑。 鲁昭公很高兴,可子家懿伯却忧虑,表示,上天恐怕不会赐下爵禄给国君了,上天如果赏赐国君,那也不会超过周公。国君拥有鲁国就足够了,失去鲁国而带着二万五千户食邑做齐国的臣下,又有谁还会支持国君复位呢?况且齐国的国君不讲信用,不如早点到晋国去。 鲁昭公没有听从懿伯的意见。 对于贤者的建议,昭公可谓是一次都不听呀。 臧昭伯准备与跟随鲁昭公的人结盟,盟书是这样写的,‘同心协力,好恶一致,明确有罪无罪,坚决跟从国君,不要内外沟通。 昭伯将盟书给懿伯看,懿伯却表示,如果像这样,我不能盟誓,我没有才能,恐怕不能跟您和其他几位同心合力,而且我认为我都是有罪的,有时还会沟通国内外,甚至离开国君,为国君奔走四方。您和其他几位喜欢逃亡却不安定国君的君位,我哪里能与您几位好恶一样。陷国君于危难之中,还有比这更大的罪过吗?沟通内外并且离开国君,让国君早一点回到鲁国,为什么不去沟通呢?我们又能死守在哪里? 于是,子家懿伯便不与昭伯他们结盟。 叔孙昭子回到鲁国国都,会见季平子,季平子叩首,表示,您想要我怎样? 昭子表示,人哪里有不死的?您以驱逐国君而成名,子子孙孙都不会忘记,不也可悲吗?我又能把您怎么样呢? 季平子说,如果能让我改变态度事奉国君,便相当于使死人再审、白骨重新长出了肉。 昭子到齐国追随鲁昭公,与昭公谈话,表示,将会安定民众而接国君回国。 子家懿伯将凡是到鲁昭公居住的宾馆的人都抓了起来,而鲁昭公的亲兵准备杀死昭子,就埋伏在路边。 鲁国大夫左师展将这个情况报告给昭公,昭公便让昭子取道铸地回鲁国。 可等到昭子回国,季平子的想法已经改变,不愿再事奉鲁昭公。 他拥立臧氏的臧会为臧氏宗主,让臧会也因此感叹,偻句没有欺骗他。 十月,心灰意冷的昭子让祝宗替他求死,很快便去世了。 大夫左思展准备带着鲁昭公,只架着一辆车回到鲁国去,结果被鲁昭公的亲兵逮捕。 鲁昭公回到鲁国的希望,一下子变得极其渺茫起来。 十一月,宋元公为了鲁昭公,准备到晋国去,请求晋国的帮助。可是梦见了太子栾在宗庙即位,自己和父亲宋平公穿着朝服辅助他。 宋元公预感到了自己的死期,便召集六卿,安排自己的后事,可仍旧没有改变前往晋国的想法,很快在曲棘(宋邑,今河南民权西北)去世。 十二月,齐国派兵包围了郓地。 次年一月,齐国取得了郓地,很快就将鲁昭公安排到了郓地,表明这是鲁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