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千疮百孔的中元帝国(1/1)
神谕之战,中元帝国以一敌四,花费数十年时间,消耗不计其数的资源,终于将四大帝国拖垮,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但是,神谕之战胜利的背后,却是一个岌岌可危,濒临崩溃的中元帝国。 从朝廷的角度来看: 在经济上,神谕之战几乎将中元帝国本就不怎么丰厚的底蕴消耗了个一干二净,国库空虚,很长一段时间,朝廷连官员们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就连先帝穿的龙袍,都是神谕之战前做的,内衬都有补丁了。 先帝驾崩后,朝廷竟然拿不出操持葬礼的区区十万两白银;若不是鲁南颜室族长与先帝私交甚笃,不愿意让先帝薄葬,辱没了一世威名,亲自押车送来白银二十万两给赵太后,恐怕先帝还真有可能就被一张席子卷吧卷吧,给埋了。 在政治上,世家望族趁着皇室和武将集团全力抵御外敌,无暇他顾之际,直接上手,干预朝廷对州府郡县官吏的委派。世家望族将州府郡县的所有官吏都换成了和他们有着密切关系的人,朝廷根本没有办法插手其中。 等到神谕之战结束,皇室和朝廷回首才发现,朝廷已经彻底丧失了对地方的掌控能力,州府郡县,彻底沦为了世家望族的地方豪绅的私有物。 就这样,朝廷对地方开始逐渐失去了掌控能力。 朝廷曾经试图用政令挽回地方官吏和百姓的心,从世家望族手里夺回对地方的掌控权。 然而,让朝廷没有想到的是,政令颁布以后,并没有如愿的一级一级的下达到州府郡县官吏手中,而是全都进到了世家望族府中,由世家望族筛选政令中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后,才有选择性的下达到地方官吏和老百姓手中。 如此一来,朝廷的颁布政令笼络民心,夺回地方掌控的目的就无法实现了。反倒是朝廷为了休养生息,颁布的一些政令,在世家望族和地方豪绅手里,成为了他们疯狂敛财,笼络民心,加强对地方掌控的绝佳助力。 皇权不下县更进一步的加剧了朝廷对地方失去掌控能力…… 而伴随着朝廷对地方失去掌控能力的是朝廷的税制混乱。 世家望族完全不管朝廷的税收法度,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疯狂的编造各种苛捐杂税,大肆敛财。 而在世家望族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朝廷却连汤都喝不上。 神谕之战刚刚结束的前两年,中元帝国朝廷从地方收取的税银,竟然还没有神谕之战前元州府一州之地上交税银多。 那么点钱,朝廷给官员们发完俸禄后,几乎可以说是所剩无几了。想要发展经济,恢复民生,完全就是在痴心妄想。 在朝堂上,朝堂内派系林立,世家望族的代言人和新晋功勋豪强为了利益互相攻讦,诋毁,将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恶臭不堪。 到最后,双方的敌对甚至发展到了互相派刺客暗杀的程度,一夜之间,数十位五品以上的官员殒命,完全将朝廷法度视为无物。 与此同时,皇室的嫡系血脉中,有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皇子皇女尽数战死,留下的那些皇室宗亲,要么就是一帮酒囊饭袋,要么就是一帮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蠢货。 那些人,根本没有能力,没有勇气,出面承担中兴帝国的重任。 而中元帝国的未来,竟然完全压在了一个还没有断奶的孩子(陈伽罗)头上。 从民间的角度来看: 神谕之战数十年,中元帝国在四境战场上,共战死,伤残数百万人;可以说,神谕之战,几乎打掉了中元帝国整整一代年轻人。 让原本人口充裕的中元帝国,出现了罕见的劳动力短缺等现象。而劳动力短缺又导致了大量的农田荒废,朝廷和地方无法征到足够的人参加徭役,很多民生工程无法修建。可以说,是无限的恶性循环了。 同时世家望族和地方豪绅借机疯狂的兼并土地,欺压老百姓。很多百姓在被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沦为了世家望族和地方豪绅的奴隶和身工。不仅自己要被欺凌,就连子孙后代都难逃被欺压的命运。 就算你撑过了战争,活着回来了,没有屈服于世家望族和地方豪绅的淫威之下。那些地方官吏,也不会让你好过的。 地方官吏凭借着朝廷和地方的信息差,加上刻意隐瞒朝廷政令,在地方肆意盘剥,他们借口为国征粮,增徭加赋,将老百姓们本就仅剩不多的口粮都抠了出来,中饱私囊。 上述的一切,放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王朝,都已经是天下大乱的节奏了。而中元帝国之所以还能勉强保持一个完整的国家形态,完全得益于神谕之战这个外部矛盾强大到完全掩盖了中元帝国的内部矛盾。 在战时,中元帝国上下万众一心,为了抵御外敌,吃糠咽菜都毫无怨言。可是,当战争结束后,朝廷还让老百姓吃糠咽菜,那就不行了,老百姓是不会同意的,是会反抗的。 所以,伴随着神谕之战的结束,外部矛盾不存在了,内部矛盾就开始一点点的冒头了。 外部矛盾考验的是武将集团御敌交战的能力,而内部矛盾就要考验文官集团治理国家,改革朝政的能力了。 那么,中元帝国的文官集团,有改革朝政,治理国家的能力吗? ……很遗憾,完全没有。 中元帝国的文官集团,九成九都来自于世家望族,这些人都是当前朝政乱象之下,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他们怎么可能为了所谓的帝国中兴,去牺牲自己的利益?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他们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疯狂的趴在中元帝国这只巨兽身上啃食血肉。 至于什么改朝换代,什么天下大乱,谁当皇帝,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治国是需要用到文人的,而天下近七成的文人,都在他们世家望族的掌控之下。 不管谁做皇帝,想要治理天下,就需要和他们世家望族打好关系。 所以,他们才不在乎究竟是谁做皇帝呢,他们的地位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