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关胜练兵(1/2)

自关胜来到大名府后,最初几日,他一直与长风镖局众人一同吃喝玩乐。关胜的大刀技艺与秦虎、曹豹相当,但他拥有一些深藏不露的绝技,只有在生死攸关之时才会施展。同样地,秦虎和曹豹也各自保留着自己的独门绝技,这是他们在江湖生涯中摸索出的保命法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而关胜的绝招是否就是传说中的拖刀计则无人知晓。</p>

在等待了大约五天后,来自金陵的军队终于抵达了大名府,并与附近的残兵会合。尽管表面上卢云被视为军队的首领,但实际上真正掌握实权的却是关胜。无论是人事任命还是粮草供应,都由关胜负责处理,而卢云则选择老老实实地扮演一个甩手掌柜的角色。经过上次的战斗,他已经被吓破了胆,不敢再轻易涉足军事事务。</p>

并且他的老师秦太师却教导他说:“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你作为一个读书人,怎么可能懂得打仗呢?”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深知自己并非军事专家,对于战争和战略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经验。因此,他决定听从老师的建议,将打仗的任务交托给那些真正擅长此道的将领们。</p>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促使他做出这样的决定。那就是关胜实际上是秦太师的心腹之人。这个事实让他感到安心,因为他知道关胜会忠诚地执行秦太师的旨意,并为他们的利益而战。在政治斗争的背景下,这样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信任关胜,他可以确保自己在战场上的地位和利益得到保障。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秦太师保持紧密的联系,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手,让关胜带领军队出征,相信他能够取得胜利并为自己赢得荣誉和功勋。</p>

关胜的到来让军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显着。这就是读书人与纯粹武将之间的差异所在。像关胜这样的纯粹武将完全依靠经验行事,年轻时别人如何教导他,他便照单全收。在平日里打仗时,他会根据自己的吃亏和占便宜情况进行调整,注重的是经验积累。然而,对于那些读书人来说,他们在领兵打仗后具备一项独特的优势——能够从书本中汲取教训并将其融会贯通。这种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更快速地适应战争环境,并从中获取更多的智慧和策略。相比之下,关胜等纯粹武将则需要通过不断的实战经验来成长和进步。虽然他们也能从战争中学到东西,但速度相对较慢,且容易受到个人局限性的影响。因此,尽管关胜的到来带来了一定的改变,但由于他缺乏读书人的那种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对军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p>

单这点优势纯武将就很难弥补,除非是天赋异禀的武将例如三国时期的张辽,靠着直觉和经验能够面对大部分战争。或者是背后有高人告诉他们如何去做,战略要点是什么,他们按照这些去执行。不得不说,如果卢云没有被吓破胆,而是保持着果敢和决断力,那么无论是他担任主帅还是关胜担任主帅,都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卢云能够展现出足够的勇气和智慧,与关胜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战略并指挥战斗,他们的团队将会更加强大。</p>

而如果关胜作为主帅,他的勇猛和军事才能也能得到充分发挥,但需要一个像卢云这样的人来协助他处理细节问题和提供战术建议。两人的互补性将使得他们的组合更为出色。</p>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卢云因恐惧而变得畏缩不前,这对整个团队产生了负面影响。他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导致决策犹豫不决,错失战机。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再强的副手,也难以弥补主帅的不足。</p>

话说关胜通过上次卢云失败的教训,首先是打乱了整个部队的区间,以小旗为单位互相穿插,不能出现金陵来的都在金陵,开封来的都在开封。其二便是要确立明晰的责任制度。小旗需要负责哪些事务,总旗又需承担何种职责,百户和千户各自应当履行哪些责任,都必须一一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可以以“不知道”作为借口逃避责任或推卸任务。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范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明确的责任制度也有助于避免因职责不清而导致的纠纷和矛盾,保证军队内部的和谐与稳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促进军队的发展和壮大。其三,便是那军令如山!当关胜下达了命令之后,这道命令就如同钢铁般的意志一般,从他手中传递到了副将那里。副将接到命令后,又迅速将其传达给指挥使。就这样,命令一层一层地向下传递,犹如一道不可阻挡的洪流。无论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哪怕是要跳入滚烫的火山口,他们也必须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这种绝对的服从和执行力,使得军队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能够在战斗中迅速做出反应并取得胜利。最后就是操练,关胜带队日日在大名府外操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