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袁绍的纛(1/1)
晨光刺破黑暗… 一串串袁军俘虏,神情凄惶地被押入巨马大营,一串又一串… 大营里,俘虏越聚越多,不下五千人。 这时,大营外来了一群不是俘虏,但和俘虏一样丢盔弃甲的人。 曹性见了,面色一沉,这群人就是他节制的涿郡军。 此时,他已了解到,卢锡昨夜率四千兵马来援,在半路被韩猛三千人击败,并且卢锡被韩猛阵斩,四千涿郡军丢盔弃甲而逃。 曹性之所以沉着脸,是因为他节制这支涿郡军已有一个多月,四千对三千人,还被杀得丢盔弃甲,让他这个主将很没面子。 袁绍曾经的帅帐里,赵云正在阅览方城、临乡两地详细战报,这是刚刚送来的。 方城那边,贾诩与许攸鏖战一日,杀敌千余人,大壮军威。 临乡城外,五千对八千同样鏖战一日,战了个旗鼓相当。 而胜果最大的,自然是巨马这边,不仅攻破巨马大营,慑得袁绍仓惶逃窜,还歼灭了近两万袁军。 并且,还在巨马大营缴获大批物资,光粮食就有九万石,换算成后世计量单位也有两千七百吨粮食,堆起来像山一样高。 其他就是一些军备,比如弩矢、箭矢等消耗品,约有数十万支,依旧价值不菲。 同时,巨马之战的胜利,还有战略上的大胜,因为巨马大营是支撑方城、临乡两地袁军的脊梁。 如今,巨马大营被赵云夺取,方城、临乡两地袁军就像一个瘫了半身的残废。 放下手中战报,赵云提起毫笔正准备向贾诩、周仓回信,帐外响起了典韦的声音:“主公,张将军求见!” 如今,赵云麾下有好几个张姓将领,但能被典韦称将军的,只有三个,分别是张辽、张南、张烈。 张辽是赵云妹夫坐镇并州太原,张南是赵云妻外兄镇守代北九阳关,张烈虽然与赵云没有亲戚关系,但却是赵云每有征战必带在身边的亲信。 一听是张烈,赵云连忙道:“盛之进来!” 雄壮矫健的张烈躬身入帐,一拜道:“参见主公!” 赵云摆了摆手:“早就给你说了,无需禀报,可直入我帐!” 这是赵云给张烈的特权,军旅中不管什么时候要见他,可以直接入帐,无需先禀报;因为张烈是大军耳目,一刻也不能耽搁,同时也是对张烈的信赖。 张烈心头暖暖的,抱拳道:“不是急事,礼度不可废!” 这就是张烈的处事,他虽然有这样的特权,但他不会乱用,不是急报,一律都要先禀再入。 赵云无奈地笑了笑:“既然不是急事,那就先坐下再说!” 张烈依言坐在帅案对面,抱拳一礼:“启禀主公,我方斥候在五丰亭一处林中,发现数千运粮车,粮车上根本不是粮食,而是全部浸过火油的干草!” 浸火油的干草? 赵云微怔,不禁冷嘶一声;这数千粮车,不用想也是昨日他在五丰亭与之擦肩而过的粮车,很显然这些浸油干草就是给他准备的。 想到这里,赵云一阵后怕,如果当时他领兵杀入运粮队,很可能像当年他在常山火烧黄龙数万贼兵那样。 这可真是与死神擦肩呐! ……… 另一边,易水南岸。 袁绍抱着浮木渡过易水,踏上南岸。 这一刻,袁绍不禁长长松了一口气,整个人也放松了下来。 因为他已踏上冀州的土地,令他感到踏实和安心,顿觉空气都是那么的香甜。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对岸时,袁绍一脸落寞,暗自伤神:想我袁本初,引十万虎贲入幽燕时,是何等意气风发?而今却落得这副模样! 随即,袁绍又想起昨夜那生死一线间,若非赵云突然撤走,他不被烧死,也成了赵云的阶下囚。 这是一种恐惧,想起就令人头皮发麻,浑身冰凉。 “主公!” 田丰在孟岱的帮助下,爬上河岸,拧了拧湿漉漉的衣摆,对袁绍拱手一礼。 田丰的喊声,打断了袁绍的思绪;袁绍看向田丰,惨呼道: “遭逢如此大败,吾袁本初还有何面目,面对天下英雄?” 袁绍出身四世三公之家,曾经又是关东士人新领袖,自然非常顾惜颜面。 而今,十万大军兵败幽州,仓惶逃回冀州,袁绍顿觉真是把自己的老脸都丢尽了。 田丰也是神情凄凄,出征时十万大军,此刻八个人,完全是一败涂地。 但见袁绍深受打击的模样,田丰担心袁绍因此丧失斗志,连忙宽慰: “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主公今时之挫,焉能与高帝彭城之败相若?” 袁绍一听,是啊!数百年前,高帝刘邦率五十六万大军杀进彭城,结果被项羽三万人杀得丢盔弃甲… 而高帝跑路时,甚至把妻儿推下车! 后来高帝不也打败项羽,登上九五之位,开创刘氏基业吗? 而今,我十万人马入幽州,被赵贼数万人打败,也不是太丢人,若论丢人,是高帝才对。 而高帝那么丢人的人,都能打败项羽,难道我袁本初还对付不了一个赵云? 况且,赵贼还不是项羽,那我岂能自暴自弃? 想到这里,袁绍犹如给自己打了一剂强心针,脸上落寞之色一扫而光,昂身道:“大丈夫当砺勾践之心,行灭吴之大业!” 见袁绍重拾信心,田丰躬身一拜;袁绍的意思是,大丈夫要磨砺像勾践那种,在遭受磨难与打击后,决不自暴自弃,决不自惭形秽,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心性! 最终,成就像勾践灭吴那样的霸业。 ………… 两日后。 经过两天休整,赵云将卢锡麾下三千余回营溃兵,重整成军,交由曹性统领,负责驻守巨马大营,切断境内袁军退路。 而赵云,则带着近三千铁骑向临乡驰去…… 临乡城。 二吕兄弟并肩站在城头,望向城外白袍军营地,吕翔苦兮兮道: “兄长,照这个势头下去,我俩不饿死,也会被砍头!” 吕旷闻言一惊,连忙紧张地看了看左右,见除了二人亲卫,其他将士离他兄弟俩都较远,这才松了一口气,低声呵斥: “此言乱军,安敢轻出?” 这种丧气话,是非常打击士气的,特别是出自将领之口,但吕翔却反驳道:“我说的是实话!” “实话也不能说!”吕旷狠狠瞪吕翔一眼。 吕翔盯着吕旷,认真道:“兄长以前,可是让我诚实一点!” “那是叫你做人诚实一点!” 吕旷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对吕翔道:“但该说假话的时候,就要说假话!” 吕翔一副懂了的表情,问道:“那我说我能砍了赵云,你信不?” 吕旷张了张嘴,有点无言以对。 就在这时,南面传来滚滚蹄声,一杆“赵”字大纛映入眼帘… 吕翔用胳膊肘拐了一下吕旷:“兄长,赵云来了,怎么搞?” 吕旷眉头紧锁,心忖:巨马被破,如今主公生死不知,城内粮草也只够十日,上次我方八千大军与对方五千人打平,眼下赵云又来了,这该如何是好? “兄长,赵云直接干过来了,你看…那壮汉手上倒拖的旗子,有点眼熟!” 吕翔的声音,打断吕旷思绪;吕旷循声望去,顿时面色惨白。 转眼间,三千铁骑在城外勒缰驻马,雄健的战马嘶鸣不止,犹如龙吟虎啸,慑人心魄。 赵云望了一眼城头,对典韦使一个眼色。 典韦一手拉缰,单手挺举一杆残破的帅旗,旗面上绣着“冀州牧袁”四个字,其中“袁”字特别醒目,还绣了金边。 典韦对城上大喝:“袁贼不自量力,胆敢兴兵北犯,在巨马一战已被我主斩于马下,袁贼大纛在此!” 城头吕翔暗道,人家就算是说假话,也有证据,这下真完了! 吕翔意料的没错,驻守城头的袁军将士,一听袁绍被杀了,个个面色大变,如泄了气的皮球,士气暴跌。 典韦说袁绍已经被斩杀,虽然是假话,但有代表袁绍的大纛为证,普通的袁军将士怎会不信? 因为大纛,是军旗中最高级别的旗帜,被称作旗头! 军旗,不仅是传递命令的工具,更是军队的灵魂。 士兵入伍,将官首先教他们的便是识军旗,会非常崇敬地告诉他们,军旗是战无不胜的方向,是骄傲和自豪的荣誉,是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百死不悔的信仰。 只要军旗不倒,军魂不灭,死战不休。 反之,军旗一倒,士气尽泄,一溃千里。(当然,这句话将官是不会说的,因为军人眼里只有胜利!) 而历史上,因为军旗被夺,惨遭大败的经典战例,当属韩信的封神之战:井陉之战!又称背水一战。 当时,韩信率领三万汉军东击赵国,赵国大将陈余领二十万大军在井陉迎击韩信,三万对二十万,军力天差地别,实力一目了然。 然而,陈余注定是韩信的踮脚石,不听李左车之言,要与韩信堂堂正正一战。 于是,韩信先从军中挑选两千精骑,每人持一面汉军军旗抄小路绕到赵军大营后方隐藏起来,而韩信本人则在绵曼河边背水立阵。 陈余见韩信背水立阵,笑韩信不知兵,犯了兵家大忌。 这时,韩信留一万人河边立阵,亲率一万大军向赵军大营杀去。 陈余见韩信在犯兵家大忌的情况下,还敢不自量力来攻,当即领大军迎战。 交战一番后,韩信退走,陈余哪里会放过韩信,当即尽起全军追杀韩信,誓要一战而定。 这时,提早隐藏在赵军大营后方的两千汉骑,趁赵军留下一座空营,杀入赵营,拔掉赵旗,插上汉军大旗。 而另一边,韩信退到绵曼河边,已经退无可退,在绝境下汉军爆发出死地求生的本能,死死抵挡赵军,令赵军久攻不下;军疲力竭时,陈余只能下令撤军。 可当乌泱泱的赵军撤到自己大营外时,发现自己大营里汉旗飘荡,宛若汪洋;顿时全军惊恐万分,士气遭到毁灭性打击,溃不成军。 韩信见计谋得逞,趁势反攻,一举斩杀大将陈余,生擒赵王歇。 自此,宣告赵国灭亡。 这一战,韩信背水诱敌,利用死地求生的本能,硬扛赵军,再利用军旗乱敌心,大破二十万赵军,一战封神。 由此可见,军旗对于军队来说,完全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 言归正传。 现在,象征冀州之主的大纛,都落在了白袍军手里,袁军上下,士气跌落至谷底,已不知为何而战。 城上军心涣散,城外典韦继续高喝:“尔等听着,我主仁慈,不忍再兴杀孽,遂予尔等三日自省!否则,破城之日,鸡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