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前夕(1/1)

与成时启告别后,我轻车熟路的前往了之前来拿过v-4型火盐手榴弹的武装中央储存单元。 路上我也经过了那片种有跃迁浆果的试验田,并且惊讶的发现这些跃迁浆果丛居然有生长的痕迹,虽然很小,但明显比第一次见到时长大了不少。 等等话说回来,跃迁浆果可以切入其自然生成或者被种植出来的层级。 那么如果我在种植区种一些跃迁浆果,说不定也可以当作切入的方法。 确定了这个计划,我决定先去领取一些装备,然后再问问看成时启有没有办法帮我搞到一些种子。 实在不行,我那两颗跃迁浆果也可以拿来实验一番。 很快,我就走到了武装储存单元外部的停车场。 上次来的时候,这个停车场不过停泊了两三辆手搓的小轿车,但这次,我却看见了好几辆军用皮卡以及一辆明显是用作指挥的悍马车。 在悍马车的车顶,甚至还焊接着一挺看起来完全不属于这个年代的加特林。 嗯就是加特林,那种十九世纪时期军队常用的加特林枪,而非现代的机枪。 不过看外观,旋转的腰杆似乎被缩小了,估计是eg工程部专门研究出来的武器。 毕竟这种结构相对而言更简单且更便宜的枪械更有利于eg进行量产。 虽然现代枪械无论从何种角度考量都更加强大,但是如果无法量产,始终只能依靠探索,搜集等等方式小规模列装精英单位。 或许对于格式战斗,探索或者救援兵团可以采用这种模式,但是规模更大的武装部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想着,我就快步走到了岗哨附近,因为有上次的经验,我还是先拿出了终端,这次的安检确实轻松很多。 在出示了证件后,我很快就被放行。 甚至,我还看到了不少持枪的武装部士兵正搬着一箱一箱的猎枪和霰弹枪往门口走去。 而在门口一侧,也聚集了一些穿着朴素,有男有女的人群,甚至我还看到了不少小朋友。 这些就是归乡的居民们吗? 拖家带口的希望他们能挺过去吧。 很快,在我的视线中,那名武装部士兵就拿出了一杆猎枪,开始向这些居民们讲解使用方式。 而且看这名士兵熟练的模样,估计已经这样讲解过无数遍了。 很显然,这批居民仅仅是level c-34大量人口中的极少一部分。 这些士兵么我估计要么是梦中现实前哨原有的驻扎人员,要么就是eg紧急拉过来的反应部队。 毕竟成时启说过了,武装部需要集结大单位的话需要时间。 真是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战争? 或者说,灾难。 就和后室中那些数之不尽的层级现象一样,人类或许无法提前预知,但是在真正发生时,却需要拼尽一切去保护住自己好不如容易建立起来的‘家’。 摇了摇头,我走进了更深处。 【我看见的储存单元内部】 我很快发现这里好像是生活物资区,因此我看了眼张贴在一侧,专门给探索者以及武装部士兵查看的海报。 阅读片刻,我很快锁定了一片标有爆炸物标示的区域。 快步朝着那边前进,我果然发现了一个有一名士兵看守的小型隔间,在又一次出示证件,并且告知他了我准备领取v4手雷后他沉默了片刻才道:“那个最近手雷有些紧缺,可能只剩下v3了,威力会小点,但是量还挺大的。” 这被拿光了?! 眉头微皱,看来有薅羊毛想法的不止我一个人啊,不过反正都是用来抵御异人的,倒也没什么关系了。 v3也行吧,貌似也就是威力稍微弱了一些。 “没关系,帮我开门吧。” “好的,探索者先生。”因为得知了我的职位,这名士兵的态度倒还是很好,迅速帮我打开了爆炸物区域的门。 一进入,我就看到了放满货架的大量橙色圆球。 瞥了眼标有v4型字样的铁架子,果然,上面仅有的三四个盒子已经完全空了。 而剩下的铁架子都是写有v3字样。 既然这样的话我也不客气了。 我直接拿了十枚v3手雷,准备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使用。 加上之前我从季风港领取的物资,我现在总共有5枚v4,10枚v3,绝对够用好一阵子的了。 忽然,我听到一阵脚步声自门外传来,伴随着的还有交谈声。 我以为该拿的都已经拿上了,我便准备准备离开,顺便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 然而没等我伸手拉住铁门的门把手,铁门却是先一步被拉开。 “林先生,成站长想请您过去科研站一趟。” 请我去科研站?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我还是道:“好,走吧。” 很快,我就跟随着这名一看就是驻站探索者的年轻人往科研站而去。 路上,他也解释了一下原因:“成站长猜到了您此刻肯定在拿手雷,不过好像前几天抓获的一只异人已经做出了一些初步研究,所以科研部的明斯克林站长举办了一次会议。” 初步研究和会议? 大概猜到了内容,无非就是有关弱点和一些如何对付这种异人的成果。 但是这些还是很有必要去听一下的,毕竟至少我得知道接下来可能要面对一种怎么样的实体。 走在路上,我发现远方的各个较大的入口都已经盖起了不少碉堡,而且还看到了一些例如挖土机和水泥搅拌机之类的工业设备正在运行。 而且貌似有一些种植农作物的田地已经被推平,上面拉起了大量的帐篷,而不少一看就是层级居民的人都聚集在那边。 似乎是看到了我的目光所向,这名探索者解释道:“这些都是最近几天才赶到这边层级居民,来自不同的社区。” 顿了顿,他继续道:“其实号召大家前往前哨站的信息在发现异人的最早几天就发出了。” “不过很多人在这里住久了,也就逐渐安逸下来,最初几天,很多中小型规模的社区都决定抱团取暖,没有第一时间听从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