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李靖:陛下放心末将有九种方式处理他们九种(1/1)
天幕中。 华歆当场死于玄甲军的铁蹄之下,曹真欲突围却被李靖死死阻拦。 他所率领的这五万大军是断了蜀军的后路,但在这种战况之下,他也同样没了后路! 一夜之间,歼敌五万余人,俘虏七万余人,剩余魏军溃逃于山野之间,再没有丝毫威胁。 哪怕魏军家大业大,十五万大军近乎全军覆没也同样伤筋动骨! 被李世民一连串政策折腾到近乎崩溃的蜀汉,在这一刻彻底盘活! 紧接着展现在所有人眼中的,就是一路平推! 天水、安定二郡守军空虚,李世民派人换上魏军的衣服,骗开城门后兵不血刃直接拿下。 随后李靖率军攻打陈仓故道,将守军全歼后,与诸葛亮会师,合共七万大军携带少量补给直逼东都洛阳而去! 在这闪电般的攻势下,魏国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哪怕曹叡重新启用司马懿也为时已晚。 北方守军一时难以回来支援,南面战场又被东吴死死缠住。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许诺让孙权称帝,与东吴修好,让毋丘俭率军回援,方能有一战之力!” 司马懿在家闲赋之时并没有浪费时间。 他仔细的研究了李世民推出的府兵制,越是研究,便越是心惊。 成功将这一制度推行下来的蜀汉,士兵的战斗力将远超魏国! 偏偏领军者还极为擅长攻城之战。 围东都而打援,四面皆是佯攻,用最少的牺牲,不过半月便让东都仅剩的守军人困马乏! 他们所携带的辎重固然不多,但四面来援的魏军却成了蜀军移动的粮仓。 这半月之内,光是葬送在蜀军手下的援军已然不下五万之数,粮草辎重丢失更是数不胜数。 死守耗尽蜀军粮草,几乎已经成了不可能的事。 为今他能想到的,只有南面被东吴缠住的十万大军,还有机会能解东都之围! “仲达,朕明白你的意思,但哪怕朕愿意,这信怕是也送不出去了。”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曹叡仿佛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 “蜀军四面皆佯攻,实则是在围点打援,可令少量精锐从其中一方突然杀出,或许能护送信使突围出去。” 司马懿说道。 现在洛阳中的所有人,都是瓮中之鳖。 若真的连信使都出不去,那就只能说魏国的命运走到头了。 与此同时,天幕上的画面陡然分裂。 画面的另一侧,李世民,李靖与诸葛亮一同坐在中军大帐里。 “陛下,曹叡走投无路,定然会将主意打向东吴,孙权两面三刀,不可不防!” 司马懿能看到的机会,诸葛亮自然也不会忽略。 但显然他的心还是小了些。 “丞相,你猜朕接下来会怎么做?” 李世民笑问道。 “最好的办法是,收缩包围圈,绝不放信使突围,只要隔绝东都与外界的联系,此战便有极大的机会能够一举拿下东都!” 诸葛亮想了想道。 只要将东都拿下,便能挟曹叡以令诸侯,接下来所有事都会简单很多! “错了,朕要放他的信使离开。” “拿下东都洛阳之后,想要一统这江山,可还需要个名正言顺!” 不管曹叡的信使要送什么去东吴,都能落下把柄! “双线开战?陛下,三思啊!” 诸葛亮瞬间惊恐。 “天赐良机啊丞相,听朕的,三个月之后,朕要在洛阳看曹叡与孙权一并给朕舞上一曲!” “李靖听令!” “末将在!” 李靖当即单膝跪地。 “给你三万兵马,两万降卒,剩下的自己想办法,三个月之后,朕要看见孙权。” 李世民淡淡的道。 “遵旨!” 喂喂喂,你真就这么答应了? 区区五万兵马能干什么? 其中还有两万降卒,一旦降卒生乱,你就是自身难保啊喂! 诸葛亮与屏幕外不少人都是同样的懵逼。 李世民敢下令,你李靖还真敢接! “不用太惊讶,好歹李靖在后世也是被称为军神的存在,一生百战百胜,有这样的信心不稀奇。” 宋太祖赵匡胤在弹幕上道。 要说对于唐史了解最清楚的,大抵他算其中之一。 之所以唐初将领名声不显,主要是被李世民这位天策上将给压制了。 实际上,李靖一生大大小小经历过上百场战役,那是真正的百战百胜,无一败绩! “李靖啊,能力值得钦佩,唯独可惜的就是跟李世民生在了一个时代。” 朱元璋被转移了注意力,暂时也将朱棣放到一边。 这边看天幕边评价的感觉,还真t不错! “生在李世民的时代,是幸运,也是不幸,没有功高盖主,因为功劳最高的,就是这位主。” “不过他此时还敢分兵,是否有些太托大了?五万兵马,给东吴送菜去的?” 赵匡胤接着道。 “你忘了?东吴如何袭荆州?” 朱元璋反问道。 白衣渡江! 你能做初一,我做不得十五? 李世民,恐怕就是这个意思! 否则强攻的话,五万人怎么想都不够! “白衣渡江!?” “陛下,你想复刻吕蒙袭荆州的做法?” 天幕中,诸葛亮也迅速反应过来。 唯有这个手段,李靖才有机会大破东吴!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该受的。” 李世民淡淡的道。 “另外,东吴世家盘根错节,李靖你顺手处理一番,一统天下之后,朕不想看到有世家敢骑在朕头上!” “?” 诸葛亮赶忙起身。 “陛下,你要做什么!?哪怕要打压世家,现在也还不是时候啊!” “不,现在正是时候,等江山稳固之时,可就没那么好机会将世家拔除了。” “李靖,莫要让朕失望!” 李世民冷笑道。 此举乃杀鸡儆猴,杀三国的世家,儆五姓七望这几只猴! “陛下放心,末将有不下九种方式处理他们,待陛下一统河山之际,东吴再无世家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