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问天(1/1)

“理由,什么理由?”庆帝不好气的问道。 萧沐云长呼一口气,一字一句的说道。 “因为柱国大将军苏定远!” 萧沐云此话一出,顿时朝堂之上不少人吓的一哆嗦,大气都不敢出。 就连康王爷柴荣也是脸色一沉,愣住了。 苏染青目光一凝,猛然看向萧沐云。 一时间,整个朝堂之上噤若寒蝉。 苏定远之死,已经快成朝堂禁忌了,毕竟关系到二皇子萧沐衍,谁敢提及不仅惹庆帝不高兴,也会招惹到郭家士族。 庆帝也眼眸微寒的看着萧沐云,久久不语。 看到这副情景,萧沐云目光依旧坚定,在沉默了一会之后,率先开口。 “父皇,当日儿臣在领取万民书之时作词发誓,一是要为苏定远将军讨一个公道,二是此生必然以苏定远将军为榜样,守疆拓土,保我庆朝百年安定,儿臣不能食言!更何况苏定远是儿臣未来的岳丈。” 嘶 一句话,顿时让庆帝脸色微微一变。 这些话萧沐云在领取万民书的时候说过,庆帝也听过,不过当时只当是一个笑话。 而且相较于朝堂的安稳来说,一个皇子的誓言又能算得了什么。 可万万没想到,萧沐云居然当真了。 沉默了片刻,庆帝冷笑一声。 “好好好,真是朕的好儿子呵呵呵” 冷笑过后,庆帝的脸色陡然一变。 “既然你要为苏大将军讨回公道,朕倒要看看你怎么讨这个公道!” 庆帝威严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朝臣们吓的瑟瑟发抖。 康王爷柴荣神情复杂的看了一眼萧沐云,轻叹一声退回到了朝臣之中。 虽然柴荣十分欣赏萧沐云的勇气,但是他毕竟是二皇子萧沐衍的义父,此事他断然不会替萧沐云出头。 冷眼旁观,已经是柴荣最大的仗义。 晋王萧沐禛和杨钊对视一眼,则不觉勾起一抹讥笑。 刚才他们还担心康王爷柴荣笼络萧沐云呢,现在看来是多心了。 这六皇子萧沐云纯粹就是一个傻子,哪壶不开提哪壶! 甚至杨钊不觉开始心疼起来他的本家兄弟起来。 刚才真不该多说话啊! 坑了兄弟啊! 相较于其他人,苏染青心中的震动最大。 她眼眶一红,轻轻的拉了一下萧沐云的衣角,轻声说道。 “好了,不要惹陛下生气了” 虽然苏染青也很希望替父讨回公道,但是近些日子苏家的遭遇,已经让苏家上下明白过来,向帝王之家讨公道,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自从萧沐云接手万民书之后,苏染青从来不会在萧沐云面前提及万民书。 她已经不再奢望万民书替父讨回公道。 万万没想到,今日当着满朝文武,萧沐云居然再次提及了万民书。 萧沐云回头,冲着苏染青宽慰一笑,脸上却并没有露出惊慌之色。 转头,萧沐云再次拱手一拜。 “父皇,要不要给苏大将军讨一个公道?还有怎么讨回公道?这些事肯定不是我能决定的,此事得问天!” “什么,问天?”庆帝眉头一拧,脸色瞬间变的异常难看。 这些日子,庆帝可没少听萧沐云装神弄鬼的事情,此刻居然忽悠到满朝文武的身上了。 太儿戏了。 简直就是胡闹。 可就在庆帝怒不可遏,准备劈头盖脸骂一下萧沐云的时候。 卫国公杨钊走了出来,高声说道。 “陛下,早就听闻逸王殿下可通鬼神,制盐之时就有海龙王现身,不妨听一下逸王殿下怎么个问天!” 杨钊巴不得萧沐云将这件事闹大,以此影响到二皇子萧沐衍。 就在杨钊这句话说完之后,立马走出来二三十位朝臣。 “陛下,臣以为可以让逸王殿下问天,毕竟此事关乎到储君之位,不可小觑。” “陛下,臣以为可以问天一试!” “陛下,臣以为可以问天一试!” “陛下,臣以为可以问天一试!” “陛下,臣以为可以问天一试!” 听到这些声音,康王爷柴荣和安国公郭怀礼对视一眼,心中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 郭怀礼一步上前,拱手说道: “陛下,二皇子已经被废除储君之位,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臣以为不需要再问天!此事已了。” 随着郭怀礼的带头,附庸于郭家的朝臣纷纷出列。 “陛下,臣以为此事已了,二皇子已经知错,不需要再问天!” “陛下,臣以为无需问天!” “陛下,臣以为无需问天!” “陛下,臣以为无需问天!” 随着两方朝臣连绵不绝的声音,庆帝顿时一阵头疼。 此事他好不容易压制了下去,没想到却被萧沐云又引了出来。 这杨家也真是会找时机。 为了将二皇子萧沐衍拉下马,居然会相信什么问天,简直了 不过在君权神授的思想下,庆帝又不能反驳什么。 而且庆帝也想明白了,苏定远之死若在朝堂之上没有一个交代,以后也是个麻烦。 杨家必然长期会以此为由头弹劾二皇子,民间对于二皇子也会颇有微词。 普通老百姓也就罢了,若是诸多学子、年轻俊杰都仇视郭家,这对于稳定朝堂势力没什么好处。 想到此处,庆帝长呼一口气,怒喝一声。 “好了,都给朕闭嘴!” 瞬间,整个朝堂之上噤若寒蝉,所有人都怔怔看着庆帝。 每一个人的都在猜测。 庆帝会答应问天,还是不答应问天。 看到朝堂之上安静下来,庆帝扭头不好气的看了萧沐云一眼。 “老六,你所谓的问天是什么?怎么问天,你给朕一一道来。” 听到庆帝妥协了,萧沐云顿时心中的石头落地。 刚才他还担心庆帝直接将他赶出正武殿。 毕竟庆帝包庇二皇子都不带遮掩的,简直可以说是明目张胆。 下一刻,萧沐云淡淡一笑,上前拱手。 “父皇,问天顾名思义只需向老天爷发问,上天自然会给出一个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