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欲图莒邑(1/1)

传递军令,派出多路斥候,这是古时的常规操作。在交通、通讯、敌情都不确定的情况下,派出多路斥候,方能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 其中一路斥候,就急风急火地撞进了打着齐军旗号的汉越联军队中。 汉侯俱酒率领的游击部队,以三千对六百的绝对优势,完美地缴了齐军运粮队伍的械,将两万大军的粮草和军械、辎重全部收归囊中。 莒邑大夫田节急于争功,也为了保证急行军速度,是故有相当多的军卒是没有披甲的,箭矢也是按照每人五十支的标准给配备的。 然后剩下的这些制作精良的齐军武器、兜鍪、皮甲等,就全部便宜了汉越联军。 俱酒出城匆忙,大部分人也没来得及披甲,这下好了,全军立即披上了齐军精良的甲胄,打出了齐军的崭新旗帜,有恃无恐地开始埋锅造饭,按照吃撑的标准,可劲折腾齐军的粮草。 琅玡的地理位置,已经深入齐鲁大地。对于全民皆兵的战国时代来讲,琅玡越军与莒邑齐军都征发了大量当地百姓,是故口音相差无几。 于是俱酒派出一名越军校尉,上前搭腔。 “来者何人,下马!”校尉豪横地吼了一嗓子。 斥候一边勒马闪避,一边怒道:“紧急军情,延误者死!” 校尉嘿嘿一乐:“嘿嘿,哥哥看老弟跑得又渴又累,且下马喝一口热汤再走不迟!” 看到斥候有所犹豫,他接着又眉飞色舞地补充道:“现宰肥羊,大火浓汤,啧啧!” 一股羊膻味顺风飘过来,一身疲惫的齐军斥候食指大动。 要知道在战国时代,由于生产力极度低下,统治阶级残酷剥削,一般老百姓和底层士卒是不容易吃到肉的。 孟子给齐宣王描绘的“王道乐土”的理想图景中是这样说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就是说,实现了美好的理想社会,老百姓中到七十岁的老人才可以吃上肉了,年轻人就更不用说了。 一锅肉汤能起到什么作用?关键时刻能把主将出卖了。春秋时期,宋楚交战,宋国大夫华元的车夫羊斟,因为没有喝上这一口肉汤,把自己的主将直接拉到了楚国的军营。 这些猪羊本是活物,是供莒邑大夫及主要将领享用的美食,或者到庆功时刻才能熬一锅肉汤,让士卒们沾沾荤,平时哪里能吃得到? 汉侯率领的队伍是缴获者,得到这些牲畜完全是不劳而获,又鉴于部队的游击性质,不便携带,于是干脆宰杀已毕,让全军大快朵颐。 斥候也是底层军卒,一年中吃肉的机会没有几次,连续吞了数口口水之后,欣然下马。 校尉吆喝着其他军卒帮斥候喂马,亲亲热热地与斥侯把臂而行,亲自舀了一碗稠稠的羊肉汤递给他:“兄弟辛苦,祭祭五脏庙吧!” 斥候狼吞虎咽咥完一碗羊肉汤,由于吃得太过急迫,差点被噎得背过气去。 校尉友善地拍拍他的后背:“兄弟慢点,还有还有。” “还有……那再来一碗!” 斥候也是逮住免费的午餐,连续咥了五碗羊肉汤,方才打住。 校尉眯着眼睛看斥候汤饱饭足,方才开始套话:“兄弟满面红光,是不是琅玡城打下来了,急于回莒邑报捷?” 斥候怒道:“屁!中了越人埋伏,死伤惨重!” 校尉一脸惊讶:“不会吧,咱们齐军多会儿吃过这个亏啊?!” 这惊讶是真是,他想到了战况的激烈,但没想到齐军居然能中了埋伏,而且被打得这么惨。 斥候扬了扬手中的军札:“喏,十万火急,搬兵!” 远处俱酒正在侧着耳朵偷听,这时校尉向他投来了询问的目光,俱酒扬了扬手,示意不要打草惊蛇,放行! 斥候在羊汤的作用下,向校尉吐槽了一番前军遇伏大败的境况,然后匆匆上马,绝尘而去。 针对目前的军情变化,俱酒立即组织风飞矢、飞鸟夭议事。 俱酒道:“昨夜莒邑大夫贪功冒进,在琅玡城中了埋伏,损失惨重,聂政打得不错!接下来如何应对,两位直抒己见!” 飞鸟夭道:“琅玡新败,莒邑援兵必急行而至,我等半路设伏,痛击之,时机大好啊王上!” 风飞矢却摇了摇头道:“不好,不好!” 飞鸟夭侧目而视:“愿闻高见!” 风飞矢不理会飞鸟夭投来的白眼,向着俱酒道:“王上,齐军琅玡新负,气急败坏,必会尽起莒邑之兵前往,如此一来,莒邑空虚啊!” 俱酒眼前一亮,哦嗬!英雄所见略同啊,当年偷袭襄城的故事又要重演了。 其实,汉侯俱酒早有偷袭莒邑之意,他不让飞鸟夭杀掉齐军的俘虏,原本就是想让他们骗开莒邑城门的,现在齐国紧急搬兵,莒邑空虚,而那些俘虏作用不大了。 飞鸟夭却有不同意见:“莒邑虽虚,但攻易守难。我军突出外围,旨在减轻琅玡压力。夺取莒邑,游击战将被拖入守城战。齐军若回师围攻莒邑,我军无兵可守,如之奈何?” 俱酒颇为满意,经过汉水军校的培训和数次大战的磨炼,洞蛮出身的飞鸟夭都有了缜密的军事头脑了。 两位将军所说的都有一定道理,而且运粮队迟迟不能尽快赶到前线,莒邑大夫田节也会生疑,必须尽快做出抉择。 俱酒沉吟片刻,问道:“莒邑与楚国何城相邻?” 熟悉军事地理的风飞矢张口就来:“莒邑往南乃楚国开阳,开阳再往南,乃楚国军事重镇郯城。” 俱酒嗯嗯片刻,然后开言道:“齐国此次游说楚国入局,那么朕就破了他这个局。派人持朕信物,走一趟郯城。” 接着俱酒将自己的设想与风飞矢、飞鸟夭两人又一番计议,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然后众人依计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