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诗人】——屈原、陶渊明(1/1)
今晚,程进刷了一个诗词类的视频——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诗人】 “好久没背诵诗歌了,哎,高考完后,都忘光了。” “哪五位呢?” “肯定有杜甫……” …… …… 战国 (屈原 & 宋玉 & 渔夫)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汨罗江畔,一处僻静的芦苇荡边,燃起一堆篝火,温暖的火光映照着三张饱经风霜的脸庞。 “老师,您说这天幕今晚还会出现吗?弟子心中总有一种预感,今晚会发生些什么。”宋玉望着星空,俊美的脸上写满了期待与不安。作为屈原的学生,他深知老师心中郁结,却也无力开解。 屈原默然片刻,将手中鱼竿放下,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幽幽一叹:“天意难测,人力难为。玉儿,你又何必执着于这虚无缥缈的天命?” 旁边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渔夫,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一边插嘴道:“屈大夫,话可不能这么说。老朽活了大半辈子,可从没见过天幕这般神奇的事物!依我看呐,这天幕今晚指定会出现,而且啊,说不定还会出现什么不得了的大人物!” 话音刚落,夜空骤然亮起,如同白昼降临,将整个江面照耀得如同白银一般。巨大的天幕凭空而现,其上光华流转,如梦似幻,看得老渔夫目瞪口呆,手中的烟斗“啪嗒”一声掉落在地。 【天幕预告:华夏五千年,诗歌长河,谁才是当之无愧的诗歌之巅?前方高能预警,非战斗人员迅速撤离!】 天幕之上,金色的字体如同星辰般闪耀,还伴随着一阵激昂的战鼓声,瞬间吸引了三人的目光。 【来了来了!这特效,这bg,一看就很有排面!】 【天幕出品,必属精品!我已经搬好小板凳坐等了!】 【跪求天幕大大翻牌子!我想知道李白和杜甫谁更厉害?】 【啊啊啊!我的小心脏!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结果了!】 五颜六色的弹幕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充满了戏谑和调侃,与下方古人震惊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宋玉和老渔夫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宋玉指着那些飞快滚动的弹幕,满脸疑惑地问道:“老师,这些是什么文字?为何弟子从未见过?” 屈原也是一头雾水,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晓。倒是老渔夫,一把年纪了,心态却很开放,乐呵呵地说道:“管它是什么文字,反正也看不懂,咱们只管看热闹便是!” 【第一位:屈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心怀天下,却屡遭排挤,最终抱石沉江,以身殉国。】 天幕上画面一转,出现了一位身着长袍,面容俊朗,却又透着一丝忧郁的男子,正是屈原本人。看到天幕上出现的自己,屈原不由得浑身一震,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6666!第一位就放大招了!这出场方式,爱了爱了!】 【屈原大大,我是你的粉丝!你的诗歌我都会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诗真是太经典了!我每次背都能感受到屈原大大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_?)】 【啊啊啊!终于等到屈原大大!我的男神!为屈原大大疯狂打call!您的诗歌,永远的神!】 看到天幕上铺天盖地的弹幕,宋玉和老渔夫都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热闹的场景,仿佛整个世界的人都在这一刻聚集在一起,讨论着同一个话题。 宋玉指着那些弹幕,难以置信地问道:“老师,这些人……难道都是您的粉丝?他们竟然如此了解您的诗歌?” 屈原望着天幕上那些陌生的文字,心中五味杂陈。他从未想过,自己的诗歌竟然能够穿越千年的时空,依然被人传颂,依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特,语言瑰丽,情感浓烈,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离骚》,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天幕上,画面快速切换,展现出《离骚》中“乘龙兮北游,聊翱翔兮周览”的奇幻场景,展现出《九歌》中“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的唯美意境,展现出《国殇》中“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悲壮气势…… 【天哪!这画面也太美了吧!简直就像是在做梦一样!(?w?)】 【屈原大大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铁粉了!o(≧▽≦)ツ】 【为屈原大大疯狂打call!您的诗歌,永远的神!( ? ?w?? )?】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瑰宝啊!我为自己是华夏儿女而感到自豪!(? ??_??)?】 弹幕如同雪花般飘落,将整个天幕都染成了白色。宋玉和老渔夫已经被这震撼的场景所深深吸引,他们从未想过,诗歌竟然可以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如此直观,如此震撼人心。 屈原听着天幕上传来的赞誉,心中却没有任何的喜悦,只有一片苦涩。他知道,自己的诗歌虽然得到了后世的认可,但自己一生的政治抱负却终究未能实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一声长叹,从屈原口中缓缓吐出,在寂静的江面上回荡,久久不散。 ………… ………… 东晋(陶渊明 & 殷景仁 & 庞通之 & 羊松龄) “渊明兄,你这‘五柳啤酒’酿造得越发醇厚了,真不愧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高人, 连酿酒都如此有灵气!” 殷景仁一边说着,一边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抹了抹嘴,尽显豪爽本色。 “景仁兄过誉了,不过是闲来无事,效仿先贤,寄情田园罢了。” 陶渊明淡淡一笑,提起酒坛,为友人斟满酒杯,“来,诸位,满饮此杯!” 简陋的茅草屋内,除了殷景仁,还有庞通之和羊松龄两位好友。 四人围坐在一张木桌旁,桌上摆满了各式菜肴,还有一坛散发着清香的“五柳啤酒”。 这“五柳啤酒”可是依照上次天幕展示的“啤酒”酿造方法,再加入陶渊明自己的一点“独家秘方”酿造而成,可谓是人间难得的美味,引得三位好友每次来访都垂涎不已。 “你们说,这天幕今晚还会出现吗?”庞通之放下酒杯,望着窗外深邃的夜空,好奇地问道,“上次错过了‘唐宋八大家’的盘点,这次可不能再错过了。” “天幕的出现,向来神鬼莫测,你我凡夫俗子,又岂能揣测天机?” 羊松龄摇着羽扇,故作高深地说道,只是那眼角眉梢却掩盖不住期待的神色。 “我倒是希望它能出现,” 陶渊明放下酒杯,目光深邃地望着夜空, “上次天幕预告了要盘点华夏五千年最伟大的诗人,也不知道会是哪些文坛巨匠?” “哈哈,渊明兄莫不是也想在这榜单上留名?” 殷景仁打趣道,“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被天幕翻牌子的幸运儿,成为万众瞩目的‘顶流’!” 【来了来了!我就知道今晚有瓜吃!天幕老贼诚不欺我!】 【天幕预告一出,必有大事发生!我已经搬好小板凳,准备好瓜子花生矿泉水,坐等吃瓜了!】 话音刚落,夜空骤然亮起,巨大的天幕再次降临,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银白色的光芒之中,宛如白昼。天幕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各种不可思议的景象,哪怕是已经见过几次的陶渊明等人,此刻也不由得被这恢弘的气势所震撼。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诗人!第二位:陶渊明!】 天幕之上,金色的字体如同星辰般闪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与此同时,一阵激昂的音乐声响起,仿佛是在迎接一位文坛巨匠的到来。 【啊啊啊!我的男神!终于等到我们陶公出场了!】 【我陶公天下第一!不服来辩!谁赞成?谁反对?!】 【来了来了!前方高能预警!全体起立,迎接诗坛巨佬!】 五颜六色的弹幕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充满了戏谑和调侃,与下方古人震惊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四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这……这是何物?” 庞通之指着天幕,惊讶地问道,“莫非是传说中的天书?” 羊松龄也是一脸懵逼,喃喃自语道:“这天幕真是越来越神奇了,竟然还能显示文字,还能播放音乐,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陶渊明和殷景仁虽然已经见过几次天幕,但对于这铺天盖地的弹幕还是感到十分新奇。 【他,是东晋末年着名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隐逸诗人之宗’?这名号,够响亮啊!” 殷景仁笑着说道,“渊明兄,看来你这是要火啊!” 【渊明兄,你火了!你火了!你知道吗?你现在可是超级大ip!】 【6666!渊明大大,我是你的粉丝!你的诗歌我都会背!】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ip’是什么?能吃吗?】 【楼上的,‘ip’就是……算了,说了你也不懂,你就当做是夸人的词就对了!】 天幕上,画面一转,出现了一位身着布衣,头戴斗笠,手持锄头的男子,正在田间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不是渊明兄吗?” 庞通之指着天幕上的身影,哈哈大笑起来,“还真是像啊!尤其是这身打扮,简直一模一样!渊明兄,你这是‘本色出演’啊!” “哈哈哈……” 茅草屋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陶渊明望着天幕上的自己,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曾经的他是多么渴望建功立业,为国家效力,就像天幕中展现的那样,他出身官宦世家,也曾“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最终,他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归隐,选择了与世无争,正如他在《归园田居》中所写:“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他的作品清新自然,平淡质朴,却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的诗句,如同清泉般洗涤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淡泊。】 天幕上,一行行诗句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每一句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它们的价值。 “好诗!好诗啊!” 庞通之忍不住拍案叫绝,“渊明兄,你这诗写得真是太棒了!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你有如此才华呢?简直是‘宝藏男孩’啊!” “是啊,是啊,渊明兄,你真是深藏不露啊!” 羊松龄也跟着附和道,“以后可要多多向你请教诗词歌赋之道了!” “二位兄台过奖了,不过是些随性之作,当不得真。” 陶渊明嘴上谦虚,心里却乐开了花。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他的作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好!说得好!” 殷景仁激动地站起身来,举起酒杯,高声说道,“来,让我们一起举杯,敬渊明兄,敬伟大的诗歌!” “敬渊明兄!敬伟大的诗歌!” 众人举杯共饮,欢声笑语再次充满了整个茅草屋。 天幕上的画面还在继续播放,但陶渊明已经不再关注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或许,这便是他最好的选择,也是他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