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小曲同志成长了(2/2)

1904年,京城东二条胡同,有了第一个官办电话局,用的是100门人工交换机。</p>

而早在1892年,老美就已经用上了步进式交换机。</p>

七七事变后小日子攻入京城。出于统治的需要,用步进式交换机,取代了老旧的人工交换机。</p>

而1926年,第一台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就已经在瑞典投入了使用。</p>

到了1938年,老美等西方国家和小日子,也陆续换代了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系统。</p>

我们一直到1960年,才研制出第一套1000门的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p>

五年之后,贝尔成功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存储程式控制交换机。随后程控交换机迅速在发达国家普及。</p>

从而让以电话线为传输载体的数字网络通信,有了实现的基础。</p>

而我们呢。</p>

从六十年代初开始,交换机技术陷入了长达四十年的停滞期。</p>

一直处于少量纵横制自动交换机,部分步进式交换机和大量共电式人工交换机混用的局面。再加上线路老旧,通话质量差到一言难尽。</p>

就这种通话靠吼,断线更是家常便饭的通讯质量。想实现高效准确的网络信号传输,简直就是扯淡。</p>

之前曲卓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通讯方面的事,跟他八竿子都打不着。</p>

就算有心改变,也没人听呀。</p>

再说了,更换升级有线电话网络,技术方面先抛到一边,投入就能吓死个人。上面就算有心解决,也拿不出资金!</p>

所以,曲卓才退而求其次,把第一步的标准降到最低。只要实现京城几家单位间的网络通信,证明设计的可行性就行。</p>

至于后面的网络拓展和线路换代,就不是他操心的事了。</p>

另外,即便在京城范围内通讯,电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也只是勉强能达到要求。</p>

追求传输效率?</p>

想都别想。</p>

既然注定是无用功,曲卓也就懒得费那脑子了往深里琢磨。先搞了个能用的简易版本出来,等以后硬件条件达到了,再考虑提高效率的事。</p>

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p>

高副院长透出消息,计算机所那边准备采用bell 201为蓝本的专线网络。</p>

如果成功,效率上肯定比曲卓的设计要高出一大截。</p>

曲卓怎么可能认输,嘴上跟高副院长说话时,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搞程控交换机,必须搞!</p>

搞出来后,国家有没有资金去升换代级先不管。起码在两个月后的比试中,用自动化交换机和高质量线路,搭建起测试环境。</p>

什么特娘的1200比特每秒2400比特每秒,那些都是理论传输速度。实践起来能达到几百比特,最多勉强超过千比特每秒,就已经很不错了。</p>

曲卓憋着劲,要把实际传输效率直接提高到几千比特每秒,甚至万比特每秒!</p>

喜欢1976步步生莲请大家收藏:(20)1976步步生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