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左良玉之死(1/1)
广德五年七月十五日,农历中元鬼节这天,倭国本州发生了一场强烈大地震,震中位于德川家光所在的江户城中心,具置在幕府将军所在的御本丸。 据说德川家光来不及写下遗诏——这是战败幕府通常要做的事情——便无声无息坠入了那条无底裂缝,最后只发出了一声充满青色的雅蠛蝶。 一切归于死寂。 倭国地震频发,居住在各岛上的倭民们,隔三差五就被地震引发的滑坡活埋,被滚落的石头砸死,被大火烧死,被乘火打劫的浪人们杀死······ 总之,地震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谓是家常便饭,就像康应乾好色,刘招孙求仙,原本不值一提。 只是,这次江户大地震,烈度之强,破坏之重,死人之多,是前所未有的。 城中十多万间房屋,在一夜之间倒塌大半,几处神社更是直接变成了废墟,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的灵位被大火焚毁。 地震引发的大火,将城中那些没被震塌的房屋,全部点燃,造成的损坏比齐军持续半个月的燃烧弹空袭还要严重。 江户居民伤亡惨重,遭受地震大火连番打击,五十万人口至少去了十万,由于担心齐军围攻,很多人至死不敢逃出江户城。 当然,说到这里就不能不夸奖一下倭国的工匠精神,因为按照幕府战前规划布置,按照德川家光和各大名制定的千万玉碎的作战计划,江户及周围武士农民,各人必须坚守岗位,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轻易逃走。 不得不说,倭民在执行幕府命令这方面,表现出了令人敬仰的严谨的纪律性。 同样的纪律性还表现在他们刷马桶上,据说不管马桶是否干净都要刷七遍,以及看完蹴鞠比赛,球迷们会留下来将场地垃圾清理干净。 当然,上面说得这些都是另一个时空发生的故事,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 总之,广德五年鬼节这天,任凭地震频发,任凭大火肆虐,坚强的江户百姓还是坚守在各自岗位,直到烈火将他们吞噬····· 江户城人口规模超过五十万,放眼全球,也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大都市。 然而在一夜之间,所有繁华都成过眼云烟,覆灭来临。 地震不仅引发了大火,还引起海啸,在地震发生后的半个时辰,十米多高的巨浪如墙壁席卷江户全城,如末日审判,将所有倭民带走。 到七月十六日正午,江户城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还在燃烧。 成群结队的章鱼、金枪、马哈鱼、秋刀鱼在城中游弋, 尽管倭人已经死伤殆尽,对江户城的惩罚,却并没有就此停止。 地震大火洪水之后,富士山猛烈喷发。 滚烫的岩浆像洪水一样沿着山坡倾泻而下,沸腾的岩浆所过之处,山川草木全部化作焦炭。 江户城北靠富士山火山,向西是一连串距离火山同样接近的小村镇,陆上只有向东走才能最快离开江户。但是向东有条河,只有两座桥可以通过。 火山爆发后,倾盆而下的火山灰、碎石,熊熊烈火升腾下的浓烟,以及熔岩喷发时散发出来的有毒气体,数日未能消退。 齐军早早撤离至九州岛以西,隔岸观火。 烟雾和抛射物量极大,高空中的烟尘遮住阳光,漂浮在空气中降低能见度,落在地面又覆盖住了本州岛的道路,让人失去方向。 火山喷发出来有毒气体更为致命。 德川幕府连同各藩在江户参勤交代的人质,最终被地震、大火、洪水和火山喷发全部带走,五十万人只有区区数千人逃出城池。 加上其他各藩在灾难中 的损失,这次灾难造成百万人口伤亡,本州已经化作地狱。 大地震爆发前,齐军已经有序撤出江户,只留少部分朝鲜兵佯装继续进攻,主力西撤至九州福冈藩。 撤兵之前,赵率教下令第六兵团在城门四周到处纵火,确保绝大部分倭民没有生还可能。 七月二十日,富士山爆发三天后,更令人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二十日正午,一声来自地底的怒吼响彻全岛,接着,整座本州岛,以江户为中心,东西方向裂开一条长数百里,宽半里的巨大缝隙。 无数海水顺着这条巨大缝隙,源源不断翻涌上地面,起初还只是泉涌,后来税粮越来越大,变成了喷泉,最后巨大的洪水像是挣脱锁链的猛兽,从地底深处咆哮而出,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整座本州岛淹没。 经历过火灾、地震、岩浆的本州岛,早已变成千疮百孔,最后一刻被彻底撕成了两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入大海。 同日,四国岛北部部分土地也被海水淹没。 截止到七月二十二日,本州岛全部、四国岛一部,九州岛一部,全部沉入海底,居住在列岛上面上万年的倭民——邪神的后裔们——基本伤亡殆尽,有超过三百万人在最近十日内全部死去,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们的魂灵终于可以返回故乡,重新回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海。它们也可以继续服侍那些全身长满触手,头上身上都是黏液的邪神。 从这个角度上说,倭人应该对太上皇表示感谢······ ~~~~ 二十二日,海啸渐渐平息,火山灰继续向东部飘散,齐军继续向对马岛撤离,倭国真正成为抛弃之地。 如果说倭国还有一定的战略价值,可以成为帝国继续征伐的港口,现在,经过这场超级地震洪水的袭击,各地优良港口损失殆尽,各处低地平原被海水淹没,不要说建设海港,连驻军粮食补给都不能做到。 这样的倭国自然再没有任何价值,让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族群自生自灭才最符合大齐利益。 七月下旬,幕府军不战而亡,各藩大名死于江户城中,各地幸存的大名纷纷向齐军投降。 德川幕府在倭国的统治彻底崩溃。 七月二十五日,困于四国岛、粮草断绝、遭受火山灰袭扰、绝望无助的郑森,在悔恨交加、担惊受怕中,旧疾爆发,突然去世。 郑森死后,余部海贼顿时土崩瓦解,争先恐后跑到九州岛投降齐军,大家都很清楚,有了这几场灾害,倭国今年冬天必然饥馑,到时候缺衣少食,几万人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待着,最后只有活活饿死冻死。 当然,还有部分顽固者誓死不降,表示要与刘招孙血战到底——虽然刘招孙现在下落不明——海贼们没有仁义礼智信这些虚文,也不管效忠谁,只要有钱赚就可以。 于是零星几个主战派被其他人杀死。 郑森尸骨未寒,海盗们便走向内讧,接着马不停蹄的投降大齐,投降派占有绝对优势,所以投降进行的很顺利。 郑氏海盗投降后,同样坐镇四国岛的左良玉,这时候终于慌了神了。 早在齐军东征之前,老左就一直想看看风头。 他想等幕府军和齐军打得两败俱伤时,再出来收拾残局,这样以来,即便最后胜不了,好歹能在战后混个大名来做一做。 左良玉有幻想的资本,他麾下还有一万多明军,各人都配备有火器,他从山东逃来时,身上还带着几千两金子和三十多万两银子,这玩意儿在倭国都是硬通货,所以可说是粮草不缺。 不过仗刚打起来,左良玉就意识到情况不对,首先是各藩军队和齐军交手,几乎都是一触即溃,连精 锐凶悍的萨摩军也被刘招孙屠灭,齐军所向披靡,从九州一路打到江户,没有一支军队能拦住他们。 左良玉想起自己原先干过的事情,很多次都在刘招孙后面捅刀子。想来齐军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他越想越觉可怕,于是主动找来谋士商议对策,谋士深思熟虑一番后,向他建议,让左良玉将早先擒拿的前明伪三太子当成真的,献给齐国,投降大齐,换取活命。 这样的计划听起来未免一厢情愿,至少太上皇是不可能答应的。 可惜太上皇现在不知踪迹,议事权便交给了各兵团主官和几位内阁大臣。 到底该如何处置这些俘虏呢? 关于对俘虏的处置,大齐文武百官们议论纷纷,各人都有各人的说法。 邓长雄与赵率教王从之等人商议后,一致决定,将郑氏、左氏余孽立即处死。 而张溥和卢象升则认为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俘虏,将他们运回国内参与工作。 赵率教则坚持要求就地处死,谢阳出来说,沿海各处矿场已经招满了人,而且战舰运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运送这么多俘虏。 邓长雄说,撤兵行动带上太多俘虏,只会拖慢行军速度,保不齐后面还有其他事情发生。 于是众人终于达成一致,对投降俘虏及时侦查,有过任意恶行的,就地斩杀。 这也就注定了左良玉等俘虏们的最终命运。 趁着撤退的间隙,齐军又将九州各藩残余势力清理一遍。 尽管天灾人祸,还是有很多百姓逃出城镇,躲进深山之中。 事实上,由于各藩田地被摧毁大半,加之火山地震的波及,各地粮食产量很不容乐观,有限的粮食也被齐军无偿征收。 所以,那些大难不死躲入深山的倭民,最后注定会被活活饿死,无法熬过这个寒冷漫长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