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信念 第六章 云州(2/2)
丫鬟又跑了出去,不一会空着手回来:“先生说你不怕杀头就去他书房里去看。”
接下来几天孙成栋潜心阅读这些皮纸书,似乎这些皮纸书是那个先生专门为他选摘,内容包括游记、律法、哲学、文史、情感等等,从社会常识到人文社科都有部分涉猎,而且深度不高。
其中建筑部分介绍了宜居的房屋应该如何选址和选材,哪些细节需要精雕细琢,哪些又不必讲究审美,可以说价值观选择都是实用主义至上,既顾及方便实用又防止使用者惫怠懒惰。
而地理游记则把目前人力所及之地都包括了进去,极北苦寒无法生存,极西是沙漠广袤难以逾越,西南高山峻岭人力无法跨越,南面和东面的远海风高浪大不可远渡等等。
云州是曾经齐天子最初的国都,历代齐天子开疆拓土达到极致,到了人力无法跨越的极限以后,齐天子兴趣索然的解散了帝国从此无影无踪,各地封国与其说是为了名利彼此征战兼并,不如说是在追寻齐天子的脚步,想探寻这个世界的尽头,想知道齐天子为什么放弃一切不知所踪,他到底去了哪?
人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的探寻才是各国的世界观源头。
至于人生价值的探寻反而最简单,鼓励欲望的扩张与约束同时存在。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两年,孙成栋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会来,也不在意这里的环境对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他很喜欢这种人与自然的互动,付出劳动获得物资,平平淡淡的活着平平淡淡的面对死亡,如果没有战争,世人生存其实很容易,如果追求精美的人生也有通路,这个世界的活力很高。
放下皮纸书,孙成栋要回自己的装备走出房间一路向西,一身淡蓝的土布衣服,短枪挑着包裹扛在肩上,此外再无其它。
木屋所在是一个庄园,四面田野环绕,这个季节的田里只有一些蔬菜还在泛绿,其余满眼的矮草夹杂着灰败,南方是大城的轮廓,屋影重重,干道上人车往来稀疏连绵,进城买了一大包盐带着,然后出城远去。
沿路向西走到天黑,寻到一处村落,进村后随便靠着一户人家的外院墙坐下歇息。
这里的村落同样是圆形土屋,外围同样有夯土矮墙,家家户户没有灯火没有禽畜,连条狗都不养。
只有靠山生存的猎民才养狗。
第二天蒙蒙亮,一声呼唤叫醒了他,孙成栋拿出一撮盐换了早餐吃饱继续赶路。
过了两天遇到商队,一排牛车三十几辆排出去一里多路,问清了商队的走向搭了两天顺风车,到了岔路分手时付了一块银子的资费。
当晚借宿在一个县城的学堂里,孙成栋和先生聊起学问的科目。
士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责任,先生说他的责任是把自己擅长的领域传承给有兴趣发展这一领域的下一个士。
这个先生擅长商贸组织,他告诉孙成栋,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兴趣,他这一领域除了不触碰国政,其他人群的研究已经发展到所有族群,现在开始进一步细化,例如如何组织商人货通天下。
“远离海岸千里开始缺盐,为什么商人愿意长途贩盐又能保持盐价和沿海相同呢?”
孙成栋觉得这先生故作高深:“组织贩运耗费颇高,怎么可能盐价相同?”
“这就要看管理贩盐该从哪里切入,你看这内陆的药材产量丰厚,如果产药的地方药价和沿海相同,那不就能弥补两地之间的盐价相同带来的耗费吗?”
“不见得每个地方都有物产吧,我家所在的地方除了天生地长的寻常东西根本没有特产。”
“你只看到了自家一地,可曾看到领主封地内有没有可以补足的物产?一个领主要想安定地方,首要思考的就是异地商贸的互补,如果没有这种互补性,这里就没有分封价值,为了获得子民就需要把这样的地域并入可分封的范围。”
“用特产的互补性均摊利益给所有子民?”
“正是这样,比如中山国产马,他的马价就高,商人返回沿海就能获得卖马的纯利,而中山国子民通过任意物资从养马人那里都能交易到均价盐。”
孙成栋没想到这个士钻研到这个深度,如果引入银块做货币,这个商贸体系已经圆满成熟。
“天下的物价没有波动吗?”
“谁敢挑战齐天子的规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