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你怎么不拦他啊?(1/1)

王烨一夜没睡且不提,毕竟年轻人,少睡一觉问题不大。 而杜老大跟拓俊京一时半会还打不起来~ 虽然王烨对这人颇多赞誉,说什么如今的高丽和李冕,哪个没有些武艺在身? 蒋兴祖没有接这个话题,山寨很多大方向上的事情,蒋兴祖不想讨论,还是说些其他的事情比较好,“文武之间的事情太复杂,道理小可自然也是明白的,只是为何此时开战?” 话题转的有些突兀,赵鼎也习惯了。 是啊,为什么是此时开战? 春节刚过,还是数九寒冬,蒋兴祖虽然不懂热量消耗什么的,可是冬天人粮食吃的多还是清楚的。 而且天寒地冻的,需要准备的物资也更多,比如手套、御寒衣物、冻伤药等等。 当然这些只能算是麻烦的小事,最关键是耽误春耕。 济州岛也好,光州那里全南平原也好,如今正是忙碌的时候,年前在做水利,在开垦田亩,如今是就等春耕了~ 在农业社会,一个青壮对农耕家庭来说太重要了。 要知道,出征的可不是那万余兵马,协助运送粮食的民夫,还有协助清理地方的辅兵,就是万人都不止,一旦战事规模扩大,这部分人数还要再扩大。 打下的城池越多,需要的人手就越多。 而且对现在的梁山人才储备来说,治理现有这几处城池,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许贯忠明显也不是只打算打下两个小城,是要拿下整个庆尚道的。 “原本许军师是要年前动手的,我给劝到了年后。”赵鼎看了眼蒋兴祖,无奈说道。 蒋兴祖问道,“赵兄为何不拦着他啊?” 这事是延到年后就能成的事吗? 咱们如今缺多少官吏?你作为留守高丽半岛安抚使,心里没点数吗? 刚刚填充到各州县的吏员,还没等组织春耕呢,收了一茬秋税,就踢下去三成多,这特么还要再攻城池,拿什么去治理? 不治理的话,打下来干嘛?放那能生小城池吗? 赵鼎想吐槽,又觉得不稳重,终归是无言以对。 拦得住吗? 不说许贯忠是王烨授权高丽半岛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负责人,本就有权决定开战与否,其本人作为梁山第一军师,开战也是孙安、韩世忠、郝思文这么一群杀才或被动或主动的集体意愿,众志成城的,根本拦不住好吧。 再说,敢拦吗? 你还年轻我两个月,不懂!俺是知道的啊,自从去年他和寨主一块出去之后,横竖就看俺不顺眼,话里话外的点俺,邀名?天可怜见,俺哪有这心思?这在山寨可是要命的事情啊!认识张叔夜吗?所以面对许贯忠,俺真的强势不起来啊~ 赵鼎不说话,蒋兴祖大概就反应过来了。 梁山如今还是属于先军政治,自己等人做的内政管理之类的事情,重要归重要,实际还是要服务于军事的。 和军事服务于政治那种圣贤书的道理完全不同。 开疆拓土,就是如今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自家们能说什么? 说你打下的地盘,我们没本事治理,等我们缓缓? 闹呢?! 蒋兴祖也是叹息,跟许贯忠或者说高丽文武之间的矛盾,蒋兴祖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 毕竟双方本就是立场很明显的对立,这边想着稳一下,种田发展之后再扩张;那边无论是为了军功,还是有其他考量,反正是想着先打下地盘再说,本就是做事理念不同。 只是到底胳膊拧不过大腿,动笔的打不过拿刀的,所以如今两个人只能苦逼的骑着马赶路。 这么赶路也是无聊,终归是要聊点啥的~ “如今到苏州那边买媳妇的还多吗?”蒋兴祖突然问道。 “还多,虽然只半年,到底是有些人攒了些钱财,所谓饱暖思淫欲,有了钱就想着买人了,还是税特么收少了~”赵鼎说完,有些叹气。 “人伦大道,倒是也无碍,济州岛从梁山运送物资还是不方便,组织船队直接到苏州通商本是应有之义,也更利于济州岛的发展。” 蒋兴祖对于济州岛百姓去苏州买媳妇这事,虽然有些不太人道,但是大概是能理解的。 底层百姓自然是百般复杂,有好有坏,既可以是能压榨的平头百姓,也可以是穷山恶水之刁民。 他们自有其生存逻辑,先是糊口之粮,然后是片瓦遮身,能有自己的土地是极好的,然后就是耕牛啊,牲畜之类的额外需求。 然后在基础生存需求之后,就是简朴但极为执拗的传宗接代的需求了,这一需求的放的很靠前,在能吃饱甚至是吃不饱但能活下来的情况下,就会开始出现。 河北灾民在济州岛的安顿顺序,在田地分下去之后,粮食尚未收获之前,伴随着土地整理的,就是第一波嫁娶高峰。 也算是另类的饱暖思淫欲吧,只要能活下来,就想这些事~ 然而梁山这个政权一直是男多女少的,这是最开始山贼土匪的属性决定的;也是灾民之中,男多女少形成的,在遇到梁山救援之前,灾民中男性的生存可能明显是高于女性的。 如果是按照王烨的所谓民族融合的规划,应该是娶高丽女性的,这也是一种解决思路,总比兄弟共妻这种更容易让人接受吧。 然而王烨低估了大宋百姓的骄傲,或者说天朝上国的传统,就在村落形成之后,有了宗族,就有族长提出:不可让番邦女子玷污了家族血脉··· 就是这么扯淡,刚能活下来,就开始讲血脉了?! 要知道高丽婢,昆仑奴在前唐都是贵族才能整的起的风尚好不嘞。 劳动创造财富,济州岛上是有些有钱人的,或者说可以算作中产阶级,比如最早一批从长岛登陆济州岛的百姓,除了首批登岛的补贴,还有做工的收入,从四月份上岛,然后到年底,整整八个月;再加上土地产出,有些四五口青壮的家庭,还有安排家中子弟从军的~ 根据年底摸排,最富裕的一户人家,家中差不多有钱财百贯。 有钱自然就会有消费需求,济州岛上有百姓二十万还多些,又不是所有人都选择在地里刨食的,人的需求也不是只种地就能满足的,那是活着~ 其他也有些谋生的手段,比如还有出海捕鱼,危险,但是收益很高,鱼虾海产都是肉食; 还有就是市场百工,木工、铁匠、剃头匠以及,最多的做各种吃食的店铺,还有成衣铺等等。 市场自有其规律,创造财富之后,自然是会有流通需求的。 只是济州岛到底是个岛,总有些不足的地方,所以就出现了民办的商队,有胆大的要去苏州杭州经商! 赵鼎的反应很快,很快就打造了梁山的经商船队。 李俊带着童猛领着海军第二营去南洋了,阮小五领着海军第一营联系长岛、白翎岛和济州岛各处物资转运,阮小七领着海军第四营长期驻扎于白翎岛,然后就是扈成领的第三营,原本驻扎于济州岛休整,如今走海路到苏杭经商,两旬大约可以走一趟来回。 这段海路比济州岛到长岛要危险些,不过好在距离不算特别远,不过千里,跟着海军第二营自然是更稳妥些。 梁山不能把所有生意都控制在自己手中,所以这种商业行为,自然是鼓励的,有了行商才好收税吗~ 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正常的商业行为,然后就跑偏成人口“买卖”了,或者说就是娶妻。 碰上年景不好的时候,可以用一斗小米换一个媳妇回来,当然江南到底富裕些,价格高些,得七八贯才能娶个媳妇~ 虽然有些波折和计划外的情况,但是济州岛毫无疑问是逐渐变好的,从无到有,逐步步入正轨,百姓安居,吏治清明,轻谣薄役,甚至开始变得富裕,简直圣人治世。 这也是蒋兴祖对许贯忠出兵不满的一个原因,你最起码等夏粮收了吧,或者等到秋收··· 按照惯例不该是秋后用兵的吗? 当然蒋兴祖更怕~ 怕万一打了败仗,这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主君已经把家眷送到济州岛,各处产业也迁了来,梁山到底是逼仄了些,说不得就弃了吧。” 那里有十万朝廷大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