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朱棣才发现大名的日新月异萨尔浒之战后续影响(1/2)
朱棣当然是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的。</p>
一方面是朱元璋的威严。</p>
另外一方面,以朱元璋这个年纪,万一气出个好歹咋办?</p>
那朱棣可就要以“气死亲爹的第一位大明太子”身份载入史册了。</p>
朱元璋吐出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p>
“这朱翊钧也差不多了,总算是可以结束了。”</p>
“唉,朕现在有点受不住,希望别再来一个大明的败家子了,不然朕怕是要被活活气死!”</p>
朱棣干咳一声,小心翼翼地提醒道:</p>
“父皇,从金幕盘点来看,朱翊钧似乎并非亡国之君。”</p>
按照常理来说,亡国之君有很大几率是要进盘点的。</p>
换句话说,大明估计还得至少有一个皇帝上榜呢!</p>
朱元璋闻言,表情顿时僵硬。</p>
他是能暴打一通朱棣,但也改变不了金幕的盘点人选啊。</p>
朱元璋默然片刻,道:</p>
“只要不是下一部再出大明的就行。”</p>
朱棣忙道:</p>
“应该不会,正常情况下都不会连续盘点一个王朝两部的。”</p>
“观众们看也会看腻的,对,肯定不会的。”</p>
朱元璋沉吟片刻,道:</p>
“你说大明都出了三个皇帝了,是不是哪里的风水不对啊?”</p>
“或许得让钦天监看一看,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p>
朱棣觉得需要安慰父皇一下,便道:</p>
“父皇您看,大明都已经出了三个败家子但还没亡国,足以证明您设计的制度是非常出色的。”</p>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p>
“你觉得你这样说话朕就会开心吗?”</p>
“大明都已经被盘点三次了,历朝历代还有比大明更多的吗?”</p>
“都是你朱老四和你的子孙们干的好事!”</p>
朱棣干笑不已。</p>
“父皇,儿臣也不知道儿臣的这些子孙后代竟然奇葩到这种地步啊。”</p>
朱元璋一拍大腿,恍然大悟。</p>
“朕明白了!”</p>
朱棣的心中突然有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p>
“父皇,您明白什么了?”</p>
朱元璋目光炯炯地看着朱棣。</p>
“不是大明的风水不行,是你朱棣的风水不行!”</p>
“啊?”朱棣傻眼了。</p>
不是,这种事情怎么还能怪到我头上来了呢?</p>
朱棣忙道:</p>
“父皇,这事真不能赖我啊。”</p>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p>
“难道赖我?”</p>
朱棣又说不出话来了。</p>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突然开口了。</p>
“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p>
敢在这种时候开口说话的人没几个,姚广孝是其中一个。</p>
如今已经是大明户部侍郎的姚广孝欠了欠身,恭敬道:</p>
“朱标殿下的猝然离世,再加上金幕盘点中太子殿下后代们的奇葩表现,都说明东宫的风水可能存在问题。”</p>
“臣以为,应该考虑将东宫重新整修改变布局,或者直接将东宫迁移到新址。”</p>
朱棣瞪大了眼睛。</p>
姚广孝,你这话都敢说的?</p>
不怕父皇发怒,直接砍了你的脑袋?</p>
但下一刻,让朱棣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p>
朱元璋点了点头,赞同道:</p>
“朕也觉得是这个道理,那就另选地址重新修建一座东宫,原先的东宫改为皇家御花园。”</p>
“姚广孝啊,你负责牵头此事,户部那边就由你来协调,工部和钦天监也会配合你的工作。”</p>
“朕给你三年时间,要看到一个新的东宫。”</p>
姚广孝忙道:</p>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完成任务。”</p>
朱棣脑子晕乎乎的。</p>
东宫住得挺好的呀。</p>
朱棣现在睡的寝宫,也还是朱标之前的寝宫。</p>
别人可能会怕闹鬼,朱棣不怕啊。</p>
朱标是朱棣的大哥!</p>
朱棣怎么可能会怕自家大哥的鬼魂?</p>
朱棣还巴不得能有机会和大哥多聊几句呢。</p>
朱棣赶忙开口道:</p>
“父皇,儿臣觉得这件事情劳民伤财,不如还是再考虑考虑?”</p>
朱元璋怒道:</p>
“这件事情是朕的旨意,你给朕闭嘴就行。”</p>
这臭小子,给你修一座新房子,你还不乐意了?</p>
片刻后,朱棣一脸郁闷地坐上了离开皇宫的马车。</p>
夜幕中,马车缓缓朝着东宫行驶而去。</p>
朱棣看了一眼姚广孝,抱怨道:</p>
“老姚,你在搞些什么东西?父皇铺张浪费,你竟然还要推波助澜?”</p>
“东宫已经够大够舒服了,再重新建一座除了消耗国力之外还有什么意义?”</p>
“还不如拿这笔钱来多建造几艘钢铁战舰,多弄点火枪大炮呢。”</p>
姚广孝坐在朱棣面前,表情安静地听着朱棣的抱怨,过了一会才道:</p>
“殿下,您知道去年国库的结余是多少吗?”</p>
朱棣愣了一下,摸了摸脑袋。</p>
“没注意啊,户部不是交给高炽那小子去协理了嘛。”</p>
“俺一看到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就头疼,没心情看下去。”</p>
姚广孝哭笑不得,道:</p>
“殿下,您看兵部火枪火炮数量的时候怎么就不头疼呢?”</p>
</p>
吐槽了朱棣一句,姚广孝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正色道:</p>
“殿下,去年除去所有开支之外,大明新入国库的财政结余总计四千五百七十四万两白银。”</p>
“啊?”朱棣震惊了。</p>
过了好几秒,朱棣才道:</p>
“你刚刚说多少?”</p>
姚广孝呵呵一笑。</p>
“四千五百七十四万两,白银。”</p>
朱棣:“……”</p>
这是结余,是所有收入减去支出之后,纯纯的利润!</p>
“等会老姚,你的意思是,现在大明一年的结余就能买下一套《工业革命》了?”</p>
姚广孝嗯了一声。</p>
“如今工业革命可是降价了三次,也就三千五百万两。大明去年结余买了一套工业革命还能剩一千万两呢。”</p>
朱棣听着姚广孝的话,有一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p>
“怎么会有这么多?”</p>
姚广孝笑道:</p>
“那就有很多方面了,臣细细给殿下道来。”</p>
首先是倭国,大明在征服倭国之后,大量开采倭国的金银矿以及铁矿。</p>
由于这些开采都是使用当地的倭人劳工,而所有的倭人现在都是大明的奴隶,所以大明在这方面几乎没有成本,只需要负担倭人劳工的吃喝就行。</p>
其次,是大明在陆地上的扩张。</p>
在重新收回了西域之后,大明又一次打通了陆地上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商人从西域而来。</p>
借助丝绸之路的重新开通,原本已经在大明沦为三四线城市的西安又一次开始了经济大爆发,上缴国库的税赋连年翻倍。</p>
连带着,整个河西走廊也再度变得繁华起来,敦煌武威等地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人口也在迅速增长。</p>
再次,就是大明在海外的扩张。</p>
郑和率领着大明水师,凭借着钢铁战舰的威力,已经吞并了包括吕宋、爪哇在内的大量东南亚国家,让它们都成为了大明海外领地。</p>
这些海外领地虽然没有矿,但却拥有甘蔗(糖)和香料这两样国际贸易中的超级硬通货。</p>
这里的劳工成本虽然比倭岛那边高一些,但对大明朝廷来说依旧低得可以忽略不计。</p>
单单是糖和香料的贸易,就足够大明赚得盆满钵满。</p>
但这些还没有完。</p>
最重要的点,还在于大明的内部发展。</p>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启,以及大明之前诸多制度改革的加持,大明内部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p>
几大干线之中,南京到洛阳,南京到广州的铁路刚刚建成通车,南京到西安和北平的铁路也马上在这一两年内通车。</p>
此外,东北、漠北方向的铁路也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规划,即将开始施工。</p>
铁路的贯通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成本。</p>
将来东南亚的糖、香料既可以从海上运抵西欧,也可以先海运到广州,再通过铁路中转从陆地丝绸之路运向西边。</p>
大明的造船、铁路、冶炼、军工、丝绸、商贸等等行业,在这些年迎来了超级大爆发,完全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p>
这些行业的上下游所有行业,同样也从中获益匪浅。</p>
姚广孝一口气说到这里,沉声道:</p>
“殿下,我就这么说吧,如今的大明比起洪武三十年金幕出现前那个大明,不说强个一百倍,强五十倍是完全没问题的。”</p>
朱棣:“……”</p>
五十倍,相当于五十个洪武三十年的大明?</p>
这个数字,就连心大的朱棣都觉得太过离谱了一点。</p>
姚广孝看出了朱棣的震惊,笑了笑,道:</p>
“臣听尚书大人感慨过一句话。”</p>
“工业国家和农业国家的差距,简直就是天和地之间的差距。”</p>
“按照工业革命书中的说法,现在的大明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初级工业国家。”</p>
“但也就是这样的大明,足以扫遍整个地球无敌手了!”</p>
朱棣听着姚广孝的话,还是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p>
不是,本宫这边在宫里天天挨骂,大明反而在外面日新月异?</p>
本宫这个大明太子当的就这么离谱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