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殿上议越王(1/1)

金銮殿上,二皇子让出了首位。 郑王这是第一次参加朝会,心中感慨万千。 三日前,郑王的老来子夭折,他的小妾承受不住打击,也随之而去。 这种情况下,头发花白的郑王还能出现在殿内,不得不让大家肃然起敬。 就连皇帝,也温言抚慰了几句。 郑王弯腰谢过。 今日的议题,从赈灾开始。 有了钱财,内阁就要从容许多,杜学士说得头头是道。 二皇子悄悄看了太子一眼,太子神色如常。 不过,二皇子总觉得面容沉静的太子,散发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琢磨许久,二皇子的心中突然灵光乍现。 不以为然! 太子对赈灾的条陈不以为然! 一股愤怒的情绪瞬间在他的全身蔓延。 这些条陈里面,有着二皇子熬更守夜的心血。 论及诸侯事务,二皇子自叹弗如,可涉及地方,二皇子认为自己在户部这两年多的时间,可没有白白浪费。 这些条陈,内阁提前同内务府沟通过,内务府自然没有意见。 二皇子更不会有意见! 郑王是第一次上朝,三皇子、四皇子同其他议政王一向保持沉默。 皇帝没有征求太子的意见,赈灾的条陈就这么敲定。 第二项议题,就是郑国,也就是目前江东省巡抚的人选。 内阁拟定了几个人选,不过看皇帝的表情就知道,这位天底下最尊贵的人物,对几位候选人是不满意的。 几位人选分别来自不同的阵营,首辅的门生,排在最前面。 “江东位于吴国与鲁国之间,与其他几省有诸多不同。” 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缓缓开口。 整个金銮殿除了皇帝威严的声音,再无一丝杂音。 “江东巡抚,一手抓军政,一手抓民政,你们的人选,主管民政已绰绰有余,不过涉及军事,就略显不足。” 这是事实,诸位大佬高呼“陛下圣明!” “郑亲王!”皇帝看向郑王。 “臣在!”郑王冲皇帝拱手弯腰。 “王运贞,如何?”皇帝开口问道。 王运贞,郑国相,郑王心腹,目前正在配合朝廷接收。 “倒是文武全才,不过——”郑王有些犹豫。 “没有不过,既然郑亲王评价他是文武全才,那江东的第一任巡抚就是他了。”皇帝乾坤独断。 一众大佬再次低头,称颂“皇帝圣明!” 第三项议题,与诸侯有关。 越王即将入朝觐见! 越国,位于帝国西南,替帝国震慑南边的宵小。 同时,越国也是九大诸侯之一。 诸侯每五年朝觐一次,越王是今年最后前来的诸侯。 从内阁几位学士的表现来看,用如临大敌来形容也不为过。 五年前,越王醉酒后在金銮殿撒尿,当时的礼部尚书大怒,下令将越王关入礼部醒酒,结果在宫门口与越王的护卫对峙,差点就在皇宫外上演一场混战。 越王居然在马车上呼呼大睡。 第二天醒来,越王居然就这么扬长而去。 数千禁军,无一人敢上前阻拦。 虽然越王在相国的劝说下,上了请罪的折子,不过朝廷的颜面,早已丢得干干净净。 如今,越王再次大摇大摆的前来,朝廷怎能不陷入紧张的状态? 这是满朝文武的奇耻大辱,韩尚书当时同太子提及此事的时候,满脸的愤恨。 撇开立场不谈,太子倒是觉得这位越王是个妙人。 如果用另一个时空的话来描述: 就喜欢你这种既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模样! 不过既然自己穿越到了太子的身上,现任的礼部尚书又是自己人,太子自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主动请缨,负责接待越王! 满殿的大佬,无不愕然! 皇帝注视着太子,给他改变主意的机会。 “越王镇守南疆,几十年来经历大小战事无数,儿臣也想借此机会,当面向越王请教一下对付蛮人的策略。” 太子说完后,一撩下摆跪了下去。 皇帝起身,缓缓走下台阶,然后弯腰将太子扶起。 满眼都是看吾家千里驹的欣慰。 散朝后,郑王被皇帝请到乾清宫说话,韩尚书急匆匆走到太子身旁。 “殿下糊涂啊!” 等到了空旷的广场,韩尚书见诸位大佬都已走远,面带忧虑的叹道。 “这么好的机会,你总不能让孤视而不见吧!”太子殿下依旧是温润如玉。 “机会?什么机会?” “当然是赚钱的机会,你又不是不知道孤最近有多穷!” 修建城堡的事情,韩尚书自然是知情的。 不仅韩尚书知道,估计整个京城都已经传开了。 有御史已经在摩拳擦掌,准备利用这件事让自己名扬天下。 对这种劳民伤财的行为,韩尚书的内心其实是不支持的,不过综合太子的表现,他猜测太子恐怕是别有深意,所以也就装作不知。 “殿下,赚钱的机会很多,这件事稍有不慎,可是会让殿下的形象受损啊!” 韩尚书跟在后面,苦苦相劝。 “其实,也不全是为了赚钱!”等到了铜辇旁边,太子慢慢的停下了脚步。 韩尚书抬头注视着太子,想听他还有些什么说辞。 “你是礼部尚书,万一越王这次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你就得第一时间递上辞呈。孤身边难得有个聊得来的,怎么舍得放你离开京城?” 如果不是韩尚书的年纪在那里摆着,太子还想伸手拍拍他的肩膀。 韩尚书愣在原地。 饶是他宦海沉浮数十年,脸上也慢慢的露出了感动的神色。 为了越王的事情,最近他已经夜不能寐。 上一任的礼部尚书,送走越王后立刻上了辞呈,虽然没有离京,可从未踏出府邸半步。 去年,人已经没了! 他一走,家人立刻变卖府邸,然后搬出了皇城。 可以预见的是,他们家族想要再次在皇城立足,至少也得要经营数代。 韩尚书的长子,从翰林院出来后转任地方,目前已是一省的布政使,前途大好。 如果韩尚书步了前任的后尘,哪怕是还有侯爵的爵位,同样会慢慢的走向衰落。 数十年的奋斗,不就是希望韩家能成为百年望族? 整整衣衫,韩尚书冲太子深深的拜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