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划龙舟(1)(1/1)
“老二媳妇,你撅着个屁股在后院干嘛呢?” 许氏怀里抱着家里唯一的一只大公鸡,“娘,我这不寻思杀只鸡过节吗。” 吴氏看着她一副走亲戚的打扮,面色瞬间就冷了下来,“老二!” 许氏心尖一抖,忙把鸡塞回鸡窝里,“娘,我不吃了,不吃肉。” 她要是真杀了自己吃,吴氏才不管这闲事,但要把鸡送回她那糟心娘家,吴氏就有意见了,“老二刚给你好脸没多久,你这倒贴娘家的心思又冒出来了,真舍不得爹娘,就收拾东西回娘家住,孝顺一辈子得了,还要什么丈夫孩子。” “娘,你这说的哪里话,我最近可没回娘家。” “没有最好。”吴氏冷声道:“你这脑子也多想点事,免得有一天被老二活活打死。” 许氏的身子抖了抖,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挨打的痛和娘家大嫂昨天说的话。 “小妹啊!你也真狠的下心,逢年过节都不回家看一眼,爹娘想你这个闺女想的都病在床上起不来。你也尽说傻话,娘要不疼你,能费尽心思给你找个这样的好婆家,你也不想想你几个姐姐,哪一个有你的日子好过?” “不管爹娘说了啥赌气话,那还不是为你好,你就这么不孝,被骂两句就连爹娘都不要了。大嫂也不是逼你回家,只是实在是看不过眼了,十里八村就没见过你这么狠心肝的东西,一年到头半句话都没有,这不是在伤你爹娘的心吗?” 许氏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了一夜,觉得大嫂这话说的对,可当家的爱打人,两个儿子又都是忤逆不孝的东西,连姥爷舅舅都不要,她这个当娘的说话也不管用啊。 如今抱鸡又被吴氏看到了,她不敢在家里拿东西,就从墙里抠出一个布包,拿六十多文去村里买了一只鸡提回娘家。 这事自然有人传到了吴氏的耳朵里,她也没管,许氏自个挣的钱,她想咋花就咋花,老二二郎几个都没意见,她这个当婆婆的摆什么威风。 “老婆子,老三几个要去划龙舟,咱也进城看看。” 吴氏怎么会不想看呢,但确实坐不住车,她心里遗憾,就催着赵老头去,“你去看看,也帮老三几个喊两声。” 赵老头一副嫌弃的样子,“我不去,几个鸡崽子划船有啥好看的。” “哎呦,你这老犟头,嘴巴比秤砣还硬。” “你这妇人懂啥啊?老三老四下地干活都不行,还想着划龙舟呢,到时落最后面,我都嫌丢脸。” 母亲眼里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吴氏就是听不得赵老头这样说,她把手里的衣服往篮子里一丢,气呼呼的起身,“你别去!” 赵老头动了动脸皮,拔高声音,“我不去。” 赵老大和赵老二也没去,如今正是农忙的时候,拔草,浇水,还要从山上引水到麦田里来,尤其是稻谷,那更是要用水养着。 种稻子是因为蓉宝嘉宝爱吃,到时过粮给四房的时候就多给点稻子过去,麦子也不会往外卖,赵氏那边全部花钱买下。 新鲜的白面,四文钱一斤,比直接卖给粮商要划算,赵氏也不用去粮铺买高价粮,互利互惠的好事。 因为赵氏开了饭店的原因,赵老头种了各种各样的菜,啥都有,还晒了不少干菜,就是惦记着三儿家要,不用去外头买。 儿女不管将来走多远,多有钱,家里的爹娘都免不了挂念。 花溪县遍布人群,行人如织,红颜衣花,四面八方人来人往,摆摊做买卖的,扎堆看热闹的,拉板车送货的,形形色色。 胭脂铺里的人多,晴姐忙的抽不开身,算盘打的啪啪响,她听到叫喊声,抽空抬头往外看,透过人群瞧见招手的杨氏,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今天生意那么好,没到入夜就卖了四五两银子,她可舍不得闭店去街上看热闹,还是挣钱最要紧。 杨氏知道喊不动她,牵着蓉宝嘉宝去买了一大堆东西,又往里放了几十文钱,等店里人少上一些了,才能跟她说上几句话,“自己想吃什么拿钱买便是了。” 晴姐把东西捡到柜子里,又埋着头算账,“知道,四婶,你们玩的开心啊。” 蓉宝和嘉宝对视一眼,觉得这样的大姐实在少见,一举一动爽快利落,比大掌柜还威风。 今年过节没有往年那么多人,晴姐在忙,赵氏也在忙,赵大郎几个又要去划龙舟,最后只剩杨氏带着蓉宝几人去河岸边玩。 茶摊摆在河岸两侧,既能歇脚又能看景色,价钱也不便宜,一壶中等茶水就得好几百文。 杨氏带着众人占了一个小桌,买了几碗甜水和一壶茶水,其余吃食都是路上买过来的,有炙肉、饼、丰糕、点心,还有两份煎包子。 许灵桃看四婶花钱面不改色的样子实在是佩服,就这么小一会功夫,五百文多文就从手上流走。 约摸一盏茶的功夫,人群喧嚣起来。 “县老爷来了!” 现任县令没有才干,做不成什么大事,但也没欺压百姓,大家伙不至于骂贪官,但也不觉得他是个什么好东西。 这种大节日,锦衣玉食的县令卸下官服,穿上便衣,带着手下和县里的大户一块来看龙舟赛。 人群开出一条道,蓉宝嘉宝人矮看不到什么,但杨氏和赵四郎能瞧见很多熟人,郑铺头、赵大和等人都在。 还有沈万宝,金冠华服,被一个端庄妇人牵着,十分气派,就是那身板好像又壮实了一些。 小胖子没有跟母亲去台上坐着,而是带着几个下人找到自家的龙舟,小手一挥,就有人拿着荷包分钱,“天气干热,辛苦大家伙下水,县令大人就在台上看着,露面长脸的好机会,要是争渡得了名次,我们沈家绝不会亏待各位。” “小东家放心,大家伙一定卯足了劲冲。” 沈万宝等所有人都分到钱,才偷偷找到赵老四,语气十分消沉,“赵四叔,六郎啥时候回家啊?我给他写信都没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