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进士放榜(1/2)

“朱师傅,您对此有何高见呢?”萧靖略微思索一番后,决定还是听从行家的意见比较稳妥些。</p>

朱云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昔日之所以设立殿试制度,乃因进士们历经层层选拔,其才华与能力早已得到肯定,堪称人中翘楚。而殿试,则着重考察他们的策论水平,通常由圣上亲自出题或者选定题目。如今,咱们国家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国土沦陷、山河破碎,但只需再过两年便有望收复失地。然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们很可能会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依我之见,殿下不妨拟定一道策论题,借此了解这些中进士者对于殿下所关注问题的看法。”</p>

萧靖闻听此言,频频点头称善,“如此甚好!今日我便草拟试题,三日后举行殿试。首先张贴告示公布进士名单,且不区分名次先后。待到殿试结束,即刻揭晓进士们的最终排名。”他深知,只有严格遵循科举制度的规则行事,方可确保科举选才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p>

萧靖回到卷书斋后,便开始沉思起关于萧汉目前的局势。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特别是结合凌河地区的实际经验,他终于下定决心,认为此次命题应当紧密围绕着国家未来推行新政策展开。</p>

于是,萧靖精心构思出一道殿试策论题:"国家倡导士、农、工、商并重,高度重视商业的流通作用,并给予商业发展充分的尊重与支持。同时通过对商业活动征税,实现减轻农民税负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激励农业的蓬勃发展。请就这一策略发表个人见解,深入探讨其利与弊。根据实况,写一首五言或七言诗。"</p>

为确保题目的严谨性和合理性,萧靖不厌其烦地反复琢磨、修改,最终才敲定下来。紧接着,他派人请来了朱云,并将命好的题目交予对方。</p>

拿到题目后的朱云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若有所思地问道:“殿下是否了解历史上导致现今重农抑商局面形成的缘由呢?”</p>

面对这个问题,萧靖不禁感到有些惊愕。尽管他略知一二,但具体原因其实并不十分清楚,只晓得这种状况大概是由连年不断的战争所引发的。</p>

“殿下,距今一千二百年前,在广袤无垠的萧汉大地上,并存着五个国家:秦国、楚国、汉朝、齐国和魏国。那个时代,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繁荣昌盛。然而,这片土地却并不安宁,因为五国之间相互争斗、战火纷飞,各有输赢。</p>

魏国的卫央率先发起变革,他坚信商人皆为狡诈之徒,遂开始压制商界,转而重视农耕,并将斩获敌人首级的数目与官员晋升以及财富获取紧密相连。通过这种方式,魏国逐渐积累起强大的国力,最终成功征服其他四国,实现了大一统,建立起享国长达三百余年的魏朝。自那时起,重农轻商的观念便深入人心,一直延续至今。”</p>

朱云详细地讲述了这段重农轻商的历史,萧靖听得津津有味,对于自己这位状元师父更是敬佩有加。</p>

殿试将于后日在王府隆重举行,时间紧迫,朱云急忙赶去做准备工作。</p>

夕阳西下,夜幕渐浓,进士榜单终于揭晓。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整个凌河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一支支敲锣打鼓、报喜传讯的队伍从凌河县衙鱼贯而出,他们穿过大街小巷,将这个好消息传递给每一个翘首以盼的人们。</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