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会晤176(1/2)

西奥多·罗斯福在美国历史上算是个很成功的总统,毕竟能上总统山,与华盛顿、林肯并列。dasuanwang.com</p>

他也一贯奉行“门罗主义”,即所谓的孤立政策:不掺和欧洲列强那档子事,欧洲也不能掺和美洲事务。</p>

说白了,美国搞门罗主义就是想把整个美洲当成自己的后花园,可以说最早期形式的霸权主义。</p>

但美国嘴上说着孤立主义,最近几年又开始搞“门户开放”,典型又是一种扩张性政策。</p>

老双标了。</p>

西奥多·罗斯福的远房侄子,富兰克林·罗斯福此后也当了总统,这位任期四届的二战时期总统,名气更大,一般被称为小罗斯福。</p>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虫都在用的换源app,本站.</p>

此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是老罗斯福了。</p>

等了没多久,老罗斯福就接见了几人。</p>

“白宫”这名字也是老罗斯福起的,而且他还全面整修了一下白宫,不过此时还没有那个着名的椭圆形总统办公室。</p>

“总统先生,您好。”</p>

梁诚和李谕先向老罗斯福问了好。</p>

老罗斯福说:“东方的大使先生,你好,抱歉现在才会晤。”</p>

说了几句例行官话后,梁诚说:“总统先生,这次我最大的任务是想要打通我清国留美的通道,您是知道的,我是第四批留美幼童,深知贵国教育优良。”</p>

老罗斯福已经从国务卿海尹那大体知道了梁诚的意图,于是说道:“此事确实可以提上我方议程,但具体的条款还是要拟定。”</p>

梁诚当然知道美国的想法,他们肯定要提点条件,但为了能让学生留美,只要不是太过分,什么条件梁诚都可以接受。</p>

梁诚说:“总统先生自然可以依照贵方利益提出,我也无须隐瞒,我方最大的利益点就是能够再派学生赴美留学。”</p>

老罗斯福道:“先生真是坦率,你放心,这是一件正常的文化交流事务,鉴于贵国以及大使先生的态度,我肯定会尽快推进。”</p>

梁诚说:“我们也希望总统先生尽快推进,因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清国优秀学生东渡日本留学,那里距离近,而且学费也低。”</p>

这句话有点绵里藏针了。</p>

李谕想,梁诚确实有点外交手腕:清国没有实力,就委婉地拿出日本说事,也是弱国外交不得不采取的办法。</p>

如今的国际形势虽然比不上一战、二战前的错综复杂,但绝对比100多年后李谕曾经所处的时代要麻烦得多。</p>

如今日俄两国已经在东北剑拔弩张,稍微明眼的人就能看出来两国大战在即。</p>

英国的政策是不允许欧洲大陆有过强的国家出现,有的话就联合其他国家对付它,早年的法国以及拿破仑就是这么被硬生生按下去的。</p>

如今沙俄拼命扩张,早就成了英国的眼中钉,所以英国的目标就是阻止沙俄过分强大。</p>

五十多年前着名的克里米亚战争,英国联合几国成功挡住了沙俄西进的脚步。</p>

而沙俄也很快明白,自己还不是这些老牌强国的对手,往西走不通,就转而把视线投向了东方。</p>

海参崴是个好港口,但再好也没法和大连这些港口比。</p>

海参崴每年都难免有上百天的冰冻期,而且夏秋季还有大雾,经常影响船只靠岸。</p>

而大连作为内海上的港口,条件优良多了。</p>

沙俄几百年来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个好的出海口,显然海参崴还无法满足他们,所以才对东北地区如此觊觎。</p>

这就是沙俄东扩的动机。</p>

不过英国并不想让沙俄如愿以偿。</p>

最开始英国是想要扶持满清对抗沙俄的东扩,但想不到满清烂泥扶不上墙,沙俄的西伯利亚铁路满洲支线现在都修到大连了,也是令人瞠目结舌。</p>

英国只得把目光投向了日本。</p>

在大部分欧洲国家眼里,也包括新兴的美国眼里,沙俄就是个暴发户、二流国家,绝对不会任由它壮大。</p>

而日本显然在他们看来弱小得多。</p>

英国也不图日本能做到什么地步,但好歹能够在战场上打赢清廷,所以英国感觉日本还是强一些的。</p>

但他们也绝对想不到日本此后会变成何种模样。</p>

美国并不想掺和进日俄战争,但多少感觉日本有点胜算,一旦日本战胜明显强大的沙俄,其影响力肯定比打败落后的清廷要厉害多了。</p>

此后美国其实也在积极调停日俄战争,不过都打到战争尾声了,日俄两国都精疲力尽,撑不下去了。</p>

美国顺势介入,让两国停战,西奥多·罗斯福甚至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p>

总之这句话里藏着很多信息,搞外交的嘛,都是这样说话。包括100年后的时代也一样,不是十分了解国际形势的,根本不明白外交官为什么那么说。</p>

老罗斯福当然明白梁诚的意思,于是说:“选择权在贵国以及贵国学生手中。但我们希望清国知道,现在的美国相比日本,是个更加开明强大的国家,我们的大学教育水平绝非日本可比。”</p>

老罗斯福迅速压了日本一下,顺便抬了自己一手。</p>

梁诚紧接着顺着捧了一句:“就是因为美国的开明强大,我又在美国学习多年,才希望让我们大清国的学生再次赴美。”</p>

老罗斯福知道梁诚这是在给台阶,但作为美国总统,他肯定不会按部就班顺着梁诚的话讲下去,于是转而说道:“大使应该记得,当年并不是我们驱赶了留学生,事实上是贵国将学生召回。”</p>

最后一批留美幼童大概在1881年被清廷召回。理由比较可笑,因为这些学生去美国时只有十几岁,在美国长大,难免懂了一些思想,为了更像个现代人,不少人顺手把大辫子剪了。</p>

这对于清廷高层来说就不能忍了。</p>

之前还有学生加入基督教,多少能接受,剪辫子实在是触动了清廷高层里保守派们的可笑底线,于是把幼童都召回了,生怕西方先进理念成为“洪水勐兽”。</p>

甚至马克吐温都说服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请他通过直隶总督李鸿章撤销清廷决定,但一切都太迟了。</p>

为了这事,李鸿章没少上奏,依旧于事无补。</p>

不过20多年过去,尤其是甲午战败、庚子国难两件惨痛失利后,基本除了清廷皇族,所有人都知道必须向别人学习,一些东西该改改了。</p>

再加上这些留学生确实水平高,清廷现在也就有点无奈接受了。</p>

算是一种破罐子破摔吧,毕竟现在满清皇族以及八旗里已经拿不出一个像样的人才。</p>

很快朝中大权会落入袁世凯和张之洞手里,至于明面上最有权力的大臣奕匡,是个只认钱的,这种有明显把柄的人怎么能玩得过袁世凯。</p>

梁诚说:“总统所言极是,但时过境迁,如我这般留美幼童已经可以身居高位,从这点您就能够看得出,我们对于贵国教育之尊重。”</p>

老罗斯福对梁诚的态度很受用,回道:“自是如此。但未免过往教训重演,我们也需要对贵国之留学生做考察,总不能再任凭贵国驱使。你知道的,这可不文明。”</p>

梁诚说:“总统的提议很现实,我也感觉应当让我们的学生具备初步的知识后留美,否则时日太长。”</p>

梁诚这些留美幼童,都是要在美国学13年左右,然后加两年游历,总共15年。</p>

确实太长了,这么久下来,按照常理想,留学生们从小在美国学习长大,心中会对美国产生更大的归属感,所以方式确实要改一改。</p>

正好老罗斯福提出这一点,梁诚也是感觉稍稍舒了一口气。</p>

老罗斯福说:“我们的教育资源也不是无限,所以贵国学生如果想要进入我国名校,应当具备学校要求之学术水平。” “确实,”梁诚说,“如果我们拥有如同贵国的小学堂、中学堂,岂不最好。”老罗斯福说:“贵国可有这种教育程度?”</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