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续作323(2/2)
刘鹗道:“我明日就写信联系大公报社英敛之总编。”</p>
刘鹗这么做,说明真的是有点生气了。</p>
因为他本来和《天津日日新闻》的汉奸总编方药雨是朋友,不过两人主要是收藏方面的朋友,都嗜爱金石收藏。</p>
刘鹗曾经还通过方药雨购买过1000片甲骨。</p>
《大公报》肯定也乐得有这样优秀的投稿。</p>
聊了一会儿,刘鹗又提出了来找李谕的一个问题:“我知道帝师懂得很多西洋仪器,可否从你这购置一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以便研究甲骨金石?”</p>
李谕说:“这三个东西区别可大了,而且望远镜、显微镜恐怕用不上吧?”</p>
刘鹗说:“都是镜子,听说很有趣,我反正夜间闲来无事,看看星空能打发打发时间。”</p>
估计他住的地方还没通电,晚上确实无聊得很。</p>
李谕立刻答应:“好说,我送你一套就是。”</p>
刘鹗连忙说:“无功不受禄,这可不成!”</p>
李谕笑道:“只要你答应在《大公报》继续连载《老残游记》,并且到时候送我一些手稿,就足以报答。”</p>
刘鹗说:“我那手破字,哪里拿得出手?”</p>
李谕说:“朋友之间,一字千金。”</p>
刘鹗抱拳道:“如此就多谢帝师了。”</p>
刘鹗的到来提醒了李谕也该尽快完稿星战系列的外传,当天他就奋笔疾书完成了初稿。</p>
然后第二天拿着文稿穿过几个院子找到吕碧城:“又需要你来润色了。”</p>
吕碧城问道:“还能这样一册一册的写?后面还有多少?”</p>
吕碧城的吐槽简直提前了一个世纪。</p>
后世的美剧、好莱坞电影,最爱的就是什么前传、后传、系列、番外。</p>
基本上只要第一部火了,就会拍第二部。</p>
要是第一部没有达到预期的商业成果,就会果断砍掉。</p>
反正李谕就看过不少类似美剧,第一季或者前两季挖了一堆坑,满心憧憬后续时,结果一看新闻,后续的剧集被砍了,那感觉真的太难受了。</p>
李谕自然打算有始有终,说道:“算起来应该还有三本后传。”</p>
吕碧城说:“如果和此前的字数差不多,总体也称得上长篇巨作。”</p>
“我对星战还是有信心的,”李谕说,接着突然看到吕碧城眼圈似乎有点发红,于是问道,“你……哭了?”</p>
“啊!”吕碧城连忙拿起手绢擦了擦眼睛,“我,我不是在翻译安徒生的童话吗。今天看了一篇他写的‘美人鱼的故事’,对其中讲述的故事有点感动。”</p>
安徒生的童话的确有挺多带有寓意,不太适合年龄很低的儿童。</p>
尤其她要是知道后世神奇的“小美人鱼变黑”的故事,肯定更无法理解……</p>
也不知道安徒生的棺材板能不能按得住。</p>
然后吕碧城看李谕眼圈有点发黑,问道:“昨天又熬夜了?”</p>
李谕说:“算不得熬夜,睡觉时才刚十二点。”</p>
“十二点!”</p>
李谕稀松平常回道:“对啊。”</p>
对李谕这种后世的人来说,十二点睡觉太常见了。</p>
可古代人们睡觉是很早的,就算有蜡烛,也不可能这么晚。</p>
蜡烛那点光实在没法和电灯比,好多古时候的文人饱受近视的折磨,比如大文豪欧阳修。</p>
吕碧城有些生气地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这样不熬坏了才怪!”</p>
“咦!”李谕突然灵光一闪,“你说得好啊!一下子提醒了我,现在电灯改进空间还很大,为了我保护多年的视力,也应该对它做点大的改进。”</p>
吕碧城一脸蒙:“我说什么了?”</p>
李谕作为一个没戴眼镜的高材生,其实已经可以说比较“稀有”。</p>
因为他年少时还梦想过当飞行员哪,所以从小就对视力格外保护,别人做眼保健操是为了应付,他可是真的认认真真做。</p>
而且很少躺在床上玩手机,这一点真的超级难做到。</p>
前世开飞机的梦想破灭,这一世倒是有可能。</p>
李谕回道:“你简直是个福星,我先回书房了!”</p>
吕碧城看着李谕远去的背影感觉莫名其妙,摇了摇头,放下侠盗一号的手稿,准备埋头润色。</p>
可李谕回到书房,还没来得及坐下,凤铃就拿着一封电报走了过来:“先生,从德国发来的,还是那位普朗克先生。您说过,他来的电报要第一时间拿给你。”</p>
李谕拿起看了看,开头仍旧是在催稿:</p>
“李谕小友,首先恭祝你节日快乐!</p>
“另外,你知道的,答应我的星战后传还没有看到。”</p>
李谕看着就笑了,他对中国节日估计得也差太多了。而且他是真的喜欢星战系列,自己还从没在编辑那收到过催稿,反而是这位物理学超级大佬最关心。</p>
普朗克接着写道:</p>
“我选择了一批与柏林大学同等水准的实验器材寄往京城。其中有一部分是西门子先生提供的仪器,随仪器还有一封西门子先生的信件。”</p>
“最后就是,我这段时间令助手检索期刊,并没有发现什么新的论文有用到我的理论,不知道你提到的人是谁?”</p>
李谕放下电报,感觉差不多是时候给普朗克提一下爱因斯坦了。</p>
算算时间,自己寄出去的信件应当到了瑞士。</p>
于是他提笔给普朗克写下了回电:</p>
“首先,感谢普朗克教授以及西门子先生百忙之中帮我挑选了试验器具,我将会用实际的成果报答两位。</p>
“另外,这位对您量子理论十分感兴趣的年轻人叫做爱因斯坦,他的年纪与我相仿,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甚至将您的量子理论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应用,我想您很快就可以看到他的论文二稿,因为初稿我刚刚进行了一些小小的数学修正。我只能说,精彩绝伦,绝不会让你失望。</p>
“对了,他现在瑞士伯尔尼的专利局工作,是一名临时三级专利员。”</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