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给大佬挖坑567(2/2)
爱因斯坦讶道:“现在已经有这么多人要研究相对论?”&lt;/p&gt; 薛定谔笑道:“我只是觉得非常有趣。另外,我还做了光量子的实验。”&lt;/p&gt;</p>
哈泽内尔说:“薛定谔自从投身理论研究后,已经很少做实验。”&lt;/p&gt;</p>
爱因斯坦同意说:“想要实验和理论都强可不容易。”&lt;/p&gt;</p>
人员全部就座后,普朗克开始主持会议,他说道:“很荣幸各位再次坐在一起讨论关于原子以及量子的问题,这让我想到了两年多前的索尔维。&lt;/p&gt;</p>
“斯塔克先生的实验论文各位已经看过,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结果。&lt;/p&gt;</p>
“从实验本身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物理学的进步,十年前,放电管只有每厘米几百伏特的强度,沃伊特先生做实验时,甚至用的是钠元素。&lt;/p&gt;</p>
“而斯塔克先生的实验设备已经达到每厘米几十万伏特,并且成功选用了氢元素,才看到了谱线分裂。&lt;/p&gt;</p>
“这是实验物理学的伟大进步,也是对理论的挑战。”&lt;/p&gt;</p>
实际上就算选用氢元素,想看到谱线分裂也挺不容易。&lt;/p&gt;</p>
斯塔克这个人虽然和雷纳德一样是个亲钠脆派,走了极端路线,不过在实验方面确实挺强。&lt;/p&gt;</p>
普朗克讲完后,接着讲演的是玻尔,目前其他大佬级人物关于斯塔克效应的论文还没出炉,比较值得一说的就是玻尔的论文。&lt;/p&gt;</p>
玻尔在斯塔克刚刚公布论文后,就立刻开始了研究斯塔克效应背后的理论基础。&lt;/p&gt;</p>
有意思的是,建议玻尔这么做的是他的导师卢瑟福。&lt;/p&gt;</p>
欧洲的物理学家,哪怕是搞实验的,理论方面也要比美国的实验物理学家强一截。(密立根属于特例。)&lt;/p&gt;</p>
卢瑟福虽然严格意义上讲搞的不是量子理论,但原子物理学好歹是与量子理论有无数关联的学科,他能够预见斯塔克效应的重要性。&lt;/p&gt;</p>
玻尔擅长搞理论,很快写出了一篇论文。&lt;/p&gt;</p>
此时玻尔说:“根据我的能级模型,可以解释氢原子光谱……然后考虑电场对光谱的影响,可以使氢原子的电子轨道从圆形变成椭圆形……”&lt;/p&gt;</p>
玻尔在黑板上列出了几个长长的公式,“经过数学推导,便可以得到电场对能级的分裂效果。”&lt;/p&gt;</p>
玻尔的数学功底不错,说完后,很多人没有立刻反驳。&lt;/p&gt;</p>
李谕眼睛比较尖,他说道:“可按照您的理论,并不能完全对应实验结果,而且无法解释谱线为什么会分裂出这么多条。”&lt;/p&gt;</p>
爱因斯坦点点头:“的确是这样。”&lt;/p&gt;</p>
玻尔说:“这已经到了我所做的极限,再往下也无能为力。”&lt;/p&gt;</p>
薛定谔小声说:“以现有理论,恐怕比较难以突破。”&lt;/p&gt;</p>
李谕笑道:“不用这么小声,薛定谔先生,你说得很对。量子理论不同于其他理论,我认为很多人都低估了量子理论的深度,大家都以为它是个短期就可以攻克的问题。可实验证明,原子的内部是个非常巨大的世界,其蕴藏的物理原理可能不会比宏观物理学少。我们却总想用一个理论就去概括量子以及微观世界,或许这条路本身就已是错的。”&lt;/p&gt;</p>
李谕的发言立刻引起一阵轰动。&lt;/p&gt;</p>
“原子那么小,怎么会有宏观世界的广博?”薛定谔的导师哈泽内尔说,“我想我们的理论无法解释清楚原子,只是因为接触的时间太短。”&lt;/p&gt;</p>
李谕说:“我曾听过一句话,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如果角度不同,微观也可以是宏观,其蕴藏的物理规律或许就是那么多。”&lt;/p&gt;</p>
普朗克思索片刻道:“李谕院士是从哲学角度思考物理学,这个观点我保持一定的赞成态度。”&lt;/p&gt;</p>
虽然没有完全赞成,不过普朗克隐约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lt;/p&gt;</p>
实话说物理学这么多年的发展相对比较顺风顺水,就是两朵乌云出现后事情突然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而且仿佛物理大厦被这两朵乌云劈下的闪电击得粉碎。&lt;/p&gt;</p>
仔细一想的话,李谕说的确实有点问题。&lt;/p&gt;</p>
爱因斯坦说:“李谕院士,您认为到底是什么导致原子中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lt;/p&gt;</p>
李谕语出惊人:“我认为原子的秘密我们甚至连面纱都没有完全揭开,只是看到了面纱下散发出的神秘光谱和射线,就已忙得晕头转向;然后根据这些光谱射线就去猜测原子的理论基础。”&lt;/p&gt;</p>
“有点意思,”爱因斯坦说,“李谕先生,你觉得我们对原子探究到了什么程度?”&lt;/p&gt;</p>
李谕说:“如果类比宏观的牛顿力学,我想现在我们恐怕连牛顿三大定律都没有完全搞清楚。”&lt;/p&gt;</p>
“连力学定律都没搞出来?”劳厄有点无法接受了,李谕的话太伤人。&lt;/p&gt;</p>
“是的,”李谕继续说,“卢瑟福先生的实验已经说明,原子内部极为空旷,原子核的体积只有原子的几千亿分之一,质量却占了原子的99.96%,对于常规的物理学来说,非常不可思议。因为按照这个比例,原子核的密度将极大,每立方米达到一百万亿吨!现有理论同样无法解释。更可怕的是,这仅仅是最基本的表象。”&lt;/p&gt;</p>
李谕说的是事实,也真的有点打击人。&lt;/p&gt;</p>
史瓦西说:“从物理层面看,这仅仅是一种猜测。”&lt;/p&gt;</p>
“事实就是如此,卢瑟福先生的实验已经重复无数次,”李谕说,“而且宇宙那么大,或许就有这种致密天体。”&lt;/p&gt;</p>
“不可能!”史瓦西说,“这种密度不会让任何原子组成的物质存在,何况巨大的天体。”&lt;/p&gt;</p>
爱因斯坦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场方程,似乎灵光一现,但很快数学困难就挡住了他的物理思考,脑海中仍旧迷雾一片。&lt;/p&gt;</p>
李谕说:“我说只是由原子核……的物质组成。”&lt;/p&gt;</p>
“但那样就失去了电荷平衡,违反了基本的物理定律。”玻尔也反驳道。&lt;/p&gt;</p>
李谕徐徐道:“你们难道忘了,β射线是怎么来的?”&lt;/p&gt;</p>
玻尔张了张嘴,惊骇道:“β射线是电子,它,它是从原子核来的……”&lt;/p&gt;</p>
李谕哈哈一笑,自己给他们挖了一个大坑。&lt;/p&gt;</p>
所有人都开始与两边的人小声讨论,拿出纸笔写写画画,但根本摸不出头绪,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解释得通。&lt;/p&gt;</p>
他们当然想不明白。&lt;/p&gt;</p>
现在物理学压根没到原子核这一步,连质子都不知道,更别提中子。&lt;/p&gt;</p>
至于原子核中射出的β射线,这个坑是最大的,因为涉及到了中微子,它直到20年后才慢慢被摸清。&lt;/p&gt;</p>
李谕已经相当克制收敛,提出的问题尖锐但不多,却也足够他们消化好久。&lt;/p&gt;</p>
只是此后的四年由于一战恐怕大家没有一个好胃口,要被这些问题折磨很久很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