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人口普查来了(1/2)

李秀兰接到的这个工程,就在水口村,水口村距离山沟村,只有一两公里的路程,走路过去也很近。</p>

这个工程的雇主名叫刘大彪,他和很多农村男人一样,在外面打工赚到了一些钱,就想要在村里建一栋楼。</p>

他要建的这栋楼不大,也就一层而已,因为他其实并没有多少存款。</p>

他愿意将这个工程给李秀兰,也是因为李秀兰开的工价比较低。</p>

按日算,李秀兰这个小工15块钱一日,王长根这个大工20块钱一日,并且承诺了半年之内必须做好毛坯,超期的话超出的工时不算钱。</p>

这么一算的话,一个月的工钱一千零五十块左右,半年的工钱也就六千块钱,还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p>

因为现在泥水工的工价涨得厉害,很多大工都要25块钱一天,手艺好点的,甚至要30块钱一天,而且人家还不愁没工程做。</p>

刘大彪也是为了省钱,这才让李秀兰和王长根来接他这个工程的。</p>

三天后是动土的好日子。</p>

李秀兰和王长根带齐工具来到水口村刘大彪家里,在刘大彪的亲自监督下,画好了地基框架图,然后就开始动工。</p>

为了省钱刘大彪没有请挖掘机过来,他让李秀兰和王长根手动挖掘。</p>

王长根就对刘大彪说:</p>

“请挖掘机过来,半天就能挖好地基,花费也就一百块钱,而让我们挖的话,可能至少要挖三四天,时间多花了,钱也多花了,不值当。”</p>

刘大彪却说:</p>

“我帮你们一起挖,两天应该就能挖好。”</p>

他和李秀兰有一个很相似的特点,那就是为了省钱,愿意吃更多的苦。</p>

为了省钱,不懂得变通。</p>

对此王长根唯有苦笑,没再说什么。</p>

三人一起挖地基,结果最后还是挖了三天才挖好。</p>

挖好地基之后,刘大彪就去进城打工了。</p>

建筑材料他已经买回来了一些,剩余的只需要王长根和李秀兰做就行了。</p>

至于监工,则是交给他老婆张秀娣。</p>

张秀娣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记一记工时,监督王长根和李秀兰别磨洋工,中午给李秀兰和王长根煮一餐饭。</p>

这是李秀兰和王长根夫妇二人接到的第一个工程,他们不可能磨洋工来败坏自己的口碑,所以他们做得都很勤快,张秀娣看在眼里,很是满意。</p>

转眼一个月过去,楼房的柱体已经做了起来,到了浇筑楼顶的时间。</p>

搭好结构,扎好铁,浇筑楼顶开始了。</p>

这一天是最忙的,因为需要在一天之内把楼顶浇筑好。</p>

不过好在这个楼房面积并不是很大,所以李秀兰和王长根还是能够应付得过来,不需要额外再请人。</p>

这都得多亏他们之前建造过自己的房子,有了那次经验,这次才会好做一些。</p>

甚至就连张秀娣,也看不出他们是第一次接工程的,还以为他们是老手。</p>

楼顶浇筑完之后,要等水泥自然硬化。</p>

所以接下来需要放一周左右的假期。</p>

这是夫妻二人难得的休息时间。</p>

王长根一歇下来,就去走村串巷,不愿意留在家里。</p>

他觉得孩子烦死了,李秀兰还不给他好脸色看,那自然是能躲则躲。</p>

李秀兰对王长根这做法有怨言,但是却也不再说什么。</p>

他爱怎样就让他怎样,随他去,眼不见心不烦!</p>

李秀兰就利用这些假期,干一些农活,种一些农作物,比如花生,玉米,等等。</p>

这天刚从田里忙活完回来。</p>

代理村委书记张忠田就找了上门。</p>

他带了一瓶花生油,一包烟,一小袋水果过来。</p>

“秀兰,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